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分布
本文选题:内蒙古地区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参考:《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年17期
【摘要】:为了了解内蒙古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分布状况,并为评估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污染风险和研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提供基础资料,试验采用PCR方法,对2015年从内蒙古地区临床型奶牛乳房炎乳样中分离的1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16种肠毒素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1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携带肠毒素基因,其中携带比例较高的是sei、selm和selj基因,分别为121株(100%)、81株(66.94%)和64株(52.89%),未检测到see、selo和selp基因。携带传统肠毒素基因(sea-see)的有59株(48.76%),携带新型肠毒素基因(seg-selq)的有121株(100%)。同时携带2种及2种以上肠毒素毒基因的有118株(97.52%),组合也很复杂。说明内蒙古地区的奶牛场存在着很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安全隐患,防治较为困难。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 gene in Inner Mongolia, and to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for evaluating the risk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vaccine, the PCR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121 strains of golden yellow from the milk samples of dairy cow mastitis in Inner Mongolia area in 2015. 16 enterotoxin genes were detected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21 strain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carrying enterotoxin genes were all carrying SEI, Selm and SELJ genes, 121 (100%), 81 (66.94%) and 64 (52.89%), and no see, selo and SELP genes were detected. There were 59 with the traditional enterotoxin gene (sea-see). Plant (48.76%), 121 strains (100%) carrying new enterotoxin gene (seg-selq). 118 strains of 2 or more than 2 enterotoxigenic genes (97.52%) were carried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combination was very complex. It showed that the dairy farm in Inner Mongolia area had a large safety hidden danger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it was more difficult to prevent and cure.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点牧区‘生产生态生活’保障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D13BOO)
【分类号】:S852.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自强;;金黄色葡萄球菌更具杀伤力的原因在于其金黄色“外壳”[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年11期
2 朱风兰,王海涛,田长星,过祥豹,汪美先;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的提取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3 秘学文;来则民;郭素贤;刘景英;;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的制备和鉴定[J];天津医药;1983年06期
4 何敏,白京荣;一株L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返祖与鉴定[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5 韩景田,李浴峰,叶路,宋月英,买霞;驱蚊露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形成的实验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9期
6 李向阳,于静涛,丁吉宗;温度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过程的规律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年05期
7 邢建明,周丰宁,张u&;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年08期
8 周勤华;;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纯化[J];嘉兴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胡娜;肖夏;杜斌斌;熊亚利;徐玲;;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基因的克隆[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10 ;理性科学对待金黄色葡萄球菌[J];生命世界;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单璐;童宇峰;冯银钢;王金凤;;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无脯氨酸突变体的溶液结构及骨架动态特性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王敏;单璐;王金凤;;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C-端缺失片段溶液构象的多维核磁共振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生物物理与重大疾病分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朱战波;任宪刚;崔玉东;朴范泽;;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生物学分型研究进展[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耿勇;单璐;王金凤;;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β亚结构域和α亚结构域的相互作用[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生物物理与重大疾病分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薛晓阳;吴金花;布日额;唐吉思;刘洋;张忠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的研究进展[A];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金凤;;金黄色葡萄球菌酶的折叠、动态特性与功能——多维核磁共振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谢小保;李文茹;袁英姿;欧阳友生;陈仪本;;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及其作用机制[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东升;谢韬;冯银刚;单璐;王金凤;;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1-110片段的折叠稳定性和协同性以及影响折叠稳定性的关键因素[A];第十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唐俊妮;周锐;史贤明;陈焕春;;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调控因子及其结构与功能[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丁晓飞;郝莉;李冰燕;张增利;;1,25(OH)_2D_3对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过程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桂运安;金黄色葡萄球菌入侵细胞新机制[N];安徽日报;2014年
2 记者 白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宿主“帮凶”被找到[N];中国医药报;2014年
3 成吉;阻击耐药菌的七大后卫[N];医药经济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尼玛青格乐;mTORC1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肽聚糖诱导炎性反应中的作用与机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宋军;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GH15穿孔素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伍云飞;金黄色葡萄球菌烯醇酶Enolase的结构和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曹林艳;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中Ⅲ-A型CRISPR-Cas系统的鉴定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5 张蕾;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LysGH15的抗原性及其代谢动力学[D];吉林大学;2017年
6 王小红;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的溶液构象及菌体生长环境效应[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董家斌;金黄色葡萄球菌一氧化氮自由基诱导乳酸脱氢酶晶体结构解析和酶活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8 薛虎平;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含丝氨酸—天冬氨酸重复序列的基因的分子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薛挺;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AI-2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杨宏军;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的克隆表达及生物活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洁;硬蜱卵蜡层抑菌分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林作鹏;贝壳煅烧物抗菌性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4年
3 杜伟伟;河北省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检测及耐药基因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4 王彤;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搅打奶油中的生长、产肠毒素条件及其抑制方法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5 赖章林;搅打奶油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预测模型的建立[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6 汪慧春;面包虾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D];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
7 刘洋;金黄色葡萄球菌RsmA蛋白以及酿酒酵母ISW2染色体重塑复合物的结构初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王华;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及ClfA基因真核载体的构建[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9 王学连;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表达及菌体检测方法初步建立[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10 杨慧君;宁夏地区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性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13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013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