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草鱼呼肠孤病毒三种基因工程疫苗创制及免疫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20-03-26 02:47
【摘要】: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而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是危害草鱼养殖业的主要病毒性疾病。草鱼呼肠孤病毒为双链RNA病毒,含11个基因片段编码11~12个蛋白,同时根据基因型分类为GCRV I型、II型和III型,其中II型是主要的流行病毒,致死率高。但是目前针对II型GCRV的疫苗种类很少,无法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严重制约着草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论文以草鱼呼肠孤病毒河南分离株GCRV-HN14为研究对象,生物信息学分析为I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其中S11序列片段编码的VP35蛋白含有锌指结构基序,该基序也存在于其他呼肠孤病毒外衣壳蛋白中,所以推测VP35是外衣壳蛋白;S7序列编码的VP56蛋白类似腺病毒的纤维突起蛋白,称为类纤突蛋白,推测其具有类似于纤突蛋白中和病毒的能力而表现较好的免疫原性。基于此,本论文采用S11节段,构建真核和原核表达载体,制备DNA疫苗和亚单位疫苗,针对S7节段制备亚单位疫苗,分别免疫草鱼后检测了一系列免疫保护指标进行疫苗效果评价。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DNA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果评价以GCRV-HN14病毒基因组为模板,通过反转录、基因克隆,获得S11片段。将S11序列ORF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s11并测序验证,重组质粒作为DNA疫苗。通过Western blot验证,pcDNA3.1-s11在草鱼肾细胞中成功表达重组蛋白VP35。之后,以10μg pcDNA3.1-s11肌肉注射草鱼,设PBS为对照组,pcDNA3.1(+)为空载体组,于免疫后1、7、14、21、28、35、42和49 d收集样品,采用一系列指标评价免疫保护效果。结果如下:(1)质粒在鱼体内分布表达检测:通过PCR检测,在血液、肝脏、脾脏、肾脏和肌肉中均有pcDNA3.1-s11分布;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质粒表达,仅在肌肉中有重组蛋白VP35表达。(2)外周血细胞数量变化以及白细胞分类计数:pcDNA3.1-s11疫苗免疫草鱼后,各组间红细胞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白细胞数量在免疫后1、7和14 d显著增加(p0.05或p0.01);免疫草鱼体内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在7 d单核细胞百分比达到峰值[(24.13±2.38)%;p0.01],在14 d淋巴细胞比例达到峰值[(93.30±4.71)%;p0.05]。(3)血清抗体效价检测:在免疫后7 d,免疫草鱼体内产生了抗VP35蛋白的抗体,免疫后28 d抗体效价最高(OD_(450nm)为0.79±0.06;p0.01)。(4)免疫相关基因:IFN1、TLR22、MHC I和IgM在头肾和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变化显示,四种免疫基因的表达量在免疫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与对照组相比,头肾中IFN1在免疫后7 d开始上调,第14 d呈现最高,上调11.68倍(p0.01);脾脏中IFN1在14 d上调,第21 d达到峰值,上调17倍左右(p0.01)。头肾与脾脏的TLR22在1 d显著上调,在第14 d达到最高,分别约上调6倍和120倍(p0.05或p0.01)。头肾与脾脏的MHC I的表达变化与TLR22相似,在1 d开始上调,第21 d达到峰值(p0.05或p0.01)。头肾与脾脏的IgM在7 d开始上调,分别在35 d和28 d上调11.59倍和17.84倍,达到峰值(p0.01)。(5)免疫保护率:在免疫后21 d攻毒,pcDNA3.1(+)组和空白对照组的死亡率在90%~95%,pcDNA3.1-s11免疫组死亡率为26.7~29.6%,DNA疫苗的相对保护率约为70%。2.VP35亚单位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果评价将S11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VP35,转化大肠杆菌DE3。通过SDS-PAGE对重组蛋白(rVP35)的可溶性分析,rVP35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同时优化重组蛋白表达条件后,选择1 mM IPTG诱导6 h,进行诱导表达。Ni柱纯化及复性获得重组蛋白,以每尾腹腔注射30μg rVP35免疫草鱼,于免疫后1、3、5、7、14、21、28和35 d收集样品,进行一系列指标评价免疫保护效果。