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心境障碍是一类危害性极大的复杂性疾病,探讨心境障碍发病机制意义重大,然而有关该复杂性疾病的发病机理还远未定论。遗传学研究显示其遗传度高达80%-85%,课题组基于目前心境障碍遗传学研究现状,假设心境障碍为一谱系疾病,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基础,在同一家系中可能存在共同的致病突变。全外显子捕获测序(WES)选择基因组的编码序列进行测序,相对于全基因组测序(WGS)具有高效、经济、准确度高优点,适用于多因子复杂疾病的家系研究。本课题组选择心境障碍家系样本,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筛选心境障碍候选易感基因/位点,进行细胞、动物水平及人群水平功能学验证,从遗传学角度探讨心境障碍发病机制。方法:1、心境障碍易感基因筛选选取一组4代心境障碍家系样本共32人,对该家系22例(9例心境障碍患者、13例对照)成员样本进行了全基因外显子捕获测序,筛选出心境障碍家系易感基因,并从生物信息学角度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2、人群验证(1)人群频率验证选取心境障碍患者307例,检测该家系中易感基因突变位点在散发心境障碍患者中的频率;(2)表达水平验证1)心境障碍家系:RT-qPCR检测原家系中携带/不携带有易感基因致病突变位点的成员m RNA表达水平,比较表达水平的差异;2)心境障碍散发患者:对22例散发未用药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表达水平验证,同期收集22名正常健康对照。病例组规范化抗抑郁药物治疗8周。进行外周血MAPKAP1表达异常在病例对照之间及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3、细胞水平验证选取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系,对SH-SY5Y细胞进行N.C.siRNA和MAPKAP1-siRNA病毒转染,Real-Time qPCR、western-blot检测易感基因和其作用靶点及其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表达量,比较其表达水平有无差异,探讨易感基因在神经细胞中可能的生物学功能。4、MAPKAP1信号通路与心境障碍分析(1)动物水平GEO数据库中提取编号为GDS5307的数据,对19例小鼠大脑(11例抑郁小鼠,其中7例抗抑郁治疗有效,4例抗抑郁治疗阻抗,8例正常对照小鼠)前额叶背侧、腹侧脑组织中检测MAPKAP1及其相关通路基因的RNA表达水平。(2)人群水平1)人群外周血样本GPL10558数据GEO数据库中提取编号为GPL10558数据,29例病例(21例MDD,8例BD)和24例性别、年龄均匹配的健康对照,对53例病例对照样本的外周血MAPKAP1、AKT1、GSK3B和β-catenin的RNA表达水平进行差异分析。2)人群脑组织样本GSE53987数据GEO数据库中提取编号为GSE53987及GSE53987数据,34例病例(17例MDD,17例BD)和19例性别、年龄均匹配的健康对照,对53例病例对照样本中大脑前额叶组织及海马组织MAPKAP1、AKT1、GSK3B和β-catenin的RNA表达水平进行差异分析。结果:1、心境障碍易感基因筛选根据Medel Scan软件的分析结果,对初筛的26个心境障碍易感候选基因按增加疾病易感性的可能性大小排序,排在首位的是MAPKAP1基因,该基因是mTORC2的独特成分,mTORC2能磷酸化Akt的S473位点激活Akt,而激活的Akt通过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PI3K/Akt/mTORC2)发挥神经可塑性生物学功能,在大脑中影响着神经干细胞的分裂、神经环路的形成、神经可塑性等功能,其变异与许多神经精神疾病发生、发展相关。因此,MAPKAP1可能通过mTORC2通路介导神经可塑性参与了心境障碍的发生、发展。2、人群验证(1)人群频率验证利用在线千人计划数据库信息获得正常成人的位点突变资料与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比较。307例病例组的rs78809014等位基因G突变频率为6.1%,高于CHB正常人群4.4%;明显高于CHB+CHS3.1%(χ2=4.57,P=0.03);明显高于ESA2.8%(χ2=10.50,P=0.001)。数量性状分析显示MAPKAP1基因多态性与认知障碍因子及认知障碍因子中有罪感和自杀有关联(P0.05),携带有G等位基因的患者认知障碍因子、有罪感及自杀分值明显高于携带有C等位基因者。(2)表达水平验证1)MAPKAP1的RNA表达水平在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3.654,P=0.001),经过8周抗抑郁药物治疗,MAPKAP1表达水平明显减低(t=-2.105,P=0.048),但仍高于对照组(t=-2.131,P=0.039);2)MAPKAP1与HAMD-17总分无相关性,与阻滞因子存在正相关关系(r=-0.444,P=0.038),与组成阻滞因子的抑郁情绪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470,P=0.027);3)MAPKAP1与即刻记忆存在负相关关系(r=-0.531,P0.001),与视觉广度存在负相关关系(r=-0.456,P=0.002),与连线1时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25,P=0.004)。3、细胞验证:(1)MAPKAP表达水平在MAPKAP1-siRNA组细胞比N.C.siRNA组细胞明显降低。