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玉米根系对局部氮磷供应响应的基因型差异

发布时间:2019-05-27 11:01
【摘要】:【目的】土壤养分具有异质性,揭示不同基因型玉米根系对于养分异质性的响应规律,对提高不同玉米品种氮、磷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试验在水培条件下,利用分根系统研究3个玉米杂交种苗期根系对氮、磷两种养分局部供应响应的基因型差异。【结果】根系对局部供氮的响应存在基因型差异,浚单20和中农玉99侧根生长对局部供氮的响应较敏感,显著提高了局部供氮(+N)一侧的侧根长,增幅达到79%、50%,而NE15无显著响应;浚单20和中农玉99主要提高了+N一侧直径大于0.12 mm的侧根长度。根系生长对于局部供磷(+P)的反应同样存在基因型差异,NE15显著提高+P一侧根系生物量和轴根长,增幅达到38%和24%,中农玉99显著提高+P一侧的侧根长达到35%;在+P侧,浚单20主要增加了直径大于0.12 mm的侧根长度,NE15主要增加直径介于0.12~0.24 mm的侧根长度,而中农玉99主要增加直径小于0.12 mm的极细侧根长度。局部供氮对3个品种侧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局部供磷,而对缺氮一侧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均大于缺磷一侧。不同玉米基因型苗期根系生物量、侧根长(尤其是直径0.12 mm的侧根)对于局部供应氮、磷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局部供氮对浚单20的侧根生长(尤其是直径0.12 mm的侧根)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局部供磷,而NE15的根系生长(尤其是根系生物量)对局部供磷的响应强度大于局部供氮。【结论】对于不同养分特性的玉米杂交种,苗期根系对局部供应不同种类养分的响应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在生产中可以针对品种特性采取不同的施肥措施,以便发挥其生物学潜力。
[Abstract]:[objective] soil nutrients are heterogeneous, and the response of different genotypes of maize roots to nutrient heterogeneity is reveale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different corn varieties. [method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ydroponic culture, The genotypic differences of root responses to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seedling stage of three maize hybrids were studied by root division system. [results] there were genotypic differences in the responses of roots to local nitrogen supply. The lateral root growth of Jundan 20 and Zhongnongyu 99 was sensitive to local nitrogen supply, whic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lateral root length of local nitrogen supply (N) by 79% and 50%, while NE15 had no significant response. Jundan 20 and Zhongnongyu 99 mainly increased the lateral root length of N side with diameter greater than 0. 12 mm. There were also genotypic differences in the response of root growth to local phosphorus supply (P). NE15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oot biomass and axial root length on the P side by 38% and 24%, and Zhongnongyu 99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lateral root length on the P side by 35%. On the P side, Jundan 20 mainly increased the lateral root length with diameter greater than 0.12 mm, NE15 mainly increased the lateral root length with diameter between 0.12 and 0.24 mm, while Zhongnongyu 99 mainly increased the very fine lateral root length with diameter less than 0.12 mm.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local nitrogen supply on lateral root growth of three varieties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local phosphorus supply, but 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root growth on nitrogen deficiency side was greater than that on phosphorus deficiency side. The root biomass and lateral root length (especially the lateral root with diameter of 0.12 mm) had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s on loc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upply at seedling stage. The effect of local nitrogen supply on the lateral root growth of Jundan 20 (especially the lateral root with diameter of 0.12 m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local phosphorus supply. The response intensity of root growth (especially root biomass) of NE15 to local phosphorus suppl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local nitrogen supply. [conclusion] for maize hybrids with different nutrient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significant genotypic differences in the response of seedling roots to different kinds of nutrients, and different fertilizer measures can be take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eti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ir biological potential.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教育部植物 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31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2186)资助
【分类号】:S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玉;秦华东;伍龙梅;张婧;李忠;黄敏;江立庚;;玉米根系生长特性及氮肥运筹对根系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2 王昕;唐宏亮;申建波;;玉米根系对土壤氮、磷空间异质性分布的响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年05期

3 林雅茹;唐宏亮;申建波;;野生大豆根系形态对局部磷供应的响应及其对磷吸收的贡献[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年01期

4 王宜伦;刘天学;谭金芳;张许;李潮海;;施氮对不同超高产夏玉米品种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年02期

5 陈杨,李隆,张福锁;大豆和蚕豆苗期根系生长特征的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11期

6 郭亚芬,米国华,陈范骏,张福锁;局部供应硝酸盐诱导玉米侧根生长的基因型差异[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年02期

7 宋日,吴春胜,赵立华,吴桂淑;施肥方式对玉米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1年04期

8 庞欣,李春俭,张福锁;部分根系供磷对小麦幼苗生长及同化物分配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洪波;植物响应养分空间异质性分布的动态过程及调控根系获取养分的策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华青;王俊英;;ZmARFs家族基因在不同玉米自交系根中对硝酸盐的应答[J];分子植物育种;2016年12期

