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NtCIPK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本文选题:烟草 + NtCIPK ; 参考:《浙江农业学报》2017年10期
【摘要】:CIPK(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过与类钙调神经素B亚基蛋白(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CBL)相互作用从而调节植物在适应或抵制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生理活动。基于同源序列克隆烟草K326中Nt CIPK2基因c DNA全长,采用q RT-PCR分析Nt CIPK2的组织及逆境胁迫下特异性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 341 bp,编码446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为50.3 ku,等电点为8.90。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与绒毛状烟草(Nicotiana tomentosiformis)CIPK2有95%的同源性,故命名为Nt CIPK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是一个亲水蛋白,其N端含有活化环结构域S_TKc,C端含有调节结构域CIPK-C,可能定位在质膜。组织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在烟草根、茎、叶、花中均有表达,其中茎中表达量最高。逆境胁迫试验表明,该基因受低钾、高盐、干旱、H2O2和ABA诱导,参与烟草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响应。
[Abstract]:Cipk (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is a kind of biologically active silk / 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which regulates the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plants in adapting to or resisting abiotic stress by interacting with Calcineurin B subunit protein (CBL). The full-length cDNA of Nt-CIPK2 gene was cloned from tobacco K326 based on homologous sequence, and the specific expression of Nt-CIPK2 in tissue and under stress was analyzed by qRT-PC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gene was 1 341 BP, encoding 446 amino acid residues, the predicted molecular weight was 50.3 kuand and the isoelectric point was 8.90. The result of homolog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tein had 95% homology with Nicotiana tomentosiformis CIPK2, so it was named NT CIPK2.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tein was a hydrophilic protein, and the N-terminal of the protein contained the activated ring domain (SSP), which contained the regulatory domain CIPK-C, which may be located in the plasma membrane. Tissue exp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gene was expressed in the roots, stems, leaves and flowers of tobacco, and the highest expression was found in the stems. The stress test showed that the gene was induced by low potassium, high salt, H2O2 and ABA, and was involved in the response to abiotic stress in tobacco.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基金】: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PPBKF 1505,SKLPPBKF 1506)
【分类号】:Q943.2;S5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德高;;谈谈基因工程[J];化学通报;1984年10期
2 陈锦荣;基因克隆[J];微生物学免疫学译刊;1985年02期
3 陈启军,李德昌;基因克隆的几种常用方法[J];中国兽医学报;1999年01期
4 涂友斌,王纪;图位基因克隆[J];生物学杂志;1999年03期
5 ;中国克隆出解毒酶基因[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0年03期
6 ;“九五”期间我国人类遗传性疾病基因克隆研究取得重大进展[J];中国科技奖励;2001年04期
7 周莎莎;;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2期
8 王桂花;孙霞;王致远;赵德明;;小鼠脑14-3-3ζ蛋白的基因克隆及鉴定[J];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04期
9 戴顺志;;1983年基因工程回顾[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84年06期
10 董龙英;凌俊;;高等植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基因结构及其基因表达的调节[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春美;;论基因伦理的存在之基[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2 张宪省;宿红艳;李全梓;李兴国;白书农;陆文梁;;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HOM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宿红艳;李全梓;李兴国;白书农;陆文j;张宪省;;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HOM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A];全国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魏力;方加玮;周俊初;李友国;;一株海洋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和相关功能基因克隆[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王怡;印莉萍;;OsArhI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王盛;钟伏弟;张永江;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海藻孔石莼中一种抗病毒蛋白的分离纯化和基因克隆[A];第三次全国植物病毒和病毒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上隆;;类胡萝卜素合成的相关基因及其基因工程[A];张上隆果树学文选[C];2006年
8 毕延震;郑新民;乔宪凤;刘西梅;周荆荣;华文君;李莉;肖红卫;张立苹;华再东;魏庆信;;一种无缝基因克隆方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安娜;徐荣艳;申晨;郭晓红;李多川;;嗜热毛壳菌热稳定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分子改造[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曾邦哲;吴超;;细胞发生的信号传导、基因表达与基因克隆[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敏华;成功克隆2.1万个功能基因[N];解放日报;2004年
2 张学全;克隆人类全长功能基因获突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王新佳;基因:改变人类命运的新技术[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4 张汝金;发现37条人类新基因[N];解放军报;2003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申音 记者 王旗;基因不是.com[N];中国经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周立文 本报通讯员 丁学国;中国基因三个人物与一个事业[N];光明日报;2000年
7 记者 张学全;克隆人类全长功能基因获得重大进展[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8 记者 吴宇;中美学者携手寻找功能基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9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院士 李家洋 本报实习记者 李婧璇 整理;遗传学中常见的技术[N];大众科技报;2009年
10 吴一福;四军医大构建HBV全基因克隆质粒细胞系[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桂雄;油桐种子转录组解析及油脂合成重要基因克隆[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高华;獐茅离子转运蛋白基因AlNHX1与AlHAK1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王学仁;担子菌毛头鬼伞的TMV抗性蛋白y3基因的分离、鉴定和表达[D];西北大学;2010年
4 吕鸿雁;枯草芽孢杆菌中甲硫氨酸氨基肽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5 苏伟;水稻程序性细胞死亡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6 温建国;灰飞虱免疫相关基因及微管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分子鉴定[D];复旦大学;2004年
7 李梅章;人类新基因的分离和鉴定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8 生书晶;何首乌芪合酶基因(FmSTS)的克隆、鉴定及转化拟南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呈玉;短芒大麦抗逆性相关基因DREB1和CDPK的克隆与特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林荣呈;水稻、菠菜紫黄质脱环氧化酶基因的克隆、遗传转化及其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峰;拟南芥SDL基因的分离与功能互补验证[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晓兵;白芥CBL基因克隆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3 郭前进;红鳍东方渶SREBP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4 史永磊;南极微生物SOD基因克隆与表达及发酵优化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齐爱民;不倒翁虫CYP4基因克隆及在黄渤海不同PAHs污染海域的响应表达[D];大连海洋大学;2015年
6 鲁一灵;从原鸽cathelicidin的发掘解析鸟类免疫功能基因的进化趋同及免疫调节[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马敏;基于分类系统的红树林链霉菌次级代谢基因及其产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8 刘甜甜;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AbSte5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9 王萍;浑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2.4.1的yidC基因的功能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10 刘英冠;山鸡椒LcDXR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的初步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本文编号:2094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094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