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重PCR技术快速筛查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
【图文】:
15985、LLCOTTON25、转基因油菜GT73、非转基因植物混合物等13种植物样品。结果显示,利用设计的FMV35S启动子引物能够从阳性对照样品、MON89034玉米、MON89788大豆、MON1445棉花和GT73油菜样品中扩增出401bp的特异性片段,利用NPTII基因引物则能从阳性对照样品、MON863玉米、MON531棉花、MON1445棉花和MON15985棉花样品中获得499bp的特异性扩增产物,均与预期结果一致(见图1和表1)。由此确定了6个检测靶标的扩增引物,不同扩增产物之间至少相差60bp,从理论上确保多重PCR产物可通过3%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区分。图1FMV35S启动子和NPTII基因检测引物的特异性测试Fig.1SpecificityoftheprimersforFMV35SpromoterandNPTIIgene为进一步验证筛选出的6对检测引物(表2)在单一PCR和多重PCR中的适用性,以非转基因植物混合物的DNA样品为稀释剂,将阳性对照样品DNA溶液稀释至每个转化体组分质量分数均为1%,进行单一PCR和多重PCR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以6对引物分别进行单一PCR扩增时,均能从阳性对照样品中特异性地扩增出对应的转基因成分,而将6对引物放在同一PCR管中进行六重PCR扩增时,可从阳性对照样品中扩增到6种预期的转基因成分,且在电泳图谱中能够清晰识别出每一种检测靶标的特异性条带,表明这6对引物适用于构建多重PCR检测体系。图2引物适用性测试Fig.2ApplicabilityoftheprimersforsingletandmultiplexPCRassays2.2六重PCR的扩增体系和反应程序优化由于每种转基因成分检测引物的扩增效率和退火温度不尽相同,为保证每对引物在多重PCR体系中均能正常工作,尽可能降低引物间的交互抑制,并确保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满足一定的检测灵敏度,需对每种检测靶标的引物用量和退火温度进行梯度测试[12]。为此,将阳性对
获得499bp的特异性扩增产物,均与预期结果一致(见图1和表1)。由此确定了6个检测靶标的扩增引物,不同扩增产物之间至少相差60bp,从理论上确保多重PCR产物可通过3%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区分。图1FMV35S启动子和NPTII基因检测引物的特异性测试Fig.1SpecificityoftheprimersforFMV35SpromoterandNPTIIgene为进一步验证筛选出的6对检测引物(表2)在单一PCR和多重PCR中的适用性,以非转基因植物混合物的DNA样品为稀释剂,将阳性对照样品DNA溶液稀释至每个转化体组分质量分数均为1%,进行单一PCR和多重PCR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以6对引物分别进行单一PCR扩增时,,均能从阳性对照样品中特异性地扩增出对应的转基因成分,而将6对引物放在同一PCR管中进行六重PCR扩增时,可从阳性对照样品中扩增到6种预期的转基因成分,且在电泳图谱中能够清晰识别出每一种检测靶标的特异性条带,表明这6对引物适用于构建多重PCR检测体系。图2引物适用性测试Fig.2ApplicabilityoftheprimersforsingletandmultiplexPCRassays2.2六重PCR的扩增体系和反应程序优化由于每种转基因成分检测引物的扩增效率和退火温度不尽相同,为保证每对引物在多重PCR体系中均能正常工作,尽可能降低引物间的交互抑制,并确保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满足一定的检测灵敏度,需对每种检测靶标的引物用量和退火温度进行梯度测试[12]。为此,将阳性对照样品DNA用非转基因植物混合物的DNA稀释成每个转化体组分分别为质量分数1%和0.1%的测试样品,设置CaMV35S启动子、F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bar基因、NPTII基因、CP4-EPSPS基因的引物终浓度比为0.2∶0.2∶0.2∶0.2∶0.2∶0.2、0.2∶0.2∶0.25∶0.25∶0.2∶0.2、0.2∶0.2∶0.3∶0.3∶0.2∶0.2等3种组合,退火温度为58、6
【作者单位】: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基金】: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2014ZX08012-001) 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3-2016)
【分类号】:TS20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碧英,陈文炳;玉米及其制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单一PCR及多重PCR检测[J];食品科学;2005年09期
2 许芳;李鑫;罗欣;刘志国;;玉米中转基因成分的定性PCR检测[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王林;韩飞;李爱科;刘建学;王瑛瑶;;粉碎和膨化工艺对大豆转基因成分及调控元件的影响[J];粮油食品科技;2011年02期
4 中计;一滴溶液可测出转基因成分[J];化学分析计量;2003年02期
5 成晓维;王小玉;朱绍智;胡松楠;冯家望;邝筱珊;游淑珠;唐食明;;我国进出口农产品转基因成分检测与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6 邵碧英,陈文炳,江树勋,李寿崧;大豆及腐竹中转基因成分的多重PCR分析[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余晓峰;姚剑;孙娟娟;郑海松;李云飞;严伟民;;蜂蜜中转基因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食品工业;2011年08期
8 王长康;陈文炳;邵碧英;江树勋;杨婕;李寿崧;郭立新;;饲料中的转基因成分在家禽体内代谢残留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年08期
9 ;科学家研制出转基因成分快速检测仪[J];中国家禽;2014年11期
10 欧阳春;谁来捅破转基因这层窗户纸[J];中国食品工业;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段婧婧;肖琳;杨柳燕;;多重PCR法检测水果中转基因成分[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朱元招;李德发;王凤来;尹靖东;朴香淑;;大豆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小花;傅春玲;;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豆转基因成分[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4 邵碧英;江树勋;陈文炳;李寿崧;;大豆及其制品中转基因成分的二重PCR检测[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邵碧英;江树勋;陈文炳;李寿崧;;大豆及其制品中转基因成分的二重PCR检测[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励建荣;余春燕;;豆粕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曼丽 危剑侠;亨氏坚持不召回产品 否认米粉含转基因成分[N];江苏法制报;2006年
2 记者 桂运安;我省首次截获含转基因成分棉籽[N];安徽日报;2014年
3 记者 周裕妩、陈海玲;亨氏米粉再发现转基因成分?[N];广州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孙杰 鲍颖;亨氏婴儿米粉含转基因成分[N];华夏时报;2006年
5 桑食;俄罗斯人青睐非转基因食品[N];经理日报;2007年
6 中国消费者报 郑铁峰 黄蓉 张益平;5种产品未明示含转基因成分[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7 束海燕;转基因成分检测获重大突破 [N];中国国门时报;2002年
8 张颖;进出口食物中转基因成分检测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验收[N];中国国门时报;2002年
9 记者 张爱虎;湖北大米抽样检测 未发现转基因成分[N];湖北日报;2010年
10 黄抒;专家释疑:食用油不含转基因成分[N];粮油市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光明;农作物和植物源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技术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荣;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外源转基因成分检测及其协同验证[D];扬州大学;2015年
2 乔艳红;生物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3 杜正平;大豆和水稻中转基因成分的快速检测技术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冰;大米及米制品转基因成分检测准确性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5 任君安;玉米和番木瓜等产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6 姜海燕;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大豆及北京市大豆制品的转基因成分检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肖有玉;江苏饲料生产现状与转基因成分检测[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8 黄靖;豆制品转基因检测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杨梦婕;GeXP-PCR技术多重检测食品转基因成分和HPV分型感染[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栾春光;大豆、玉米转基因成分的竞争定量PCR检测[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52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552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