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沉默吲哚胺2,3-双加氧酶2基因对黑色素瘤细胞B16-BL6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15 10:15

  本文选题:吲哚胺 + -双加氧酶 ; 参考:《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7年09期


【摘要】:目的:探讨沉默吲哚胺2,3-双加氧酶2(IDO2)基因对小鼠黑色素瘤B16-BL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IDO2-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细胞B16-BL6,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DO2和IDO1基因的表达;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IDO2基因沉默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细胞迁移实验观察IDO2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结果:沉默B16-BL6细胞中IDO2基因能使细胞单集落形成密度降低,划痕迁移变慢,Transwell小室细胞迁移数减少,侵袭细胞数减少。结论:沉默IDO2可以影响黑色素瘤细胞B16-BL6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ilencing indoleamine 2o 3-dioxygenase (2o 2) gene on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murine melanoma B16-BL6 cells. Methods B16-BL6 melanoma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10% IDO2-siRNA. The expression of IDO2 and IDO1 genes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 and the effect of IDO2 gene silencing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tumor cells was detected by plate colony forming assay. The effect of IDO _ 2 on tumor cell migration was observed by cell scratch assay and Transwell cell migration assay. Results: by silencing B16-BL6 cells, IDO _ 2 gene could decrease the density of single colony formation, decrease the migration of transwell cells and decrease the number of invading cells. Conclusion: silencing IDO 2 can affect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melanoma cell line B16-BL6.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西科技学院;
【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14090)
【分类号】:R73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玲,陈保生;稳定表达组织因子的黑色素瘤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诱导[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01期

2 肖国宏;罗成群;唐国茂;周建大;;人内皮抑素基因转染原代成人黑色素瘤细胞[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6期

3 李凤云;免疫RNA引起对黑色素瘤细胞的溶解[J];蚌埠医学院学报;1978年S1期

4 王亚珍;吕品田;王凤红;郑振茹;;赤芍总苷联合卡铂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抑制及相关机制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11年12期

5 杨方黎;唐均英;米彦;姚陈果;王剑飞;;纳秒级陡脉冲电场诱导人黑色素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凋亡作用及机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3期

6 李凤云;黑色素瘤细胞浸出物在试管内抑制淋巴细胞对瘤细胞的毒性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1978年S1期

7 罗惠先,刘云华,余达经,周洁萍;高温所致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及其表面变化的扫描电镜观察[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8 任师颜;;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自体黑色素瘤细胞的溶解及有关临床效果[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2年01期

9 李永和,陈识杰,朱涵能,莫素珍,高素梅,何介薇,金为翘;α_2-巨球蛋白对黑色素瘤细胞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10 贺莉芳;万启惠;刘晖;张曦;;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桑红;;积雪甙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林治荣;沈斌;冉胤威;杜俊蓉;王卫华;郑士杰;;不同融合基因修饰的黑色素瘤细胞体外目的基因表达及体内致瘤性的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二部分)[C];2002年

3 向青;徐梅;肖诚;李红艳;徐波;郭宇鹏;耿传营;潘琳;房青;唐劲天;;空间环境对黑色素瘤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陈炳卿;薛英本;薛英威;刘瑞海;;共轭亚油酸对鼠黑色素瘤细胞与转移相关的细胞行为的影响[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淙;李永梅;郭刘斌;马俊远;姜丽平;;四种常用美白成分对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A];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林治荣;沈斌;冉胤威;杜俊蓉;王卫华;郑士杰;;不同融合基因修饰的黑色素瘤细胞体外目的基因表达及体内致瘤性的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陈瑾;;DKK1对黑色素瘤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宋旭;;长非编码RNA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A];生命的分子机器及其调控网络——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2年

9 孙保存;倪春生;孙涛;赵秀兰;郄硕;刘易欣;王星辉;古强;戚红;;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黑色素瘤细胞B16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向敏;顾振纶;梁中琴;周文轩;郭次仪;;熊果酸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A];第七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通讯员 李静 记者 马跃华;黑色素瘤细胞生长可被抑制[N];光明日报;2013年

2 王小舒;未来治疗皮癌只需涂抹乳霜[N];北京日报;2012年

3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教授 粟秀初;脑瘤为何被误诊为脑膜炎[N];健康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寅;5-脂氧合酶抑制剂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转移的抑制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2 李群;Survivin的下调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黑色素瘤细胞凋亡抗性的影响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3 赵万洲;乙酰乳香酸(BC-4)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及黑色素瘤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4 赵小瑜;rhIL-24对A375黑色素瘤细胞体内外抗肿瘤效应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利;EPS-8沉默和过表达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2 陈晨;6-姜烯酚通过下调PKM2的表达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宋登燕;miR-106b-5p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功能的初步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殷娜;重楼皂苷Ⅰ对人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5 韩健;干扰素-γ对黑色素瘤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6 张婧思;间充质干细胞对黑色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李延峰;靶向eEF-2K对黑色素瘤细胞Vemurafenib治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8 门颖丽;4.1B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6年

9 周忆新;裂解型基因重组腺病毒对人黑色素瘤细胞及小鼠肝癌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杨方黎;纳秒级陡脉冲电场诱导人黑色素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凋亡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21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021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d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