结果如下:(1)外周血细胞数量以及白细胞分类比例变化:rVP35免疫后,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免疫草鱼体内红细胞数目维持在(2.03±0.07)×10~9/mL,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白细胞数量在第3 d开始升高,第5 d达到峰值[(7.92±0.72)×10~7/mL;p0.05];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在免疫第3 d升高并达到峰值分别为(18.70±1.78)%和(12.22±1.28)%(p0.05);随后淋巴细胞百分比在免疫第14 d显著升高达到峰值[(92.37±3.11)%;p0.01]。(2)血清抗体效价检测:在免疫第14 d草鱼体内产生了抗VP35蛋白的抗体,免疫后21 d抗体效价最高(OD_(450nm)为0.65±0.07;p0.01),在免疫第35 d仍有较高水平的抗体存在。(3)免疫相关基因:IFN1、TLR22、MHC I和IgM在头肾和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变化显示,与对照相比,IFN1在头肾和脾脏的相对表达量在第5 d开始升高,分别在第14 d和7 d达到峰值,上调30~40倍(p0.01);TLR22的相对表达量在第3 d显著上调,在头肾中上调4.04倍,在脾脏中上调10.55倍(p0.01);MHC I的相对表达量在第1 d开始升高,在第5 d达到峰值上调7~12倍(p0.01);在头肾和脾脏中IgM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在第14 d和5 d开始上调,在头肾中第21 d上调30倍左右(p0.01),在脾脏中第28 d上调20倍左右(p0.01)。(4)相对免疫保护率:在免疫第21 d攻毒,免疫组和对照组存活率约为66.7%和16.7%,rVP35蛋白亚单位疫苗的相对保护率为60%。3.VP56亚单位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果评价将S7节段C端993 bp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VP56。选择1mM IPTG诱导6 h,进行诱导表达重组蛋白(rVP56),可溶性分析显示,rVP56以包涵体形式存在。Ni柱纯化及复性获得重组蛋白,以每尾鱼30μg腹腔注射免疫草鱼,于免疫后1、3、5、7、14、21、28和35 d收集样品,进行免疫保护效果评价。结果如下:(1)草鱼外周血细胞数量变化以及白细胞分类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红细胞在第5 d显著升高,第7 d达到峰值[(2.98±0.17)×10~9/mL;p0.05];白细胞数量在第5、7和14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7 d达到峰值[(8.42±1.00)×10~7/mL,p0.05]。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趋势相似,均在第5 d达到峰值分别为(9.05±0.92)%和(25.93±2.60)%(p0.05或p0.01);随后淋巴细胞大量增殖,在14 d淋巴细胞比例达到峰值[(85.81±2.73)%,p0.01]。(2)抗体效价检测:免疫后草鱼体内产生了抗rVP56的抗体,在21 d最高,OD_(450nm)为0.34±0.01(p0.01)。(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相关基因结果显示,IFN1、TLR22和MHC I的相对表达量在免疫前期上调明显,IFN1和MHC 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头肾和脾脏组织中在第5 d上调到峰值,其中头肾的IFN1和MHC I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9.71和38.18(p0.01),脾脏中的IFN1和MHC I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65(p0.01)和7.73(p0.05)。TLR22的相对表达量在头肾中第5 d上调至峰值为3.25,在脾脏中第3 d上调至峰值为9.78(p0.01)。IgM的相对表达量在头肾和脾脏中在第21 d上调至峰值分别为47.22(p0.01)和18.91(p0.05)。(4)相对免疫保护率:攻毒试验显示,rVP56免疫保护草鱼后,存活率为73.3~76.7%,而对照组存活率仅为6.67~16.7%左右,相对保护率约为75%。本研究基于本地分离的草鱼呼肠孤病毒,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创制了三种基因工程疫苗。免疫草鱼后,采用不同的免疫指标,分别对其免疫效果进行评价,发现三种不同疫苗均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相对免疫保护率在60%以上,最高为75%,表明这三种基因工程疫苗均具有工程化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但疫苗创制方法、免疫剂量和免疫途径仍需进一步优化,以增强免疫效果和提高相对免疫保护率。
【图文】:

片段


图 2 表示 DL1 PCR amte: Lane M2-1 S11 片段L2000;1、2mplication ofM: DL2000;扩增结果表示 S11PCS11 segmentLane 1 and 2Ct b2:

转染,脂质,质体,细胞的


示 pFig; Lan dige C-s11后,一条图pcDNA3.1(+)g.2-3 Digestione 1: pcDNAested by BamHCIK 细胞的1、空载体Western blo条特异条带,,10002-3 双酶切);2 表示 pcDon identificatA3.1(+); LanemH I.的表达pcDNA3.1ot 检测转染在空载体M 1切验证NA3.1-s11 双tion of pcDNA2: pcDNA3.(+)通过脂质染后细胞,重pcDNA3.1(2 3双酶切产A3.1-s111-s11 dige质体 Lip重组质粒(+)和未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雪;颜其贵;欧洋;曹洪志;樊汶樵;李冰;赖维莉;张传斌;周磊;冯婷;林涛;刘亚;;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研究进展[J];水利渔业;2006年05期

2 王迎喜;陈燕新;吴笑春;;草鱼呼肠孤病毒感染鳍条细胞株出现的变化[J];福建水产;1989年03期

3 袁雪梅;姚嘉峗;郝贵杰;蔺凌云;徐洋;潘晓艺;尹文林;沈锦玉;;草鱼呼肠孤病毒生长特性研究[J];中国动物检疫;2018年03期

4 杨倩;曹海鹏;和永杏;姜有声;吕利群;;一株草鱼呼肠孤病毒检测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年03期

5 王菁;张丽;韩进刚;李军;;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检测方法[J];天津水产;2010年02期

6 王晓丰;薛晖;丁正峰;唐建清;夏爱军;;草鱼呼肠孤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浙江农业学报;2012年02期

7 郝贵杰;盛鹏程;林锋;潘晓艺;徐洋;姚嘉峗;尹文林;曹铮;袁雪梅;蔺凌云;沈锦玉;;RT-PCR检测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方法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8 邓初夏;杨兴棋;陈宏溪;;几种鱼类细胞对草鱼呼肠孤病毒敏感性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85年04期

9 刘露;李伟哲;肖勤;;环介导等温扩增联合横向流动试纸条检测草鱼呼肠孤病毒方法的建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02期

10 李贤;曾伟伟;王庆;王英英;李莹莹;宋新建;黄琦雯;石存斌;吴淑勤;;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在不同鱼类细胞中的增殖情况[J];水产学报;201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浩;刘玮莎;袁伟;吕美怡;吕利群;;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抗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研究[A];2015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王雅;;草鱼呼肠孤病毒外衣壳蛋白的克隆与表达分析[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张娅楠;王浩;吕利群;;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Ⅲ型草鱼呼肠孤病毒VP55蛋白的功能[A];2014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4 袁丽;罗绍祥;张凤;陈丛林;李成鹏;张晓华;方勤;戴和平;;VP7蛋白在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检测和预防上的研究进展[A];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5 郝贵杰;袁雪梅;潘晓艺;徐洋;姚嘉峗;蔺凌云;尹文林;沈锦玉;;草鱼呼肠孤病毒衣壳蛋白VP7真核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评价[A];浙江省免疫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6 李永刚;曾伟伟;王庆;殷亮;王英英;刘春;梁红茹;石存斌;吴淑勤;;草鱼呼肠孤病毒HZ08株S10编码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初步应用[A];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7 罗绍祥;张晓华;袁丽;方勤;戴和平;;酵母表面展示草鱼呼肠孤病毒外壳蛋白VP7和VP5[A];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8 殷亮;王庆;曾伟伟;李永刚;王英英;刘春;梁红茹;石存斌;吴淑勤;;基因Ⅰ型草鱼呼肠孤病毒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A];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9 李成鹏;张凤;罗绍祥;袁丽;方勤;戴和平;;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淘选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单链抗体[A];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10 喻飞;李婉娟;王浩;王龙龙;吕利群;;草鱼呼肠孤病毒通过NS31诱导热休克蛋白HSP70和HSP30表达[A];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用于诊断草鱼呼肠孤病毒的三重PCR检测引物组、试剂盒及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N];中国渔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巧林;草鱼与赤眼鳟杂交F_1遗传特征及对草鱼呼肠孤病毒抗性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2 王浩;GCRV宿主表面受体的鉴定及其介导病毒侵入途径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3 余小波;盐酸吗啉胍抗草鱼呼肠孤病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岩;草鱼呼肠孤病毒三种基因工程疫苗创制及免疫效果评价[D];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2 和永杏;草鱼呼肠孤病毒外衣壳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3 谢吉国;草鱼呼肠孤病毒VP7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基因的筛选[D];广东海洋大学;2012年

4 安伟;抗草鱼呼肠孤病毒药筛选细胞模型及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王杭军;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D108株VP5蛋白的功能及免疫原性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6 张娅楠;草鱼Ajuba蛋白在草鱼呼肠孤病毒感染CIK细胞过程中的表达及功能探讨[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7 刘秋凤;草鱼呼肠孤病毒微载体培养技术与灭活疫苗浸泡免疫效果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8 熊玲芳;草鱼呼肠孤病毒vp6和ns38基因的克隆、表达及VP6和NS38免疫原性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

9 王土;草鱼呼肠孤病毒混合感染及其致细胞病变效应的蛋白组学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10 宗乾坤;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外衣壳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其相互作用宿主蛋白的初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00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600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9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