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多头带绦虫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发布时间:2018-07-31 17:42
【摘要】:为鉴定多头带绦虫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Tm PKA-C)基因作为诊断抗原的潜能,本试验以多头带绦虫成虫RNA为模板,利用RT-PCR扩增Tm PKA-C基因。将Tm PKA-C基因片段连接至p ET-30a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然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ELISA分析该蛋白的反应原性。结果表明,Tm PKA-C基因开放阅读框的长度为1 032 bp,可编码343个氨基酸。Tm PKA-C基因的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重组蛋白的分子质量大小约42 ku。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既能与自然感染脑多头蚴的绵羊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又能与人工感染脑多头蚴不同时间段的绵羊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间接ELISA分析结果表明,脑多头蚴绵羊血清能与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进一步证明该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良好。本研究为筛选脑多头蚴病诊断新抗原奠定了基础。
[Abstract]: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potential of protein kinase A catalytic subunit (TM PKA-C) gene of Taenia multiceps as diagnostic antigen, the TM PKA-C gene was amplified by RT-PCR using RNA of Taenia multiceps as template. The TM PKA-C gene fragment was ligated into 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of p ET-30a for prokaryotic expression, and the reactivity of the protein was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indirect ELIS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ngth of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f Tm PKA-C gene was 1 032 BP, and the expression products of the gene encoding 343 amino acids. TM PKA-C mainly existed in the form of inclusion bodies.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about 42 ku.Western blotting.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can react with both sheep serum infected naturally and sheep sera infected with cerebrum polycaria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has good reactivity. The results of indirect ELIS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pecific reaction between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and the serum of cerebral polycaria sheep was specific, which further proved that the reactivity of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good. This study laid a foundation for screening new antigens for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l polycephalosis.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开放实验室 甘肃省动物寄生虫病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506RJZA152)
【分类号】:S852.7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正林;李福寿;;犬多头带绦虫感染情况调查[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9年03期

2 牟静;杨应东;杨光友;王颖旺;安晓雪;古小彬;边尧;付彦;王淑贤;;多头带绦虫四川株的生物学特性[J];中国兽医科学;2010年09期

3 李永光;李文卉;李航;盖文燕;王鸿盛;姚菊霞;王艳华;张德林;贾万忠;Radu Blaga;付宝权;;多头带绦虫TPx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中国兽医科学;2009年03期

4 王颖旺;杨应东;杨光友;牟静;安晓雪;古小彬;王淑贤;边尧;;多头带绦虫Tm16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J];中国兽医科学;2010年09期

5 牟静;杨应东;杨光友;王颖旺;安晓雪;阳爱国;古小彬;韦雷飞;文建国;王淑贤;边尧;;多头带绦虫六钩蚴Tm45W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J];中国兽医科学;2011年02期

6 安晓雪;杨光友;王颖旺;牟静;阳爱国;古小彬;杨应东;韦雷飞;文建国;王淑贤;边尧;;多头带绦虫Tm7基因的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畜牧兽医学报;2011年09期

7 李文卉;盖文燕;姚菊霞;曲自刚;贾万忠;罗建勋;R.Blaga;付宝权;;多头带绦虫甘肃分离株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基Ⅰ基因片段差异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11年05期

8 李文卉;盖文燕;姚菊霞;曲自刚;贾万忠;罗建勋;BLAGA R;付宝权;;多头带绦虫Tm16与Tm18抗原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1年01期

9 郝桂英;杨应东;周英姿;杨光友;;基于线粒体cox1和Cyt b基因对四川地区多头带绦虫的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14年04期

10 郝桂英;杨应东;周英姿;杨光友;;基于线粒体nad1和nad4基因对四川省多头带绦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分析[J];中国兽医科学;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牟静;杨光友;;多头带绦虫45W基因的克隆与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徐行;付彦;杨德英;谢跃;古小彬;王淑贤;杨光友;;多头带绦虫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徐行;付彦;杨德英;谢跃;古小彬;王淑贤;杨光友;;多头带绦虫转录组测序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永光;李文卉;盖文燕;王鸿盛;姚菊霞;曲自刚;王艳华;张德林;贾万忠;RaduBlaga;付宝权;;多头带绦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原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安晓雪;杨光友;;多头带绦虫Tm7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徐行;付彦;杨德英;谢跃;古小彬;王淑贤;杨光友;;多头带绦虫miRNA测序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牟静;杨应东;杨光友;王颖旺;安晓雪;古小彬;韦雷飞;文建国;王淑贤;边尧;;多头带绦虫六钩蚴Tm45W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颖旺;杨光友;;多头带绦虫TM16和TM18抗原基因的克隆与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安晓雪;杨光友;王颖旺;牟静;古小彬;杨应东;韦雷飞;文建国;王淑贤;边尧;;多头带绦虫多头蚴Tm7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郝桂英;基于线粒体基因对多头带绦虫和泡状带绦虫的种群遗传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2 黄兴;多头带绦虫功能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蛋白特性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岳龙;多头带绦虫黏着蛋白家族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吴徐行;多头带绦虫成虫的转录组和microRNA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3 李永光;多头带绦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原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4 王颖旺;多头带绦虫Tm18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国华;犬猫带绦虫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6 牟静;多头带绦虫四川株六钩蚴Tm45W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56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156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5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