且GSK3B、β-catenin也较N.C.siRNA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MAPKAP1表达降低可引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在SH-SY5Y中发生变化;(2)AKT1及磷酸化AKT1蛋白表达在细胞正常组细胞、N.C.siRNA组细胞和MAPKAP1-siRNA三组细胞间比较,结果显示,磷酸化AKT1蛋白表达在MAPKAP1-siRNA细胞灰度明显降低。4、MAPKAP1信号通路与心境障碍(1)动物水平抑郁小鼠与正常对照MAPKAP1及通路相关基因在小鼠大脑前额叶腹侧脑RNA表达水平差异比较:MAPKAP1表达在抑郁小鼠中表达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3.216,P=0.005),MAPKAP1表达抗抑郁治疗有效组高于抗抑郁治疗阻抗组(t=-2.055,P=0.07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4.946,P0.001)。小鼠大脑前额叶腹侧MAPKAP1表达与GSK3B(r=0.463,P=0.046)、β-catenin(r=0.838,P0.001)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2)人群水平1)病例对照外周血检测病例对照外周血MAPKAP1表达无统计学差异,但病例组表达高于对照组,MAPKAP1与AKT1存在正相关关系(r=0.427,P=0.001),与GSK3B存在正相关关系(r=0.327,P=0.017),与β-catenin存在正相关关系(r=0.359,P=0.008)。2)病例对照大脑海马组织检测MAPKAP1表达在病例中存在升高趋势(t=-1.874,P=0.067),AKT1病例组大脑海马组织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Z=-2.592,P=0.010)。3)病例对照大脑前额叶组织检测病例对照大脑前额叶组织MAPKAP1表达无统计学差异,但病例组表达高于对照组,MAPKAP1与AKT1存在正相关关系(r=0.364,P=0.007)。结论:1、MAPKAP1基因可能是心境障碍的易感基因;通过(PI3K/Akt/mTORC2)通路发挥其神经可塑性生物学功能参与心境障碍的发生、发展。2、心境障碍患者携带较高频率的rs78809014G等位基因,且与临床症状中有罪感和自杀相关。3、心境障碍患者存在MAPKAP1表达的异常,且与抗抑郁治疗相关。MAPKAP1表达异常与临床症状中阻滞因子(抑郁情绪)正相关;MAPKAP1高表达者具有较差的即刻记忆。4、抑郁小鼠模型大脑前额叶腹侧脑组织MAPKAP1高表达组抗抑郁治疗效果好。
【图文】: 山西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消化1-2 min,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消化情况,,脱落,迅速拿回操作台,轻敲几下培养瓶后加入3ml此化;打后吸出,移入15 mL离心管中,在1000 rpm条件下离液,加入1 mL培养液后吹匀;事先准备好的含有5 mL培养基的T-25培养瓶中或含有15培养瓶中培养。
1例共病轻度智力低下 A25),1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A21(先证者)。(注:追问家族疾病状况,A25的智力低下可能来源于外家系,因此分析数据时剔除A25和 A10)见图2-1)图 2-1 心境障碍患者家谱图2.1.2 心境障碍患者主要临床资料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强;邱芬;;运动改善心境障碍的机制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8年03期
2 许宏龙;;心境障碍患者病耻感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探讨[J];现代养生;2016年24期
3 陈福新;杨银;董维琼;杨景志;周雪;;心境障碍误诊为癔症36例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11年03期
4 王伟;唐瑞春;;人格特征与心境障碍临床相演变的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5 林汉民;廖锦仲;叶郁葱;;首发心境障碍患者父母的心理状况及干预[J];医药产业资讯;2006年15期
6 小山司;;心境障碍的病理与治疗的新见解[J];上海精神医学;2006年02期
7 马智文,李谊翠,刘浩志;以心境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一例[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年04期
8 ;上海交通大学心境障碍诊治中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4期
9 杨海晨;苑成梅;刘铁榜;彭红军;廖春平;容晗;方贻儒;李凌江;;心境障碍问卷区分不同类型心境障碍患者[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年02期
