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BSR-Seq技术对K型温敏CMS恢复基因RfK1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功能预测

发布时间:2020-05-18 20:50
【摘要】:试验以小麦温敏细胞质雄性不育系KTP116A,其同型保持系TP116B,及其恢复系LK783为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BSR-Seq分析、KASP标记等方法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恢复基因Rfk1进行定位,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和测序手段,寻找和开发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并根据基因注释预测候选基因功能。为小麦K型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的遗传机理的探索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对两种供试材料KTP116A、LK783,进行花粉粒制片观察(K-I_2染色和醋酸洋红染色),并对供试材料的三核期的花药形态、内壁、外壁以及小孢子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KTP116A的败育类型为染败,其花药末端不开裂;外壁排列紊乱;二核期小孢子萎缩和畸形。对回交后代作图群体进行小孢子育性鉴定发现:回交分离群体不育株与可育株接近1:3的分离比例,由此推测LK783上能够恢复其小孢子育性的基因为两个。2.恢复系LK783与保持系TP116B杂交再与不育系KTP116A回交得到的BC_1F_1群体,测回交群体单株结实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TP116A为配子体不育;不育系KTP116A的育性恢复受LK783上的两对主效恢复基因控制。并通过对群体的SSR标记分析找出了两对可靠的分子标记Xgwm413和Xbarc137,遗传距离分别为1.5cM和2.1cM,又根据(刘保申等2006)的研究结果把Rfk1定位在了Xgwm413和Xgwm264之间,遗传距离为分别为1.5cM和5.7cM的区间内。3.通过对作图群体的BSR-Seq分析,发掘与不育相关的SNP位点;同时在亲本和作图群体上对相关SNP进行KASP分型检测,找出在亲本之间存在多态性的标记并利用这些标记在分离群体上对Rfk1精细定位。试验通过亲本筛选,共筛选出31对具有多态性的KASP标记,再通过分离群体筛选总共获得了八对相关的KASP标记,其中有两个标记与Rfk1疑似共分离,分别命名为G29121341A和A40269228G。然后把这些标记依次对应在SNP index物理图谱上,最终把Rfk1定位在标记G29121341A和A40269228G之间共10MB的区间内。4.通过筛选出的KASP标记对118个恢复系、13个不育系、其他不育材料3个回交群体的139个单株进行分型分析,开发出了KASP标记A40269228G。根据Ensembl Plants网站上的基因注释信息对候选SNP所在基因进行功能预测,找到了两个候选基因及其注释,其基因ID为Traes_1BS_D837C1ADC与Traes_1BS_51DD23078。
【图文】:

碘化钾,扫描电镜图,小孢子,可育


且端部存在开裂现象(图 2-3 e),其花药的末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叉(图 2-3 e)花外壁排列十分整齐(图 2-3 i);小孢子圆润饱满(图 2-3 b c)。图 2-2 群体 KTP116A//LK783/TP116B 的各级可育小孢百分比单株统计igure 3 - 2 percentage of viable microspores at each stage of KTP 116A/ / LK 783 / TP 116B populati891039241262751433610054204020406080100120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7级 8级 9级 10级 11级 12级 13级

标记检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遗传分析,第三


.四种K型CMS的BC1F1群体育性统计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揭英纯;刘映峰;;SPARC标签SNP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和临床表型关联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7年08期

2 牛娜;马守才;王军卫;宋瑜龙;张改生;;小麦黏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恢复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其遗传背景检测[J];南方农业学报;2016年08期

3 闫鹏娇;齐智;石晓艺;蒙立颖;段阳;姚盟;叶佳丽;刘子涵;宋喜悦;;小麦K-CMS恢复系1BL/1RS和非1BL/1RS核型的鉴定及育性恢复基因的效应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6年02期

4 姚盟;叶佳丽;杨智全;段阳;蒙立颖;闫鹏娇;刘子涵;张玲丽;宋喜悦;;5种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败育的生物学特性及育性恢复[J];麦类作物学报;2015年12期

5 张利莎;董国清;扎桑;卓嘎;王德良;谷方红;袁兴淼;张京;郭刚刚;;基于EST-SSR和SNP标记的大麦麦芽纯度检测[J];作物学报;2015年08期

6 巴青松;张改生;李桂萍;傅兆麟;;小麦线粒体与细胞质雄性不育关系的研究进展[J];麦类作物学报;2015年01期

7 王有武;高山;刘金山;龚平;;棉花新品种新陆中67号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棉花;2014年12期

8 郑宏远;任妍;吴少辉;韩亚利;许海霞;詹克慧;;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cDNA-AFLP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9 曾俊莉;拉拉古丽;钱焕焕;刘婷婷;胡甘;宋喜悦;王宏生;;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及产量相关性状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3年03期

10 赫福霞;郎志宏;张杰;陆伟;何康来;黄大f ;;转Bt cry1Ah/2mG2-epsps双价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研究[J];作物杂志;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2670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670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e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