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遗传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Abstract]:The gene with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s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B27, but its pathogenesis is not very clear. Scholars have put forward their respective pathogenicity hypothesis, which has not yet reached a unified understand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 studies o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tumor necrosis factor- 伪 gene, endoplasmic reticulum aminopeptidase 1 gene and interleukin-like gene have been found to be related to the pathogenesi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to different degre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trend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re reviewed.
【作者单位】: 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基金】:深圳市科创委项目(CXZZ20140414170821148) 深圳市卫计委项目(201401016)
【分类号】:R593.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永霞;强直性脊柱炎误诊1例[J];中国综合临床;2000年03期
2 李军,陈列;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9例临床报导[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李朝晖,姜永庆;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0年12期
4 徐翠华;强直性脊柱炎12例误诊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5 宋伟东;女性强直性脊柱炎误诊一例[J];中国疗养医学;2000年01期
6 杨清锐,遇晓,张源潮;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J];山东医药;2001年09期
7 龚卫娟,范丽安;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1年01期
8 叶新生;三兄弟同患强直性脊柱炎报告[J];海南医学;2001年04期
9 潘建玲,于威,蒲米娜;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J];黑龙江医学;2001年08期
10 信素英,樊爱华,陈永汉;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源潮;杨清锐;遇晓;张春玲;陈立辉;;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马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健康教育[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沈友轩;周定华;王艳艳;柯瑶;王嫱;;强直性脊柱炎79例临床特点分析[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潘文友;刘焱;刘华;;晚发强直性脊柱炎十例分析[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张丽颖;刘朋;;晚发强直性脊柱炎八例临床分析[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张自强;方泽志;汪方记;;强直性脊柱炎证治附60例疗效观察[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卞曙晓;刘江涛;勾丽;刘兴中;;强直性脊柱炎的早诊断早治疗[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摘要[C];2005年
8 张秀英;董砚奉;国艳霞;焦红梅;王丽;;强直性脊柱炎误诊24例分析[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阎小萍;;强直性脊柱炎误诊131例分析[A];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张育;王艳茹;马莹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21例的临床回顾分析[A];第17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马丽;强直性脊柱炎结成群害亲人[N];保健时报;2007年
2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内分泌科 冯修高 整理 吴志 张文明;肺炎衣原体可引发强直性脊柱炎[N];健康报;2013年
3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 曾小峰;强直性脊柱炎能被有效控制[N];光明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姜晨怡;强直性脊柱炎 易被误诊的“不死癌症”[N];科技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熊昌彪;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要走出两个误区[N];中国医药报;2013年
6 冯兴华;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N];健康报;2003年
7 ;强直性脊柱炎及早治疗是关键[N];上海科技报;2002年
8 石兰;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护理[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9 刘秀凤;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运动[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10 周武;强直性脊柱炎为何易误诊?[N];浙江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明强;强直性脊柱炎诊疗现状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赵英华;磁共振成像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活动性的检测[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滑膜高表达碳酸酐酶1[D];山东大学;2011年
4 朱洪民;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5 叶玲英;新型调节性T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6 谢伟林;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免疫遗传机制及风险预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7 陈蕊雯;中国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候选基因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8 王昊;阎小萍教授风湿病学术思想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学术经验与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9 曾石坤;强直性脊柱炎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彭德桂;补肾强督治\+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跃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23、IFN-γ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刚;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治疗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杨帆;TNF-α拮抗剂与传统药物相比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功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4 张应子;强直性脊柱炎STAT3表达及其与治疗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胡艳婷;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范大志;IL-3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遗传易感性的关联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7 刘丽;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NAs的表达与血清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徐立伟;祛瘀舒督颗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9 李亭;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10 焦蕊蕊;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跟腱损伤的评估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70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270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