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OsVTE基因提高普那菊苣的抗旱性
本文选题:维生素E(OsVTE) + 普那菊苣 ; 参考:《草地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转基因作物品种,可改善作物的生存能力和对生态环境的耐受力。本研究以普那菊苣叶片(Cichorium intybus L.‘Puna’)为受体材料,用农杆菌介导方法,将来自水稻的由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生育酚环化酶(tocopherol cyclase,OsVTE)基因导入普那菊苣。经过卡那霉素(Km)筛选以及对抗性植株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用不同浓度的蔗糖、琼脂和甘露醇溶液研究普那菊苣幼苗的耐旱性,发现转基因植株的耐旱性明显得到提高。蔗糖浓度为50g·L~(-1)、琼脂浓度为10g·L~(-1)和甘露醇浓度为30g·L~(-1)胁迫下普那菊苣的生理指标测定显示,转基因普那菊苣幼苗SOD、POD活性比未转化植株高2~3倍,转基因普那菊苣幼苗MDA含量降低。本研究获得了稳定的转OsVTE基因植株,旱胁迫下的转基因植株的SOD酶活性和POD酶活性含量提高,表现出一定的耐旱性。
[Abstract]:Breeding transgenic crop varieties by means of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can improve the survival ability of crops and their tolerance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 tocopherol cyclase OsVTE, which was driven by CaMV35S promoter from rice, was introduced into Phuna chicory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mediated by Cichorium intybus L. Puna'. Transgenic plants were obtained by kanamycin (km) screening, PCR and Southern blot analysis. The drought tolerance of Phuna chicory seedlings was studi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ucrose, Agar and mannitol solution,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drought tolerance of transgenic plants was obviously improved. Under the stress of 50 g L ~ (-1) of sucrose, 10 g L ~ (-1) of Agar and 30 g L ~ (-1) of mannitol, the activity of POD in POD of transgenic Phuna chicory seedlings was 2 or 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transformed plants, and the MDA content of transgenic seedlings was decreased. In this study, stable transgenic plants with OsVTE gene were obtained. The SOD activity and POD activity of transgenic plants under drought stress were increased, showing drought resistance.
【作者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杂粮种质资源发掘与遗传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1372) 山西省农科院所长青年引导专项(yydzx02) 山西省农科院种业发展项目(2016zyzx41)资助
【分类号】:S5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浩平;菊苣的栽培与利用[J];云南农业科技;2000年06期
2 黄光明;饲料兼经济作物新秀——菊苣[J];北京水产;2000年03期
3 黄光明;菊苣[J];家畜生态;2001年01期
4 胡德斌;饲用菊苣的栽培和利用[J];北京农业;2003年08期
5 周泽英,斑镁光,杨志亮;菊苣的种植应用技术要点及养猪前景分析[J];贵州畜牧兽医;2003年04期
6 卢克俊,田德贵,卞志高,仁青扎西;菊苣草高产载培与利用技术[J];四川草原;2003年04期
7 李辰琼,韩永芬;普那菊苣的栽培及利用[J];贵州畜牧兽医;2004年01期
8 班镁光;杨志亮;周泽英;金学朋;;菊苣的育苗移栽方法与管理技术[J];贵州畜牧兽医;2007年01期
9 ;高产经济作物——普那菊苣[J];河北农业科技;1993年02期
10 周大荣;田松;涂鑫;宋德荣;黎智勇;周训海;费文贤;邱仁燕;;菊苣的栽培与利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洪新;李薇;戴雅婷;呼天明;;菊苣系列产品开发研究述评[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德华;;普那菊苣的引种和推广小结[A];四川草业科技十年进展[C];2004年
3 罗燕;白史且;彭燕;张玉;;菊苣种质资源研究进展[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程林梅;曹秋芬;高洪文;黄静;孟玉平;;菊苣再生体系建立及转AFL2基因的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全山;菊苣[N];农民日报;2002年
2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李运起邋(教授);种草养畜说 菊苣[N];河北农民报;2007年
3 严川;饲料兼经济作物新秀——菊苣[N];中国畜牧报;2004年
4 严川;菊苣的栽培与收获利用[N];中国畜牧报;2004年
5 农艾;栽种菊苣养兔好[N];山西科技报;2003年
6 江苏省畜牧兽医总站牧草科 李平;高产优质饲草菊苣的栽培与利用[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7 省畜牧所 刘建宁;菊苣[N];山西科技报;2001年
8 王鸿飞;牧草新品种——欧宝菊苣[N];中国畜牧报;2003年
9 金本华;把握要点 提高菊苣鲜草产量[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7年
10 梅华;普那菊苣[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玉;农杆菌介导菊苣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富硫氨基酸基因的导入和表达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韩永芬;菊苣航天诱变高产抗旱新品系筛选及抗旱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丹;栽培方式对普那菊苣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8年
2 王留香;“甜心”菊苣在长江流域生长特性及饲用品质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3 徐雅梅;菊苣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解宝;能源草菊苣的化感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曾珍;普那菊苣对三种不同诱变方法应激响应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6 宋书锋;普那菊苣高频再生体系建立和遗传转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房震;冬前刈割和春季施肥对菊苣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6年
8 葛建东;细胞分裂素对“甜心”菊苣生长特性和饲用品质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6年
9 李明胜;普那菊苣种内遗传变异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赵龙;将军菊苣DREB家族基因的克隆、功能研究及其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53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05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