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Let-7a负性调控人肾上皮细胞293T中UHRF1基因的表达

发布时间:2018-07-10 19:00

  本文选题:微RNA + UHRF ; 参考:《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7期


【摘要】:目的:探讨人肾上皮细胞293T中let-7a对靶基因UHRF1的负性调控作用.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let-7a靶基因进行预测和分析.构建含有UHRF1 3'UTR全长的野生型(pmiR-RB-UHRF1-3'UTR-wt)和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miR-RB-UHRF1-3'UTR-mut),分别将pmiR-RB-UHRF1-3'UTR-wt,pmiR-RB-UHRF1-3'UTRmut,pmiR-RB-REPORT vector与let-7amimics或mimics control共转染293T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转染后293T细胞的荧光素酶表达水平.293T细胞分别转染let-7amimics和inhibitor,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 PCR检测UHRF1基因的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let-7a有48个预测靶基因,包括UHRF1,HMGA2,MAPK6等,主要涉及microRNA在肿瘤、细胞周期、PI3K-AKT、p53等信号通路.其中UHRF1 3'UTR含有一个let-7a的结合位点,且在多个物种中呈高度保守.进一步双荧光素酶检测发现,共转染let-7amimics和pmiR-RBUHRF1-3'UTR-wt的293T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 PCR结果显示转染let-7amimics的293T细胞UHRF1表达降低,而转染let-7ainhibitor的293T细胞UHRF1表达增高.结论:人肾上皮细胞293T中let-7a能通过与UHRF13'UTR靶向结合,负性调控UHRF1的表达.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negative regulation of let-7a on target gene UHRF1 in human renal epithelial cell line 293T. Methods: let-7a target gene was predicted and analyzed by bioinformatics. Wild type (pmiR-RB-UHRF1-3UUTR-wt) and mutant luciferase reporter plasmid (pmiR-RB-UHRF1-3UUTR-mut) were constructed, respectively, and pmiR-RB-UHRF1-3 UTR-wtpmiR-RB-UHRF1-3UTRPORT vector was cotransfected with let-7amimics or mimics control into 293T cells. The expression of luciferase in 293T cells was detected by double luciferase report system. The expression of UHRF1 gene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RT PCR and let-7amimics transfected with 293T cells. Results: bioinformatics showed that let-7a had 48 predictive target genes, including UHRF1, HMGA2mMAPK6, which were mainly involved in the signaling pathways of microRNAs in tumor, cell cycle, PI3K-AKTP-p53 and so on. UHRF1 3 UTR contains a let-7a binding site and is highly conserved in multiple species. Further double luciferase assay showed that luciferase activity of 293T cells co-transfected with let-7amimics and pmiR-RBUHRF1-3UTR-w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1). Western blot and real-time RT PCR showed that UHRF1 expression in 293T cells transfected with let-7amimics was decreased, but UHRF1 expression in 293T cells transfected with let-7ainhibitor was increased. Conclusion: let-7a can negatively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UHRF1 by targeting with UHRF13 UTR in human renal epithelial cell line 293T.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生物信息学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实验教学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0912) 重庆市科委一般项目(cstc2013jcyjA10044)
【分类号】:Q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颖;张逢春;;荧光素酶的分类、结构与应用[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张逢春,罗速;发光杆菌荧光素酶的提取[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3 张逢春,杨蜜;生物荧光素酶的活性与固相化[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刘建武,孙成华,刘宁;荧光素酶及其应用[J];生物学通报;2004年02期

5 耿德玉;原媛;郭华荣;;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J];科技资讯;2012年21期

6 李建华;李春艳;靳天辉;王云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在科研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08期

7 俎聪;李明;鲁晓东;王静雪;;鳆发光杆菌荧光素酶的提取、分离与纯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3年12期

8 王钊;;荧光素研制成功[J];生物科学信息;1989年01期

9 戎晶晶;陈之遥;周国华;;生物素化荧光素酶的克隆表达及其固定化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年09期

10 朱术会;邹秉杰;武海萍;马寅姣;陈颖;周国华;;热稳定生物素化荧光素酶的制备及其在焦测序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许丰雯;徐丹;王明晓;陈启民;耿运琪;乔文涛;;以荧光素酶为报告基因定量检测原型泡沫病毒的指示细胞系的建立[A];2010年第四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刘亚宁;刘成刚;赵新华;朱美财;陈涛;;利用生物发光测定PBP对荧光素酶复性的促进作用[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李风云;余军平;张治平;崔宗强;王殿冰;危宏平;张先恩;;溶液增强Gaussia荧光素酶的BRET传感器检测蛋白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梁红茹;谭业平;顿灿;郭霄峰;;荧光素酶标记狂犬病毒rHEP-luc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2010全国狂犬病防控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朱晓宇;桑建利;;G1期cyclin和CDK对pold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陈静;叶平;刘永学;;亚油酸对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符王润 通讯员 习文江;萤火虫提取物实现快速检验微生物[N];广东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饶林;特异性靶向IRES的抗丙型肝炎病毒核酸药物及影响IRES功能的因素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2 张静;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对CART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3 姜轶群;利用海肾荧光素酶双分子互补技术研究Hsp90/Cdc37相互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4 龚凤英;细胞因子对垂体人生长激素基因表达的调节及其机理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5 高博;荧光素酶标记的HCV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药物评价等方面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6 赵荣兰;新发现甲状腺激素受体β亚型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7 杨俭;白介素-6对人肝脏药物代谢酶(HCE1、HCE2、CYP3A4)表达的影响及分子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8 赵理;多巴胺受体DRD1 mRNA 3' UTR在DRD1转录后水平表达调控中的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熠;MiR-106b在ATD致粒细胞缺乏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D];南华大学;2015年

2 温晓梨;调控DUSP1(MKP-1)基因表达的特异性RNA结合蛋白及microRNA的筛选[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3 于浩然;理性设计改造荧光素酶的热稳定性[D];天津大学;2014年

4 柴继田;基于猪CCR1和CCR5受体高通量细胞筛选模型的构建及其条件优化[D];扬州大学;2015年

5 张坤;利用荧光素酶片段互补技术构建REGγ与α7相互作用抑制剂筛选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刘艳杰;重组萤火虫荧光素酶及其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夏蕾;重组大肠杆菌表达荧光素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8 梅册霞;细菌荧光素酶体外发光体系的研究及在水产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庆培;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快速评价消毒效果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10 李雪莹;用于活体成像技术的表达荧光素酶人肝癌细胞系的建立及验证[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14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114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7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