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Abstract]:Virus disease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ecrease of maize yield and quality. In China, maize dwarf mosaic disease and crude mosaic disease occur the broadest and the most serious harm. Gene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an be introduced into plants to obtain transgenic anti-virus plants by direct introduction of resistant genes or partial fragments.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speed and high efficiency. It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in maize anti-virus breeding.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main virus diseases and pathogenic species of maize in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cultivation of anti-virus maize plants by different strategies, among which, The strategies of using plant virus gene sequence include virus encoded protein gene mediated disease resistance, RNA interference (RNAi) mediated disease resistance, artificial small RNA (amiRNA) mediated disease resistance, and non-plant virus gene, and non-plant virus gene can be used. Including host resistance genes and anti-virus genes from other plants, animals and microorganisms, such as 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s, nucleases, genes of 2-5-A system, and so on. Finall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strategies and the safety of anti-virus transgenic maize were analyz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ers to optimize the anti-virus breeding project of maize and to cultivate the anti-virus varieties which could be popularized in production.
【作者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62102110102)
【分类号】:S43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浙江甘蔗花叶病毒及其防治研究通过技术签定[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2 江梅;用砂布块擦伤法接种甘蔗花叶病毒[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94年12期
3 王水琦,叶小丽,陈庭俊;甘蔗花叶病毒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2年04期
4 陆关成,王萃樟,朱奎荣,陈易新;浙江省甘蔗花叶病毒及其防治研究[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5 陈宇航,周仲驹,林奇英,谢联辉;甘蔗花叶病毒株系研究初报[J];植物病理学报;1988年02期
6 刘小红;荣廷昭;谭振波;;甘蔗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系列表达载体的构建[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王朝辉,周益军,范永坚,程兆榜,张文荟;从单头灰飞虱中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简单快速的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李春波,钟永旺,张旭东,魏春红,李毅;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第九号基因片段的克隆和表达[J];微生物学报;2003年03期
9 吕香玲;王邦太;史利玉;石红良;谢传晓;李新海;张世煌;;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SCAR分子标记开发[J];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10 季英华;高瑞珍;张野;程兆榜;周彤;范永坚;周益军;;一种快速同步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方法[J];中国水稻科学;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波;崔小雯;李向东;张春庆;苗洪芹;;一个甘蔗花叶病毒新株系全序列和致病性分析[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季英华;高瑞珍;程兆榜;周彤;周益军;;一种快速鉴别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方法[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吴丽娟;周彤;王英;周益军;程兆榜;季英华;熊如意;;灰飞虱从冷冻病叶获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方法研究[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4 王英;吴丽娟;周彤;程兆榜;周益军;;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毒源保存方法的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恒木;陈剑平;;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其结构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李莉;王锡锋;周广和;;玉米种子传播甘蔗花叶病毒的研究简报[A];第三次全国植物病毒和病毒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方守国;李大伟;韩成贵;于嘉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6编码一个非结构蛋白[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方守国;李大伟;韩成贵;于嘉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6编码一个非结构蛋白[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9 朱芹芹;阴筱;许斐斐;张成玲;高瑞;袁丛阳;李向东;;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检测体系优化和玉米种质资源抗病性[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10 阴筱;许斐斐;朱芹芹;常文程;牟安丽;刘志强;李向东;;在山东玉米上检测到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伍平;抗植物病毒新农药[N];云南科技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顾学松邋潘剑凯;揭示病毒世界的科学谜底[N];光明日报;2007年
3 华南农业大学 冯淑杰;植物感染病毒病的症状及防治对策[N];农资导报;2006年
4 方成;植物病毒检疫技术获得突破[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熊燕;植物病毒难遁形[N];云南日报;2009年
6 特约记者 陈继军;我国研制出“植物癌症”抑制剂[N];中国化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谭立云;严防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流行危害[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1年
8 易同民 张哲浩;西农大找到植物癌症克星[N];科技日报;2006年
9 记者 熊燕;我省研制出天然创新农药[N];云南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羽;侵染玉米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遗传变异及其致病途径解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孙林;基于miRNA和siRNA策略抗水稻条纹病毒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3 张恒木;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分子生物学[D];浙江大学;2001年
4 王朝辉;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玉米分离物的分子特性及其侵染体系[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李莉;玉米种子传播甘蔗花叶病毒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6 甘德芳;RNAi调控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和粗缩病毒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7 羊健;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S5的编码方式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8 吴斌;马铃薯Y病毒及水稻黑条矮缩病毒CP基因不同区段对发夹RNA介导的病毒抗性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9 沈建国;两种药用植物对植物病毒及三种介体昆虫的生物活性[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姣;外源dsRNA抗甘蔗花叶病毒干扰调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2 王震成;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6互作的水稻寄主因子及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CP互作的白背飞虱介体因子筛选[D];浙江大学;2014年
3 何龙;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5-1蛋白与寄主水稻因子OsCSN5B的互作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4 顾珂;番茄斑萎病毒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CP和RdRp的转基因烟草构建[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5 谭子龙;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毒质的形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6 任萍;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侵染玉米所致组织细胞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7 高瑞珍;两种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我国的分布及其遗传多样性[D];扬州大学;2011年
8 张爱红;玉米自交系植株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积累[D];河北大学;2007年
9 江克清;甘蔗花叶病毒E株系CP基因原核表达与抗体制备[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10 羊健;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5基因组功能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60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46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