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南极鱼Dm-SEPP基因cDNA结构和功能分析及对低温响应机制初探

发布时间:2020-04-12 20:46
【摘要】:对生活在极端寒冷环境下的鱼类而言,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避免受到寒冷环境的伤害。南极鱼鱼类之所以能在南极极端寒冷环境下生存,并成为南极海域主要的鱼类物种,其原因非常值得探究。我们先前使用转录组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研究发现:在南极鱼(Dissostichus mawsoni,D.mawsoni)鱼类进化发育中selenoprotein P的基因拷贝数发生了显著扩增,表明南极鱼selenoprotein P(Dm-SEPP)有助于南极鱼在极端寒冷环境中的生存,但是该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未知。本研究对从南极鱼D.mawsoni c DNA文库中克隆得到的南极鱼Dm-SEPP基因进行c DNA结构和功能分析,并探究了其在低温下的响应机制。具体结果如下:(1)使用SECISearch3预测,在其3’-UTR区中存在两个SECIS元件,分别是1427-1502 bp和2001-2074 bp;计算得其等电点PI为5.68,分子量为40.96k Da;该序列在ORF区包含17个硒半胱氨酸U,硒半胱氨酸密码子的模式为UXU或UXUXU,U代表硒半胱氨酸,X代表任意氨基酸。将南极鱼、斑马鱼及哺乳动物人类的SEPP的m RNA结构及发夹结构比对,结果发现:这三个物种的SEPP中SECIS元件具有保守性,且其m RNA发夹结构具有共同模式:AUGA_AA_GA。(2)将南极鱼与其他物种的SEPP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南极鱼与河豚或尼罗罗非鱼的SEPP氨基酸相似度高达63%,大多数U是保守的,南极鱼Dm-SEPP包含17个U。在MEGA 5.05软件中使用UPGMA方法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南极鱼Dm-SEPP与河豚的最接近,模式生物中斑马鱼的最接近于南极鱼的Dm-SEPP。(3)通过Xho I和临近Eco RI两个酶切位点将南极鱼Dm-SEPP的c DNA(包括ORF和3’-UTR)克隆入pcDNA3.1(-)载体中;为方便监测,在其cDNA终止密码子(TAG)前插入FLAG标签并进行种间密码子优化。将构建好的Dm-SEPP-FLAG重组质粒转染入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中,然后对细胞进行低温28°C处理,Western Blot及RT-q PCR表明Dm-SEPP在HE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且低温处理下Dm-SEPP表达量增加;流式细胞仪监测及台盼蓝染色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过表达Dm-SEPP的HEK-293T细胞比对照组ROS显著降低且存活率明显升高。所以,南极鱼Dm-SEPP在低温下通过抑制ROS引起的损伤而保护细胞。(4)将斑马鱼成纤维细胞ZF4细胞进行低温18°C处理3,5,30天后,收集蛋白监测低温下ZF4细胞内源性Em-SEPP的表达,Western Blot及RT-q PCR结果均表明:低温短期处理3天,Em-SEPP表达量明显增加;通过构建sh RNA慢病毒质粒对ZF4细胞进行内源性Em-SEPP敲降,低温18°C处理24小时后,监测其ROS及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ZF4细胞内源性Em-SEPP敲降后ROS升高,存活率降低,且低温处理后ROS升高得更明显,细胞存活率降低得更明显。总而言之,本研究通过在293T细胞中过表达南极鱼Dm-SEPP探究其在南极鱼寒冷适应中的作用;为揭示其在鱼类寒冷适应中的作用,以斑马鱼ZF4细胞为例,研究发现低温能诱导ZF4细胞中Em-SEPP表达增高,ZF4细胞中内源性Em-SEPP敲降同时表明低温下SEPP通过调控ROS水平对细胞存活率造成影响,揭示了低温下SEPP表达增加对细胞存活的保护作用。这些数据表明硒蛋白SEPP的表达也许是低温下鱼类存活的一个普遍的保护机制。
【图文】:

南极,南大洋,环流


南大洋及南极环流Fig.1.1TheSouthernOceananditsoceanographiccurrentsystemsurroundingAntarctica.

