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产地及基因型对柴胡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29 09:00
【摘要】:【目的】分析四川柴胡在各产地的产量及品质,确定适宜柴胡规模化种植的区域和品种。【方法】对青川、安县和旺苍3个产区种植的川北柴1号、中柴1号及川红柴1号进行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相关性状考查。【结果】青川产地收获柴胡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旺苍次之,安县最低。中柴1号单株产量高于川北柴1号和川红柴1号,而川北柴1号有效成分含量高于中柴1号及川红柴1号。【结论】川北柴1号有效成分含量表现最佳,较中柴1号和川红柴1号更利于密化栽培,且因此适宜于作为四川地区主栽柴胡品种进行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Bupleurum chinense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to determine the suitable areas and varieties for large-scale planting of Bupleurum chinense. [methods] Chuanbeicai No. 1, which was planted in Qingchuan, Anxian and Wangcang, Zhongchai 1 and Chuanghongchai 1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characters of yield and active component content. [results] the yield and active component content of Bupleurum chinense were the highest in Qingchuan producing area, followed by Wangchang, and the lowest in Anxian County. The yield per plant of Zhongchai 1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huanbeicai 1 and Chuanghongchai 1, while the content of active components of Chuanbeicai 1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Zhongchai 1 and Chuanhongchai 1. [conclusion] the content of active components of Chuanbeicai 1 is the best. Compared with Zhongchai 1 and Chuanhongchai 1, it is more suitable for dense cultivation, and therefore suitable for popularizing Bupleurum chinense as the main cultivated Bupleurum chinense varieties in Sichuan.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泸州市古蔺县农业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3223) 四川省十三五育种攻关(2006NYZ0036-4-2)
【分类号】:S567.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莹,刘春生,刘玉法,阎玉凝;5种习用柴胡的ITS序列鉴别[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10期

2 王奇志;余岩;何兴金;王长宝;;使用RASP软件预测中国柴胡属的起源和扩散[J];植物研究;2014年01期

3 罗文蓉;王雪岩;杨扶德;;柴胡栽培品与野生品的生药学比较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1年10期

4 张阳;李敏;亢学平;卜宪娟;金基万;叶强;;二年生柴胡优良品系的选育[J];中国林副特产;2014年04期

5 姜传明,杨守志,路芳;东北地区柴胡属falcatum研究初探[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6 张勇;种植柴胡 财源不断[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1年12期

7 李明芳;;中药柴胡的物种调查和鉴定[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08期

8 李颖,彭建和,雷卫莉,相秉仁,袁昌齐,,王年鹤,郭可耀;银州柴胡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5年04期

9 丁自勉,张旭;柴胡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年02期

10 孟祥才;马礴;杨兴旺;何中强;王喜军;;柴胡基源及栽培柴胡种质问题的探讨[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扶德;崔治家;王振恒;侯嘉;李硕;;柴胡栽培品与野生品的生药学比较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论文集——祝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成立二十周年[C];2008年

2 杨忠义;杨尚锦;王玉庆;;柴胡引种的生物学特性及有效成分变化研究[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曹爱农;影响柴胡质量与产量的关键因素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2 张宇;干旱胁迫对柴胡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杨婷婷;晋产柴胡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4 沈路莹;柴胡种子处理技术及播种密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5 朱洁;柴胡生产关键技术及质量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6 朱再标;柴胡配方施肥及需水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7 杜江;基于RNA-Seq技术的柴胡转录组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8 武莹;柴胡ITS序列研究、药源调查及商品鉴定[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87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487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6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