10 黄海红;陈文;何燕玲;;心境障碍住院患者经济负担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白;;心境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2 肖利军;骆利;安育林;;中学生心境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3 肖春兰;汪作为;黄乐萍;王亚光;方贻儒;;某精神专科机构心境障碍共病情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张泉水;夏莉;刘晋洪;林勇强;;精神分裂症呼出气体中的异戊二烯研究[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季建林;;心境障碍患者失眠的治疗[A];睡眠医学与精神卫生研讨会(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50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5年
6 郦萍萍;;预防心境障碍患者复发的健康教育[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李文飞;王克永;白伟;曹小梅;王瑞斌;余家快;;回顾分析不同年代首次住院心境障碍患者药物使用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胡志慧;蔡艺灵;邢红菊;彭星;王燕;;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例心境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第9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季建林;;心境障碍失眠病人的治疗策略[A];首届全国睡眠医学论坛文集[C];2005年
10 任玉生;;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杨金伟;抑郁和焦虑患病率呈上升趋势[N];健康报;2017年
2 记者 孙刚;首家心境障碍诊治中心挂牌[N];解放日报;2010年
3 实习记者 韩璐;心境障碍患病率显著上升[N];健康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陈青;小心,心灵也会感冒[N];文汇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黄杨子;让患者从“讳疾忌医”到“敞开心扉”[N];解放日报;2018年
6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治疗师 西英俊;请相信,希望与生命同在[N];光明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刘喜梅;不要以爱的名义去绑架[N];人民政协报;2016年
8 刘爱萍 李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糟糕的“心理痛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春霞;基于全外显子捕获测序技术的心境障碍家系易感基因筛选及验证[D];山西医科大学;2018年
2 郭蕾;心境障碍的应激学说:从死亡后人脑样本到动物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3 杨梅;海洛因依赖者共患其他精神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情况和相关因素的系列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杨海晨;心境障碍患者轻躁狂症状的临床与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佩蓉;心境障碍问卷筛查双相障碍的初步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2 王莹;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患者婚姻质量和家庭功能研究[D];华北煤炭医学院;2010年
3 宫盼盼;大连市育龄女性心境障碍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4 柳文华;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5-羟色胺2A受体启动区和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多态性与心境障碍及帕罗西汀药物疗效的相关性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5 叶翠薇;综合医院精神科在精神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探讨[D];浙江大学;2008年
6 孙江男;武警部队新兵精神障碍状况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刘丽;长春市心理医院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病例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牮;自恋型人格障碍与心境障碍的共病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丽娜;血浆孤啡肽水平与情感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郅晋升;独龙族精神卫生现况调查[D];昆明医科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
26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