2 江尚焘;王火焰;周健民;刘晓伟;陈照明;严陶韬;;磷肥施用对水稻生长和磷素吸收的影响[J];土壤;2016年06期

3 金雯晖;杨劲松;侯晓静;姚荣江;余世鹏;王相平;谢文萍;;轮作模式对滩涂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的影响[J];土壤;2016年06期

4 米少艳;路斌;张颖;杜欢;白志英;李存东;;小麦代换系幼苗根系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暗示的染色体效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年05期

5 魏惠惠;隋正红;王津果;杜青伟;商二磊;米萍;阙州;;龙须菜果孢子的X射线诱变及优势突变体的筛选[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9期

6 李翠红;张永茂;冯毓琴;陈大鹏;慕钰文;魏丽娟;;根系局部施肥与肥水耦合技术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科技;2016年07期

7 赵婧;邱强;刘庆君;张鸣浩;张伟;闫晓艳;;磷水平对不同铁效率大豆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6年04期

8 张雷昌;汤利;董艳;郑毅;;根系互作对间作玉米大豆氮和磷吸收利用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9 罗佳;候银莹;程军回;王宁宁;陈波浪;;低磷胁迫下不同磷效率基因型棉花的根系形态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6年12期

10 屈佳伟;高聚林;王志刚;于晓芳;胡树平;孙继颖;;玉米根系特征的基因型差异及与氮吸收效率的关系[J];玉米科学;201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牛晓丽;作物根系对局部供应水氮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张德闪;玉米高效利用磷资源的根系互作过程及其作用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明;孟军;王嘉宇;范淑秀;陈温福;;生物炭对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3年08期

2 李双双;李晶;陈龙涛;付驰;顾万荣;魏n\;;施氮量对春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3年01期

3 吕鹏;张吉旺;刘伟;杨今胜;苏凯;刘鹏;董树亭;李登海;;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年04期

4 熊淑萍;王小纯;李春明;马新明;杜少勇;张营武;蔺世召;;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动态及产量对不同氮源配施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11年07期

5 王敬锋;刘鹏;赵秉强;董树亭;张吉旺;赵明;杨吉顺;李耕;;不同基因型玉米根系特性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J];中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6 王宜伦;李潮海;谭金芳;张许;刘天学;;氮肥后移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1年02期

7 徐祥玉;张敏敏;翟丙年;李生秀;;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年06期

8 王宜伦;李潮海;何萍;金继运;韩燕来;张许;谭金芳;;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年03期

9 刘胜群;宋凤斌;;玉米初生根和不同层次次生根的直径和大量元素含量的比较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年04期

10 徐祥玉;张敏敏;翟丙年;李生秀;;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干物质累积转移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海燕;张洪程;戴其根;马群;李杰;张庆;霍中洋;许轲;;施氮处理对水稻精米中铁含量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J];中国水稻科学;2010年01期

2 蔡红光;张秀芝;任军;高强;陈范骏;米国华;;不同品种氮素累积量及转移的基因型差异[J];玉米科学;2011年06期

3 张国平,杨玉爱,马国瑞;不同硼水平下小麦育性与结实率的基因型差异研究[J];作物学报;2000年02期

4 库文珍;彭克勤;萧浪涛;周浩;沈志锦;苏益;黄欣;张雪芹;陈立德;;水稻钾营养基因型差异研究进展[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5 石秋梅,林文雄,陈芳育,郭玉春,梁义元;水稻苗期耐低磷基因型差异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年01期

6 G.C.Elliott;A.L釨uchli;傅景昌;;玉米磷的有效性及磷铁互作[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86年04期

7 段云青,王艳,雷焕贵;小白菜镉积累的基因型差异[J];河南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8 朱建峰,田增荣,余玲,徐旗;小麦耐盐性基因型差异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1996年08期

9 叶全宝,张洪程,夏科,魏海燕,汪本福,张瑛,霍中洋,戴其根,许轲;水稻粒重对氮素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类型[J];作物学报;2005年08期

10 蒿宝珍;姜丽娜;李春喜;邵云;;小麦锌营养效率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艳;陈范骏;米国华;;不同基因型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2 李广敏;关军锋;马春红;刘海龙;;小麦根冠关系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耿贵;;轻度氯化钠胁迫下甜菜的产质量特征的基因型差异[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王应祥;廖红;严小龙;;大豆磷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其机理初探[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拥海;陈奕斌;黄建城;刘昔辉;魏秀惠;何素萍;;荞麦耐铅毒的基因型差异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章爱群;玉米对磷铝耦合胁迫的基因型差异及有机酸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 邵国胜;水稻镉耐性和积累的基因型差异与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万吉丽;锌在水稻体内运输、分配及积累的生理机制及基因型差异[D];浙江大学;2010年

2 许爱霞;小麦对氮肥响应的基因型差异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3 郭换粉;糯玉米淀粉回生特性的基因型差异及其机理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4 李晶晶;黑米抗氧化作用的基因型差异及抑制动物肿瘤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顾海永;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6 徐祥玉;夏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汪芳;外源GSH缓解大麦镉毒害及基因型差异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刘文星;外源硒缓解烟草镉毒害及基因型差异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张胜飞;粳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类型划分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86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486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2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