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甜菊糖苷积累与其生物合成基因表达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8-12 20:58
【摘要】:为探究甜叶菊叶片中甜菊糖苷积累与其合成途径上关键基因表达的关系,本研究分别检测了鑫丰3号苗期不同冠层和3个不同品种甜叶菊(守田3号、江甜3号、谱星1号)收获期混合叶片样品中多种糖苷的含量,同时定量检测对应样品中甜菊糖苷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总糖苷在鑫丰3号顶叶中最高,底叶中最低,而多数检测基因(6/8)表达水平也在顶叶最高底叶中最低;单一糖苷甜菊苷在顶叶中积累最高,而其催化酶编码基因Sr UGT74G1表达也在顶叶中最高;莱鲍迪苷A则在底叶中积累最多,其催化酶编码基因Sr UGT76G1表达水平也在底叶中表达最高。3个品种相比,总糖苷和莱鲍迪苷A的积累在江甜3号中最高,谱星1号中最低;甜菊苷的积累在守田3号中最高,江甜3号中最低,但基因表达水平与糖苷积累趋势一致的类似结果并未在不同品种间出现。由此可知,甜菊糖苷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影响总糖苷的积累,且在同一甜叶菊品种中单一糖苷合成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其调控的单糖苷的积累量。
【图文】:

甜菊糖苷,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基因


0.060b其他糖苷(%)OtherSGs11.51±1.934a5.80±1.218b10.55±1.067aRA/SGs28.51±1.769b53.79±2.298a31.75±2.079b2.2甜叶菊叶片中甜菊糖苷合成途径上基因的表达2.2.1鑫丰3号不同冠层甜叶菊叶片中甜菊糖苷合成途径上基因的表达通过检测同一植株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中的甜菊糖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显示与赤霉素合成途径共享的4个基因中,SrGGPPS、SrKS和SrKO在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的表达趋势一致,均为顶叶>中叶>底叶;SrCDPS在中叶中的表达最高,在顶叶中的表达依旧高于底叶(图2)。甜菊糖苷合成途径特有的4个基因达检测结果显示,关键节点酶基因SrKA13H在中叶中表达最高,顶叶中的表达最低;SrUGT85C2、SrUGT74G1和SrUGT76G1趋势一致,均在顶叶中的表达最高,底叶中的表达最低且差异显著(图3)。图2甜菊糖苷与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上的共享基因在鑫丰3号不同冠层叶片中的表达Fig.2TranscriptionsofSGsandgibberellinbiosyntheticgenesindifferentcanopiesleavesofXinfeng3图3甜菊糖苷生物合成途径特有酶编码基因在鑫丰3号不同冠层叶片中的表达Fig.3TranscriptionsofSGsbiosyntheticgenesindifferentcanopiesleavesofXinfeng32.2.2不同品种甜叶菊叶片中甜菊糖苷合成途径上基因的表达甜菊糖苷的合成积累受其生物途径上相应催化酶编码基因的调控,检测这些基因在不同甜叶菊品种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不同品种的甜叶菊中合成途径上游与赤霉素合成途径共享的4个基因中SrGGPPS、SrCDPS和SrKO均在谱星1号叶片中表达最低,仅SrKS表达在谱星1号中表达最高;SrGGPPS、SrCDPS和SrKS在守田3号和江甜3号中表达无显著差异,仅SrKO在守田3号中表达显著高于江甜3号(图4)。甜菊糖苷合成所特有的4个基因表达

