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转Cry1Ab抗虫基因玉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7 10:00

  本文关键词:转基因作物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南师范大学》 2013年

转Cry1Ab抗虫基因玉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陈小洁  

【摘要】: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原料和能源作物,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对玉米的需求量呈增长趋势。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玉米的病虫害越来越重。据FAO统计,每年全世界因虫害造成的玉米损失约占产量的12%,因此提高玉米单产,培育抗病、抗虫等玉米新品种显得十分迫切。1996年第一例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后,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2009年达到1.34亿公顷。目前,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已由传统的选育逐渐向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方向转换。 本研究通过基因枪介导法将人工改造的Cry1Ab抗虫基因转入HiⅡB玉米愈伤组织中,获得转Cry1Ab基因阳性玉米苗;通过比较转Cry1Ab基因玉米各组织部位Cry1Ab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量,探讨了各组织部位的抗虫性与玉米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转Cry1Ab基因玉米进行接虫,,探讨了Cry1Ab蛋白表达的有效性,为抗虫Cry1Ab基因的研究提供参考。通过调查分析转Cry1Ab基因玉米植株的农艺性状,探讨了转基因玉米和对照玉米植株产量的变化情况,为转基因玉米的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1、本研究通过基因枪轰击法成功将人工改造Cry1Ab基因转入玉米愈伤组织中,并获得了转基因玉米植株,PCR检测阳性苗为9株;试纸条鉴定Bt蛋白表达的T0代转基因阳性苗5株;T0代共3株转基因玉米收获种子。 2、对转Cry1Ab基因玉米自交系T1代到T3代进行PCR和免疫试纸条检测,获得稳定遗传的转Cry1Ab基因玉米植株;统计T1代至T3代PCR检测阳性率,与孟德尔的分离规律相比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基因枪轰击愈伤组织可引起的拷贝数多。 3、本研究通过RT-PCR和荧光定量PCR对稳定遗传的转Cry1Ab基因玉米各组织部位Cry1Ab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叶片中Cry1Ab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叶鞘和根部。 4、通过统计分析接虫后转Cry1Ab基因玉米和对照组玉米心叶期的虫孔数及受害程度,将转Cry1Ab基因玉米分为高抗和高感。统计分析接虫后成熟期的玉米植株茎秆和果穗各部位的虫孔数及受害程度,结果表明,T1至T3代转Cry1Ab基因玉米与对照相比,苞叶上的虫孔数(P0.05),苞叶虫孔面积(P0.05)、茎虫孔数(P0.05)、茎虫孔面积(P0.05)、籽粒受害部位(P0.05)和籽粒受害数(P0.05)均小于对照组。说明转Cry1Ab基因玉米对玉米螟的抗性显著高于对照HiⅡ B。进一步鉴定了目的性状的有效性,证明目的基因转入玉米植株中,且目的蛋白得到有效表达。 5、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与对照HiⅡ B相比,转Cry1Ab基因玉米植株产量稳定,略有增加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5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源霞;兰进好;杜景平;孙洪岩;;转基因玉米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2 魏琴,赖家业,周锦霞,戎芳,徐莺,唐琳,陈放;干旱胁迫下麻疯树毒蛋白的Western杂交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袁鹰;李启云;郝文媛;谭化;孔祥梅;张光弟;刘德璞;;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的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06年02期

4 赵焕英;包金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7年04期

5 张森燕;吴忠义;张秀海;刘占磊;王永勤;黄丛林;;ZmPti1基因正义和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玉米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年05期

6 朱云芬;程群;沈艳芬;马作江;王尔惠;魏凯;;免疫试纸条结合RT-PCR法快速检测马铃薯Y病毒[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7 苏锐;熊嫣;庆宏;邓玉林;;转基因作物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12年02期

8 郑用琏;小麦与褐斑病菌之间的分子互作──Ⅱ.受病原菌诱导的寄主抗性蛋白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9 丁群星,何庆芳,赛吉庆,孙允明,谢友菊,米景九;用于转化玉米的增效载体的鉴定及PEG介导的转化方法研究[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2年02期

10 丁群星,谢友菊,戴景瑞,米景九,李太元,田颖川,乔利亚,莽克强,刘宝兰,王音,冯平章;用子房注射法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玉米的研究[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3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燕树锋;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种质系的创造及利用[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延锋;转Bt基因抗虫玉米田间试验与遗传稳定性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丽芳;玉米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相关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政伟;农杆菌介导SAMS基因的玉米自交系遗传转化与验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铭;花粉介导获得转基因玉米植株及转基因玉米杂交后代农艺性状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3 张莉萍;优良玉米自交系抗虫转基因研究及可育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和检测[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4 马荣群;转基因农作物荧光PCR检测方法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5 霍雨猛 ;转Bt基因抗虫棉抗性鉴定及遗传规律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6 王清;免疫金标记技术快速检测转Bt基因棉抗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7 樊继德;甜瓜酸性转化酶基因表达特性分析及功能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8 杨顺利;圆环病毒Ⅱ型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多串连表位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柏松;转BT基因抗虫玉米植株的获得及其后代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佳,曹阳,许丽苹,刘良式,卓鉴波,候永敏;λDNA体外重包装法进行化学诱变的初步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1991年04期

