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转基因水稻G6H1和转基因玉米C00303.5基体标准物质研制

发布时间:2020-05-22 02:57
【摘要】:转基因产品成分检测是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和标识的重要内容,而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是获得准确,可靠,具有可比性检测结果的保证。本文重点针对基体标准物质制备开展研究,分别制备了转基因水稻G6H1和转基因玉米C00303.5系列基体标准物质,并对制备的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微滴数字PCR技术和实验室联合定值方法测定了标准物质特征量值。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将转基因水稻G6H1和其受体材料秀水110候选物的纯度和纯合度筛选,然后分别冷冻研磨成粉末,按质量分数称量配制得到均匀的转基因水稻G6H1基体标准物质G6H1_a,G6H1_b,G6H1_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测试了基体标准物质的瓶内和瓶间均匀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标准物质的瓶内和瓶间均具有良好的均匀性。稳定性考察表明转基因水稻G6H1基体标准物质可在常温(26℃)条件下运输1个月,4℃或-20℃条件下稳定储存24个月。标准物质采用重量法配比的质量分数作为标准值,并评定其不确定度,分别赋值(49.825±0.343)g/kg,(9.967±0.985)g/kg,(4.986±1.259)g/kg。使用微滴数字PCR(ddPCR)对三种基体标准物质的特征量值和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拷贝数比值的赋值为(5.01±0.07)%,(1.06±0.16)%,(0.53±0.10)%。G6H1基体标准物质分装每瓶1 g,使用时最小取样量为100 mg。以上数据显示转基因水稻G6H1基体标准物质可用于转基因水稻G6H1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以及转基因水稻G6H1特异性检测方法的评价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等领域。本研究第二部分主要制备了转基因玉米C00303.5的基体标准物质,按照预期量值5.00%,1.00%和0.50%的比例配比混合制备了三种基体标准物质C00303.5_a(C35_(a)),C00303.5_b(C35_(b)),C00303.5_c(C35_(c))。制备的C00303.5基体标准物质具备良好的瓶内和瓶间均匀性,可在-20℃、4℃、24℃的运输条件下保持8周稳定,最小取样量为100 mg。以上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C00303.5基体标准物质可进行下一步长期稳定性分析和特征量值测定。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应用是国内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转基因生物检测的重要技术支持。本研究中制备的基体标准物质将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供支撑。
【图文】:

种植情况,公顷,全球,巴拉圭


图 1-1 1996-2016 年全球范围内转基因作物种植情况[3]igure 1-1 Global area of transgenic crops during 1996-2016因作物种植面积超过 100 万公顷的国家有 11 个,,占据全球 39%的份额;巴西以 4910 万公顷紧 年增长 11%,成为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种植面积同比 2015 年的 370 万公顷减少到 280 万 10 的国家还包括阿根廷,加拿大,印度,巴拉圭

主要国家,全球,公顷


图 1-1 1996-2016 年全球范围内转基因作物种植情况[3]Figure 1-1 Global area of transgenic crops during 1996-2016[3]2016 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超过 100 万公顷的国家有 11 个,,美国以 7297万公顷高居榜首,占据全球 39%的份额;巴西以 4910 万公顷紧随其后,占比27%,相比 2015 年增长 11%,成为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最多的国家。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同比 2015 年的 370 万公顷减少到 280 万,位居第 8,种植面积排名前 10 的国家还包括阿根廷,加拿大,印度,巴拉圭,巴基斯坦,南非,乌拉圭。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3;S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美培育出抗多种恶劣环境的转基因水稻[J];宁波农业科技;2004年04期

2 向阳;;抗虫转基因水稻检测技术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9年10期

3 袁曦;樊海利;李敦松;;抗虫转基因水稻对稻田天敌的影响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7年10期

4 朱月季;朱萌;马成林;;规范信念、感知风险与农户转基因水稻种植意愿[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年05期

5 温李;鞠颖;仝泽方;谢以伟;李炳学;张宁;;转基因水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贵州农业科学;2017年06期

