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BRAF 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8-05-29 05:14

  本文选题:BRAF + VE ; 参考:《现代肿瘤医学》2016年01期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中BRAF 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发生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35例LCH组织标本,采用桑格测序法检测其中BRAF 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状况,免疫组化法检测BRAF V600E蛋白的表达。分析BRAF V600E、MAP2K1基因突变与LCH临床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单/多系统)的关系。结果:在35例LCH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82.9%侵及骨组织,97.1%是单系统LCH(single system LCH,SS-LCH),2.9%是多系统LCH(multi-system LCH,MS-LCH)。桑格测序法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为17.1%,MAP2K1基因突变率为14.3%,MAP2K1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有互异性;免疫组化法检测BRAF V600E阳性表达率为28.6%,涵盖了桑格测序法测得的突变病例。BRAF V600E和MAP2 K1基因突变更多出现在未成年组(35.7%和28.6%),其中BRAF V600E突变在未成年人组与成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8);BRAF 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对生存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国LCH患者大部分都是SS-LCH,主要侵及的部位是骨组织,且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为97.1%。桑格法所测的BRAF 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率均低于西方报道,两者存在互异性,分别为17.1%和14.3%。所有MAP2K1基因突变都是点突变,没有框内缺失突变,发现一个新的突变位点:c.112 GA p.E38K;BRAF 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主要发生于未成年组中,提示各年龄层中LCH的发病机理可能不同,可能RAS/RAF/MEK/ERK通路在未成年人LCH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另外这两种突变对LCH的生存无影响。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utation status of BRAF V600E and MAP2K1 gene in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LCHs in Chin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35 LCH tissue sampl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the mutation status of BRAF V600E and MAP2K1 gene were detected by Sanger sequencing method. The expression of BRAF V600E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F V600Emap2K1 gene mutation and basic clinical data (age, sex, single / multi-system) of LCH. Results: in 35 patients with LCH, the ratio of male and female was 1.7: 1%, 82.9% was involved in bone tissue, 97.1% was single system LCH(single system LCHSS-LCHS, 2.9% was multisystem LCH(multi-system LCHS-LCHS. The mutation rate of BRAF V600E gene was 17.1and the mutation rate of MAP2K1 gene was 14.3MAP2K1 with BRAF V600E gene mutation.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BRAF V600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was 28.60.It covers the mutation cases of BRAF V600E and MAP2 K1 detected by Sanger sequencing. The mutation of BRAF V600E and MAP2 K1 is more common in the minor group (35.7%) and in the minor group (28.662%), among which the BRAF V600E mut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minor group and the adult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 of BRAF V600E and MAP2K1 gene mutation on survival. Conclusion: the majority of LCH patients in China are SS-LCH.The main site of invasion is bone tissue, and the prognosis is good.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is 97.1%. The mutation rates of BRAF V600E and MAP2K1 genes measured by Sanger method were lower than those reported in the west, and there was mutual heterogeneity between them (17.1% and 14.3%, respectively). All the mutations of MAP2K1 gene were point mutations, and there was no deletion mutation in the box. A new mutation locus: c.112GA p.E38KnBRAF V600E and MAP2K1 gene mutations were found mainly in minor groups, suggesting that the pathogenesis of LCH may b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RAS/RAF/MEK/ERK pathway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LCH of minors, and the other two mutations have no effect on the survival of LCH.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071951)
【分类号】:R59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Ferrara F.;Amato C.;张剑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例[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11期

2 Combi R;Dalprà L.;Ferini-Strambi L.;Tenchini M.L;袁海峰;;额叶癫痫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基因突变的关系[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05期

3 智刚;苏成芝;;基因突变带来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1991年02期

4 潘宏铭;宋修山;;人群基因突变的检测[J];浙江医学情报;1995年02期

5 刘广志;新确定的基因与痴呆有联系[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03期

6 姚华,王国荃;砷与基因关系的研究进展[J];地方病通报;2001年01期

7 张苏明,刘小红,倪黎,金庆文,郭庆荣,宫道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年05期

8 庞庆丰,郭冬平,李晓,陈琪,范乐明;一个新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位点[J];中华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9 黄琰,李若葆;吸烟与肺癌基因突变的关系[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易彦;张广森;;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突变相关疾病[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竞生;徐修才;周荣富;方怡;王学锋;翟志敏;王鸿利;;β链基因突变引起一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刘艳;雷小兵;彭振辉;肖生祥;王俊民;周欣;耿松梅;李政宵;;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1家系的基因突变研究[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肖生祥;刘艳;雷小兵;彭振辉;王俊民;周欣;耿松梅;李政宵;;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1家系的基因突变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马绍刚;方佩华;吕枚;许静;李宁;陈慧;冯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基因突变研究[A];天津市核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杨芳;金佩佩;王学锋;李薇;丁秋兰;王冠军;王鸿利;;2例新的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王贵;裘卫东;;基因在疼痛与镇痛中的影响[A];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孟岩;张续德;施惠平;赵时敏;姚凤霞;苏亮;黄尚志;;颅额鼻综合征的基因突变研究[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曹林枝;;P53基因及其分子生物学作用[A];广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3年

9 吴雪琼;张俊仙;李洪敏;梁建琴;钟敏;王巍;;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的研究[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10 杨芳;金佩佩;王学锋;丁秋兰;王鸿利;李薇;王冠军;;2例新的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报道员 周谷风;基因突变是好是坏[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孙浩;基因检测:为防病摘除还健康的器官?[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张民;英展开癌症相关基因突变测定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禾;吸烟导致的基因突变可代代相传?[N];科技日报;2010年

5 医学博士 科学松鼠会成员 致桦;基因检测是与非[N];中国经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丹;天赋基因检测:预测未来还是娱乐大众[N];健康报;2010年

7 江苏省中医院转化医学中心 赖仁胜;基因检测放任自流态势需扭转[N];健康报;2011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杨璇;“基因保存”服务没价值[N];北京科技报;2010年

9 实习生 刘冰玉;检测癌症基因能否一纸完成?[N];科技日报;2012年

10 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李晋陶 程益聪;人类8种新发基因突变被发现[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茅江峰;不同基因突变对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隐睾和生精疗效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杨昭庆;云南省两种遗传性血液疾病的基因突变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3 李冰;第一部分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基因突变的研究 第二部分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第三部分 血清铁蛋白是中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危-1组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4 张军航;肺癌组织中p16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及基因异常甲基化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5 段妍;单纯型和显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基因突变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6 李红梅;联合检测p53基因和端粒酶对肺癌的诊断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7 李剑;Ndr2基因在人类淋巴造血系统中的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8 潘洪明;汉族人群RAGE基因和APE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陈栋;BRAF基因突变与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及其痕量检测方法的构建[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10 尹光浩;非小细胞肺癌的磷酸化EGFR与EGFR基因突变的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晶晶;胃小间质瘤P16蛋白表达及C-Kit基因突变[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周炼炼;63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娟;Fabry病GLA基因变异与临床表现的相关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杨浩;Peutz-Jeghers综合征的STK11基因突变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5 周双才;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王庆泊;胃肠道间质瘤c-kit基因检测临床意义的研究(附119例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钱晓燕;EGFR及KRAS基因突变临床检测方法学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王辉;MET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9 李武靓;ARMS2/HTRA1基因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关联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10 张立莹;全基因组、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甲基化水平及基因突变在髓系恶性肿瘤预后判断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49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949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d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