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和甘蓝远缘杂交后代旁系同源基因差异表达机制
【图文】:
芥(B.carinata;BBCC,2n=36) Nagaharu通过人工合成得到了甘蓝型油菜,并给出了三个基本种与三个复合种的关系:3个基本种通过相互杂交和自然加倍而形成双二倍体种,即经典的 禹氏三角 (Nagaharu U, 1935),如图1-1所示 而在 禹氏三角 中物种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研究多倍化的重要模式体系(Lukens et al., 2006),,这也为种间杂交的机制与特性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 1- 1 禹氏三角(Nagaharu U, 1935)Figure 1-1 U' s triangle(Nagaharu U, 1935)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信息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测序成为了一个十分热门的研究工作 芸薹属中较早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注释的是白菜和甘蓝,其测序的成功,为芸薹属作物的科学研究做出了极其突出的贡献 2003年白菜基因组测序计划启动,并利用Sanger测序法得到了白菜第三条染色体的信息(Munetal.,2010),直至2011年,白菜全基因组测序任务圆满完成(Wang et al., 2011);2009年甘蓝全基因组测序项目正式启动,2014年研究人员通过Illumina Roche 454和Sanger测序完成了甘蓝(B. oleracea)的基因组草图 随后科研工作者们又进一步开展了白菜和甘蓝的基因组注释 比较基因组学 基因组进化和各种相关的生物学分析
5转座子的功能影响转座子活性的因素有很多,如染色体断裂 温度 光照和高能射线等,有研究发现远缘杂交也可以激活沉默的转座子 McClintock 认为,种间杂交对植物基因组的进化是一种刺激作用,而这种作用很容易激活沉默的转座子,导致基因组扩增或者重建(McClintock.,1984) 随着对远缘杂交和转座子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大量的研究结果都表明,遗传物质有差异的亲本进行杂交时,图 1-2 转座子的分类系统(Wicker et al., 2009)Figure 1-2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transposable elements (TEs) (Wicker et al., 2009)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634;S6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燕波;王群亮;Shelagh Kell;Nigel Maxted;Brian V.Ford-Lloyd;魏伟;康定明;马克平;;中国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及其保护对策[J];生物多样性;2013年06期
2 俞永和;;芥菜的营养价值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2年03期
3 原玉香;张晓伟;蒋武生;姚秋菊;张强;赵艳艳;耿建峰;;大白菜种皮颜色基因的QTL定位与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2年01期
4 俞晓琴;;甘蓝营养价值及春季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1年05期
5 郑殿升;杨庆文;刘旭;;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年04期
6 胡宝全;王春国;方成泉;宋文芹;林盛华;;不同倍性(2×、3×、4×)鸭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模式分析[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杨丽梅;方智远;刘玉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十一五”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蔬菜;2011年02期
8 毛颖波;薛学义;陈晓亚;;植物小RNA与RNA干扰:生物学功能与应用前景[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9年01期
9 陈秋芳;贾宏汝;;十字花科植物的研究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10 李芳兰,包维楷;植物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J];植物学通报;2005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欣慰;sRNA参与苹果成花转变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2 申衍月;芸薹属多倍体植物小RNA表达与蛋白质组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3 乔海云;芸薹种与甘蓝种杂交获得新种质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汤访评;菊属与四个近缘属植物远缘杂交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5 卫波;普通小麦和短柄草微RNA的发现及番茄小分子RNA合成相关基因RDR1的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6 汪浩;植物基因组LTR反转录转座子注释和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吕传青;中华槭与鸡爪槭远缘杂交初探及杂种子代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2 耿寅峰;芥菜型油菜与红菜薹远缘杂种的鉴定及杂种后代直接利用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3 何丽;白菜型冬油菜与甘蓝型冬油菜远缘杂交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4 魏素萍;蔬菜用芥菜与黑芥和白菜远缘杂交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5 韩甫;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交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象松;萝卜—芥蓝异源四倍体不同世代表观遗传变异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赵洪朝;芥菜型油菜多室性状的遗传表现及其与甘蓝型油菜的种间远缘杂交[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01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601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