2 姜先荣;杨杰;周衍茂;;转基因技术应用及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研究进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孙红炜,朱常香,杨崇良,尚佑芬,赵玖华,路兴波,王升吉;玉米基因枪转化Bt基因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4年03期

4 刘香玲,王玉珍,罗景兰;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因素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5 王鹏;赵强;刘蕾;;植物源抗虫基因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6 刘源霞;兰进好;杜景平;孙洪岩;;转基因玉米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7 陈莉;程朝霞;原红娟;;玉米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8 刘静;张元湖;刘庆忠;高玉娇;;抗生素对青香蕉苹果叶片再生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9 谭伟;赵东;彭金环;于元杰;;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章丘大葱遗传转化体系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10 石运庆;陈高;孙兵;单世华;陈静;苗华荣;胡晓辉;;花生种皮中一种NBS类抗病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克;王文和;王树栋;路苹;赵祥云;;不同种百合亲本与杂交后代RAPD分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2 张启军;李聪;虞德容;孙永华;吕川根;;抗病虫转基因广亲和水稻新资源的创新[A];2010植物免疫机制研究及其调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戴景瑞;王守才;谢友菊;王国英;杨会;张荣;;玉米基因工程与抗虫玉米育种[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红梅;王国英;谭振波;;利用基因枪法将Bt基因导入早熟玉米优良自交系[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吴成君;康乐;叶兴国;徐惠君;杜丽璞;马有志;;转Bcl、Rip基因小麦的鉴定与遗传分析[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刁现民;王永芳;李伟;王鹏;智慧;陈振玲;段胜军;;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化谷子研究[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红伟;张红梅;郑祖平;陈刚;王国英;谭振波;;Bt转基因玉米的获得及其对玉米螟的抗性分析[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钰;潘光堂;;具有高再生性且对农杆菌C58敏感的玉米自交系材料的筛选[A];2005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二)[C];2005年

9 杜健;吴普特;冯浩;王秉荣;王成;王丽;;气候干暖化棉花抗旱种质创新及生态节水机理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10 樊继德;孔庆国;张梅;于喜艳;;子房注射法获得转基因甜瓜植株[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国清;不同抗虫棉品种杀虫蛋白表达研究及影响抗虫性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宏波;甘蓝型油菜抗病虫基因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抗性鉴定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张立荣;TcLr24小麦抗叶锈病相关基因的分离与功能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咸洪泉;菌寄生真菌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田红梅;甜瓜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的功能鉴定与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吴君;基于β_3-AR探讨缩泉丸补肾缩尿的作用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郝金凤;无载体无选择标记转基因耐贮藏甜瓜的培育[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张立全;利用转基因技术创建紫花苜蓿耐盐新种质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赵鑫;优质蓝莓转LEA基因及耐寒性分析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苏长青;适合转基因抗虫水稻和棉花PCR检测标准质粒的构建及试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晓磊;肠道菌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家蚕杀虫活性的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薛妍;肠道菌对苏云金芽胞杆菌棉铃虫杀虫活性的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卢增斌;防治水稻螟虫单项技术措施的评价及储备技术—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清;鸡新城疫抗体检测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高岩;拟南芥fad8基因在烟草叶绿体基因组表达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志进;论基因专利的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徐红明;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9 于丽萍;玉米种子胚特异性启动子emb5的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关西贞;小麦抗白粉病近等基因系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玉,王留明,张学坤,王家宝,王胜利;转基因抗虫棉田间快速鉴定方法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1期

2 李汝忠,王景会,王宗文,李庆珍,辛淑荣,申贵芳;转Bt基因抗虫棉杂交后代的抗性表现与抗虫育种策略[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5期

3 杨崇良,李长松,王升吉;农业转基因工程及其产品安全性检测研究现状[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5期

4 王家宝,王留明,沈法富,张学坤,杨静,刘任重;环境因素对转Bt基因棉Bt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5 权瑞党,尚梅,张举仁;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的转化[J];山东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6 刘源霞;兰进好;杜景平;孙洪岩;;转基因玉米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7 钟育海;申艮宝;;植物基因的遗传转化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1期

8 王娟;余渝;孔宪辉;刘丽;王旭文;;棉花转基因育种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5期

9 周冬生,吴振廷,王学林,郑厚今,夏静;转Bt基因棉抗虫性的室内鉴定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05期

10 黄敏,杜何为,张祖新;玉米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新民;柑橘转化酶基因家族成员的分离及表达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于喜艳;甜瓜幼果cDNA文库的构建、酸性转化酶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3 艾希珍;日光温室黄瓜光能利用与光合效率调节机理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4 宋福平;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le1和cry8基因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5 刘柱;可变盐单胞菌中草甘膦抗性EPSP合酶新基因克隆、大肠杆菌表达及其抗性机制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许新军;棉铃虫对Bt毒素—Cry1Ac抗性的生化及分子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7 陈美霞;杏果实风味物质的组成及其遗传特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8 王全华;葡萄糖氧化酶(GO)基因在番茄中的遗传转化及其抗病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9 张彦妮;复叶槭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建立及其遗传转化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10 于寒颖;核盘菌生物除草剂特性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棉花茎尖基因枪—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和GLU-CHI基因的导入[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2 朱玉;极端污染环境下草甘膦耐受菌株荧光假单胞菌G2的鉴定及其EPSP合成酶基因的克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3 刘晓军;诸葛莱(Orychophragmus violaceus)EPSP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四川大学;2002年