亚目,水域


图 1.2 鲈形类亚目的进化分布Fig. 1.2 Phylogenetic distribution of the perciform suborderNotothenioidei.期寒冷水域中的生存适应性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9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璐;陶乐仁;周小辉;;低温和双低温处理对青椒保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7年05期

2 王丽娟;李天来;范文静;;苗期夜间低温处理对西红柿叶片蔗糖代谢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3 ;超低温处理设备制造成功[J];模具制造;2003年09期

4 李梅,张杏芝,李秋杰;播前低温处理对大蒜出苗、抽薹和二次生长发生率的影响[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王宗正,韩莉,孔兰静;低温处理对牡丹开花和展叶的影响[J];园艺学报;1996年03期

6 杨则正;结合材料二次利用的低温处理法[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11期

7 赵继武;;白菜当年结籽[J];北方园艺;1987年01期

8 裴炎;杨光伟;;多抗育种中低温处理对棉花胚根的膜透性、膜脂组分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S1期

9 董义虎,王杰君,李立,张军;低温处理对杏胚培养的影响[J];落叶果树;1988年02期

10 马德骥;;可提高产品性能的低温处理[J];汽车工艺;198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杰;龙桂友;饶力群;邓子牛;赵文魁;李兰岚;姜放军;;柑桔低温处理方法的探讨[A];2005年全国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李洁;大野始;大川清;;低温和日长对Scabiosa insisa花期和切花品质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肖啸;张立彬;刘建珍;李秋菊;;不同低温处理对晚熟桃枝、叶、果电导率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4 唐敏;王国平;吴官维;洪霓;;超低温处理对梨茎尖培养及潜隐病毒脱除的影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郭志刚;刘雪;刘瑞芝;;培养条件对藏红花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论文集[C];1999年

6 杨晓平;胡红菊;田瑞;陈启亮;;低温处理砂梨果实对其种子沙藏发芽率的影响[A];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国莉;郭振飞;;低温对不同耐冷品种水稻光合和光呼吸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许瑛;陈煜;陈素梅;张海平;陈发棣;管志勇;蒋甲福;;低温处理对菊花叶片SOD酶和CAT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9 陈晓芳;穆鼎;吕英民;明军;刘春;;百合种球4℃处理下蔗糖含量及形态变化与打破休眠相关性[A];中国园艺学会球根花卉分会2008年会暨球根花卉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鞠玉栋;;中国水仙遗传转化受体体系的建立[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大棚蔬菜低温处理[N];山西科技报;2001年

2 翟继光;西瓜冬季育苗的关键措施[N];山东科技报;2009年

3 记者 潘治;心脏暂停者低温处理法助生还[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记者 胡梅娟 张泽伟;天津:首创全程低温处理血浆[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潘治;低温处理可减轻心跳暂停者脑损伤[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蔬菜栽培专家 赵福顺;春黄瓜育苗要低温处理防徒长[N];吉林农村报;2019年

7 沭向阳 冯咏芳;十年种菜经 铺就致富路[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8 记者冯济武;在-200℃中创造的奇迹[N];中国工业报;2003年

9 定州市农牧局 王虎;秋冬季土暖窖生产蒜黄技术要点[N];河北科技报;2011年

10 陈建萍;科学烧焚垃圾 防止“二恶英”污染[N];人民政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萌;玉米低温响应转录组及相关基因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2 柯善文;细茎柱花草转录组测序及耐寒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3 王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耐低温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4 代莉;山桐子种实地理变异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5 宋广树;东北地区玉米和水稻低温冷害诊断指标与远程决策管理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6 杨静;苦瓜耐低温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赵丽媛;低温作用对桦木力学性能影响及机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

8 郭卫丽;辣椒对低温胁迫的响应与其低温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9 Qamaruddin Jogi;[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10 廖伏明;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低温下育性表达及其稳定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南极鱼Dm-SEPP基因cDNA结构和功能分析及对低温响应机制初探[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2 赵凯;早播条件下低温处理小麦萌动种子对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3 刘艳妮;枳(Poncirus trifoliata)ptr-miR04抗寒功能验证及作用机制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4 苗俊浩;低温处理对贝氏体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5 李艳红;短期高、低温处理对斜纹夜蛾生物学及代谢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6 雷玉玲;低温处理下菜心抽薹特性及激素变化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7 李虹阳;铁皮石斛种质资源评价及低温处理对鲜条品质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8 蔡晓丽;高氮与低温处理对双季超级杂交水稻产量形成的耦合效应及其生理机制[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9 赵海亮;短时间冰冻低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解除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10 花庆;低温诱导条件下小麦返白系冷驯化相关基因的表达谱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5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625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8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