6 张熠婧;;转基因水稻商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6年05期

7 张慧;况慧云;程大军;谢炜;;浅谈转基因水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5年06期

8 Su J;;新型转基因水稻既高产又环保[J];生物技术进展;2015年05期

9 ;转基因水稻不可商业化种植[J];农家致富;2017年09期

10 肖显静;;转基因水稻风险评价中的无知和理性[J];绿叶;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海青;刘炜;;抗稻瘟病转基因水稻的培育[A];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农业——全国植物生物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裴新梧;;转基因水稻与环境安全性[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4:转基因植物与食品安全[C];2010年

3 彭于发;;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孙明法;姚立生;朱国永;王爱民;何冲霄;万林生;;转基因水稻安全性问题的探讨和研究[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陆永良;;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A];第九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徐海滨;;转基因水稻的研发和食用安全性评价概况[A];海峡两岸第三届毒理学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7 李钱峰;刘巧泉;姚泉洪;张达江;顾铭洪;;在转基因水稻种子中表达重组的耐热耐酸植酸酶[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李海青;柳絮;刘炜;;抗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转基因水稻的培育[A];第六届中国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李聪;张启军;宗寿余;孙永华;赖东;刘少奎;吕川根;;双价抗虫转基因水稻的抗虫鉴定[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Yichun Hu;Qin Zhuo;Zhaolong Gong;Jianhua Piao;Xiaoguang Yang;;抗虫转基因水稻三代生殖毒性研究[A];达能营养中心2019年论文汇编:转基因食品与安全[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爱平;转基因水稻“走出去”,欧盟为何不是第一站[N];科技日报;2018年

2 鲁伟 刘涛;转基因水稻再获安全证书[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5年

3 记者 黄俊华 吴文娟 通讯员 杜巍;我省严查转基因水稻种子非法销售和种植[N];湖北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张旭;安全证书即将到期 转基因水稻放闸呼声再起[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5 吴铭;湖北严查转基因水稻种子非法销售和种植[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陈岩鹏;转基因水稻商业化难题[N];华夏时报;2013年

7 李微敖 陈红霞;专家: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不能再等[N];粮油市场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鸿良;转基因水稻何时上餐桌?[N];北京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王砚文;国家未批准生产或流通转基因水稻[N];北京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何涛;转基因水稻推广再起波澜[N];广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飞;抗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转基因水稻培育[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2 杜红方;转基因水稻作为肉仔鸡日粮原料的安全性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3 陈良燕;抗虫基因对受体水稻(Oryza sativa)的适合度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代玉华;RNAi介导的抗RSV转基因水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5 方军;苏云金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基因及其在转基因水稻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6 毛碧增;转基因水稻抗病性的遗传和对发育调控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徐晓丽;在转基因水稻种子里表达细菌α-淀粉酶和真菌葡萄糖淀粉酶[D];浙江大学;2007年

8 于燕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转基因水稻识别和高油棉籽筛选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9 沈鹏;水稻磷脂酶Dα1在耐盐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高建华;两种Bt融合基因抗虫性能及其转基因水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璇;磷高效转基因水稻磷效率及根际土壤磷组分特征差异[D];天津农学院;2015年

2 郑兰;七种转基因水稻质粒DNA标准物质研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3 杨宇;转基因水稻G6H1和转基因玉米C00303.5基体标准物质研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4 王亚楠;转基因水稻PA110-15品系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建立[D];扬州大学;2018年

5 黄树清;抗稻飞虱耐草甘膦转基因水稻培育[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6 张虎;qPCR检测转基因水稻拷贝数以及拷贝数与农艺性状关系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7 崔胜男;水稻叶片衰老相关蛋白磷酸酶编码基因OsSAPP3功能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8 王超霞;转基因水稻种子可培养内生微生物变异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

9 吴美琴;玉米PIFs转基因水稻节水抗旱功能解析及农艺性状初步分析[D];扬州大学;2017年

10 曹步f

本文编号:2675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675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e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