4 丁亮;外源基因和棉酚对陆地棉茎尖培养和体细胞培养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年

5 李志凌;甜瓜果实糖分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变化规律的基因型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于娅;棉花基因枪转化体系的建立[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7 周树峰;玉米耐旱性鉴定及其数量遗传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8 吴汉兵;玉米转基因受体胚性愈伤组织的培养与遗传变异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9 罗小敏;棉花组织培养与雪花莲凝集素基因转化[D];河北大学;2004年

10 游大慧;白菜型油菜EPSPs全长cDNA的克隆和原核表达[D];四川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国有,张大本,周元春;豫玉18号玉米新品种示范总结[J];河南农业科学;1997年01期

2 肖廷儒,王天弛,焦建国;玉米新品种──黔原3号[J];农业科技通讯;1997年12期

3 李昌元;玉米新品种──楚单7号[J];中国农技推广;2001年05期

4 ;玉米新品种选育[J];新农业;2002年02期

5 陆利行,张新;玉米新品种郑单17号[J];河南科技;2002年10期

6 王秀萍;玉米新品种——陕单911[J];中国农技推广;2003年03期

7 卢秀茹;玉米新品种泰玉D二号[J];农村科技开发;2003年07期

8 刘会成,亓文田,孙洪新,李春梅,张华;高产大穗型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简报[J];中国种业;2005年09期

9 王绍文;岳德武;孙英;;玉米新品种锦单10号及配套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6年03期

10 李体琛;蒙成;蒋益敏;罗秉桢;李素珍;韦明军;;玉米新品种南校968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配套技术[J];作物杂志;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朝阳;;玉米黑穗病为害加重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对策[A];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进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仕军;闫瀛;张旭东;王铁良;李波;;东北地区自然降雨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水分影响的初步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3 陈永欣;翟广谦;李彦良;阮福林;李文和;韩永明;董立红;;晋单(糯)41号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4 李英;李绍明;牛草原;刘哲;陈奎孚;;玉米植株的振动特性测试[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5 牛草原;陈奎孚;;玉米植株抗倒折能力综合测试[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刘忠梅;琚景衡;李小生;曹言勇;周涛;李怀方;范在丰;;抗矮花叶病转基因玉米植株的培育[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辉;石元昌;崔鹏;苑世领;;玉米植株中的植硅石及其纳米SiO_2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郑岩;;玉米黑粉菌特异性表达基因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定虎;王锡锋;周广和;;抗SCMV转基因玉米植株的获得[A];第三次全国植物病毒和病毒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黄智鸿;王思远;包岩;梁煊赫;孙刚;申林;曹洋;吴春胜;;超高产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的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彭溢;[N];黑龙江日报;2009年

2 记者 刘倩倩;[N];威海日报;2009年

3 YMG记者 滕新书 通讯员 宋伟 王杨;[N];烟台日报;2009年

4 通讯员 李有福 李锦锋;[N];红河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志宏;[N];喀什日报(汉);2009年

6 记者 肖文;[N];遵义日报;2010年

7 记者 韩成斌;[N];兰州日报;2010年

8 高福平;[N];吕梁日报;2010年

9 马龙县旧县镇农科站 王选萍;[N];云南科技报;2011年

10 特约记者 蒋兵;[N];自贡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勇;RNA干扰抗矮花叶病转基因玉米培育[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瑞霞;花器官分化期玉米干旱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和170个地方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刘志诚;Bt水稻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和优势天敌的生态风险评价[D];浙江大学;2002年

4 温洪涛;玉米bHLH类转录因子ABP7基因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朱敏;紫玉米高产栽培生理机制及其花青素特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6 孙建华;玉米施锌吸收积累及有效化调控机理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7 杜伟;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宗毓铮;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玉米幼苗碳氮资源分配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9 郎志宏;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花粉特异表达基因SBLR的克隆、分析及对玉米的遗传转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10 许树成;Ca~+-CaM活化型蛋白激酶在ABA诱导的玉米叶片抗氧化防护过程中的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洁;转Cry1Ab抗虫基因玉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黄才浚;以愈伤组织为受体转化玉米光敏色素基因[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敬娜;农杆菌介导的抗草甘膦基因玉米遗传转化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4 王军;玉米新品种福单2号选育及高产配套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冯敏;中国玉米需求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郑德春;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及其高产高效配套生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D];延边大学;2010年

7 陈靖;玉米幼嫩叶段再生体系的建立及EPA在玉米中的异源合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吕霞;Cry1A基因改造及其对玉米的遗传转化[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9 南文华;玉米新品种陕单22选育及适应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佩;玉米精氨酸酶基因ZmArg的克隆与遗传转化[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转基因作物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8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28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a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