甜菊糖苷,生物合成途径,编码基因,甜叶菊


诓闾鹨毒找镀囫刑鹁仗擒?合成途径上基因的表达通过检测同一植株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中的甜菊糖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显示与赤霉素合成途径共享的4个基因中,SrGGPPS、SrKS和SrKO在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的表达趋势一致,均为顶叶>中叶>底叶;SrCDPS在中叶中的表达最高,在顶叶中的表达依旧高于底叶(图2)。甜菊糖苷合成途径特有的4个基因达检测结果显示,关键节点酶基因SrKA13H在中叶中表达最高,顶叶中的表达最低;SrUGT85C2、SrUGT74G1和SrUGT76G1趋势一致,,均在顶叶中的表达最高,底叶中的表达最低且差异显著(图3)。图2甜菊糖苷与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上的共享基因在鑫丰3号不同冠层叶片中的表达Fig.2TranscriptionsofSGsandgibberellinbiosyntheticgenesindifferentcanopiesleavesofXinfeng3图3甜菊糖苷生物合成途径特有酶编码基因在鑫丰3号不同冠层叶片中的表达Fig.3TranscriptionsofSGsbiosyntheticgenesindifferentcanopiesleavesofXinfeng32.2.2不同品种甜叶菊叶片中甜菊糖苷合成途径上基因的表达甜菊糖苷的合成积累受其生物途径上相应催化酶编码基因的调控,检测这些基因在不同甜叶菊品种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不同品种的甜叶菊中合成途径上游与赤霉素合成途径共享的4个基因中SrGGPPS、SrCDPS和SrKO均在谱星1号叶片中表达最低,仅SrKS表达在谱星1号中表达最高;SrGGPPS、SrCDPS和SrKS在守田3号和江甜3号中表达无显著差异,仅SrKO在守田3号中表达显著高于江甜3号(图4)。甜菊糖苷合成所特有的4个基因表达结果显示,关键节点基因SrKA13H的表达在江甜3号中表达最高,在谱星1号中表达最低;SrUGT74G1在谱星1号中表达最高,在守田3号中表达最低,SrUGT76G1在不同甜叶菊品种中的表达趋势与SrUGT74G1相反;SrUGT85C2的表达
【作者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基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SXGC[2015]21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服务项目(KF(16)1042)
【分类号】:S56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静雯;郭书巧;束红梅;巩元勇;蒋璐;倪万潮;;甜叶菊中新KA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7年04期

2 胡秀英;王仲伟;黄苏珍;;甜菊糖苷含量跃变的理化特性分析[J];中国糖料;2016年04期

3 段远霞;徐岚;刘永刚;蔡茂;骆诗坛;;甜菊糖苷的功能及应用[J];山东化工;2016年13期

4 郭雪霞;赵仁邦;;甜菊糖苷的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年01期

5 郭书巧;束红梅;郑卿;倪万潮;;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KA13H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年05期

6 赵永平;何庆祥;朱亚;张肖凌;钱永康;王致和;张秀华;;不同基因型甜叶菊产量和甜菊糖苷含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1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景琛;土法制甜菊茶[J];新农业;1984年09期

2 陈录奎;孙忠霞;任文千;李维典;;甜菊育苗的初步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1984年01期

3 匡亚兰,雷耔耘,奚绪光;北方甜菊甙含量分析简报[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4 任文千;关于甜菊的信息[J];新农业;1986年08期

5 黄斌;湖南甜菊生产的前景与措施[J];作物研究;1989年04期

6 王光明,李钦;甜菊种子及其育苗技术[J];种子;1995年05期

7 ;食糖的新原料甜菊[J];中国农垦;1995年08期

8 ;甜菊──待开发的新糖源[J];致富之友;1995年04期

9 ;甜菊的开发利用[J];台湾农业探索;1997年02期

10 邵寒娟,张向红,沈明山,陈睦传,蒋先志;毛细管电泳法研究低能离子对甜菊糖苷成分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谭德云;陈祥梅;黄志银;谭德新;刘红光;黄爱玲;;麦茬栽培甜菊技术研究[A];全国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0年

2 谭德云;陈祥梅;黄志银;谭德新;刘红光;黄爱玲;;麦茬栽培甜菊技术研究[A];作物科学研究理论与实践——'2000作物科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3 陈睦传;沈明山;徐金森;蒋先志;邵寒娟;罗茂春;陆挺;舒世珍;;碳离子对甜菊生长和叶绿体发育的影响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4 丁亮;陈睦传;沈明山;;低能氮离子注入甜菊种子的RAPD分析[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5 郭新平;马井玉;张龙平;冯亚平;李令堂;;24号抗菌素防治甜菊叶斑病药效试验[A];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三届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兴华;中国甜菊协会力促甜菊产业稳定健康发展[N];农民日报;2009年

2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于志斌 罗扬 刘张林;甜菊提取物——植物提取物出口中的一颗新星[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甜菊可治高血压[N];云南科技报;2003年

4 张娟;甜菊糖苷市场满载 企业面临考验[N];医药经济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李新;甜菊糖苷黄金时代到来[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3年

6 王迪;甜菊苷强攻糖替代剂市场[N];医药经济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吴力;甜菊糖苷,不愁市场愁“地位”[N];国际商报;2013年

8 栾良福 臧传江;甜菊早育苗技术[N];河南科技报;2007年

9 田佳;法国提高食品中添加剂甜菊甜味剂限量[N];中国食品报;2010年

10 牛剑;黄连衍生物可有效降血压[N];医药经济报;2002年



本文编号:2525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525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c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