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相关的光糖同时响应基因及耐热基因型筛选

发布时间:2020-04-13 01:08
【摘要】: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成熟,组织培养条件下通过控制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可以诱导腋芽形成试管薯(microtuber)。研究表明马铃薯试管薯在组织结构、生长发育、遗传稳定性等方面与自然状态下的块茎基本相同,这为试管薯在生产和研究上的应用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试管薯的形成条件的研究有很多,其中较为明确的结果是短日照和较高的蔗糖浓度是试管薯形成的必须条件,但关于光周期与蔗糖的协同调控试管薯形成机制目前还不清楚。马铃薯是喜凉作物,温度是影响马铃薯产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高温会抑制块茎的形成,对于一些热带地区而言,马铃薯种植仍然存在许多困难,而马铃薯耐热机制和遗传基础研究的还十分缺乏。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在实验室前期利用RNA-seq技术分别建立的光周期和蔗糖转录组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筛选光-糖协同作用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深入研究光糖协同调控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分子机理提供研究基础。第二部分是利用实验室试管薯研究平台,在前期光周期对试管薯生长发育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先确定耐热性筛选鉴定的温度,然后通过耐热性鉴定筛选出耐热性差异基因型,为后期进一步分离出耐热性差异的相关基因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光糖同时响应的相关基因筛选:首先通过对前期利用第一代RNA-seq测序技术获得的光周期处理转录组数据资料进行重分析,在将其与现在的马铃薯基因组数据库序列比对的基础上,使基因标签与现在马铃薯的通用基因标签一致。然后按照现在的分析方法重新分析,筛选得到170个光周期响应的差异表达基因。其次,利用实验室前期已有的蔗糖处理转录组测序数据资料,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得到响应蔗糖的差异表达基因302个,比对分析筛选到128个光糖同时响应基因。2.光糖同时响应的相关基因的信息分析:对光周期和蔗糖同时有响应的128个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注释和KEGG pathway路径分析,发现基因涉及了37个功能小类和28条代谢路径上。其中主要涉及了光合作用、植物病原互作和激素信号传导等路径。3.光糖同时响应的关键基因确定与表达分析:结合GO和KEGG pathway注释,选择了26个涉及胁迫应答、糖类代谢、发育、激素信号转导以及若干功能未知基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选其中的7个基因对其在结薯表型显著差异基因型中的表达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有3个基因对结薯响应,分别是PGSC0003DMT400007869(Osmotin)、PGSC0003DMT400013500(Glucose-6-phosphate/phosphate translocator 2)和PGSC0003DMT400073694(Chloroplast-post-illumination-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ncrease protein)。4.马铃薯高温处理温度确定:先以马铃薯结薯季节可能的较高温度范围(26-30℃)为耐热性筛选温度设置范围,26℃处理不能达到筛选鉴定耐热基因型的目的,而30℃高温处理下的试管苗几乎都无法正常生长,介于其中的28℃培养条件下可以明显反应基因型对温度的敏感程度,所以确定以28℃作为筛选鉴定马铃薯耐高温性的实验温度。5.马铃薯耐热性差异基因型筛选:为筛选耐热性差异基因型,用MTI群体材料中的9个基因型在恒温(28℃)处理基础上又做了昼夜变温(日间28℃夜间25℃)处理,并对照实验室对这些基因型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的结薯习性评价,最终筛选得到光温双敏感基因型MTI115和MTI035,光周期不敏感但温度敏感的基因型MTI084和MTI306,光温双不敏感基因型MTI208和MTI109。
【图文】:

试管薯,蔗糖,机制


图 1.1 蔗糖调控试管薯形成的机制Figure 1 The mechanism of potato tuber formation regulated by sucrose3 光照和温度对试管薯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马铃薯是喜凉作物,试管薯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不同基因之间相互作方面还有环境等多因素调控。温度是影响马铃薯产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温对植株生长的伤害相对较小,但高温会抑制块茎的形成。当夜间温度块茎形成将会减少,夜间温度超过25℃则基本不会形成块茎(Dam et al 19上,,温度是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Smith 1969),对于植株、光合作用速率还有干物质积累都有很大影响(Basu and Minhas 1991)。高起植物细胞膜蛋白与膜内脂的变化,从而引发膜透性增大,细胞内电解质外物造成高温伤害。高温胁迫下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这一动态平衡

原始数据,图表示,序列数据,信息分析


16图 2.1 原始数据统计下依次为 E26LD3W(E26d0)、E26LL2D(E26L2)、E26LL5D(E26L5)、E26LS2D(E26S2)和 E2品的 tag 分布情况图。左图表示样品 S1 的总 tag 数 右图表示样品 S1 的 tag 种数,“Tags Contai碱基的 tag;“Only adaptors”表示只含接头的序列;“Copy Number < 2”表示拷贝数小于 2 的 tag;tags”是原始序列数据经过去除杂质后得到的数据,是信息分析用到的数据。Figure 2.1. Statistics of raw data top to bottom, the tag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E26LD3W (E26d0), E26LL2D (E26L2), E26LL5D (E2E26S2), and E26LS5D (E26S5) are listed in order. The left panel shows the total number of tags for t panel shows the number of distinct tags for sample S1. "Tags Containing N" shows tag with an un adaptors" shows a sequence containing only adapters; "Copy Number <2" shows tag whose copy nuless than 2; "Clean tags" is used for analysis.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窦孝锐;;马铃薯转录组测序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13期

2 谢婷婷;柳俊;;光周期诱导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22期

3 周华;张新;刘腾云;余发新;;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的数据分析与基因发掘[J];江西科学;2012年05期

4 祁云霞;刘永斌;荣威恒;;转录组研究新技术:RNA-Seq及其应用[J];遗传;2011年11期

5 柳俊,谢从华;马铃薯块茎发育机理及其基因表达[J];植物学通报;2001年05期

6 李汝刚,伍宁丰,范云六,宋伯符,G.A.A.Vleeshouwers,A.Pereira;表达Osmotin蛋白的转基因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分析[J];生物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7 柳俊,谢从华;马铃薯种薯退化与试管薯应用技术[J];长江蔬菜;1998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俊;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试管块茎形成的QTL定位及遗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2 单建伟;光诱导的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相关基因转录组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栗小英;PR1、PR2和PR5基因参与小麦TcLr35成株抗叶锈病反应的表达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小欢;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有关的光敏感基因筛选与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25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625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5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