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WTAP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27 12:56
【摘要】:随着乳腺癌早诊断、早治疗理念的推广,从1990年至2007年期间,乳腺癌的病死率降低了25%。尽管如此,乳腺癌仍然是在全球女性最常发生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中国每年新诊断乳腺癌的患者数目占全世界总患者数的12.2%。此外,近年来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也出现逐渐升高趋势。尽管许多靶向治疗药物已经被用于临床治疗,并且已经被证实疗效非常好,但是,靶向药物并不能用于所有类型的乳腺癌患者。目前,尚没有针对三阴性性乳腺癌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而且三阴性乳腺癌对化疗敏感度低,因而该类型肿瘤预后很差。Wilm’s瘤1相关蛋白(WTAP)是一种可以与Wilm’s瘤1(WT1)基因特异性结合的蛋白。WT1是一个可以抑制肾母细胞瘤发生、发展的基因,并且在胚胎肾及性腺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WTAP和WT1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与拼接因子部分共定位。在胚胎发育进程中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并且广泛存在于许多肿瘤组织中,比如,乳腺癌、结直肠癌、膀胱癌及肺癌。近年来,很多研究已经证明WTAP可以影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在胆管癌等肿瘤中WTAP均被证实有促进肿瘤增殖、转移的作用。但是,WTAP在乳腺癌细胞中功能尚未不清楚。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实验来验证WTAP基因在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目的:探究WTAP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用WTAP过表达和干扰慢病毒转染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WTAP基因的水平,用CCK-8评价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通过迁移、侵袭和划痕实验检验该细胞系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结果:用MDA-MB-231完成了WTAP过表达(231-WTAP)和干扰的(231-shWTAP)细胞株的构建。在干扰组(231-shWTAP),WTAP mRNA水平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231-SCR),而过表达组(231-WTAP),WTAPmRNA水平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231-NC)(P0.01)。shWTAP组细胞增殖能力弱于SCR组,而WTAP组细胞增殖能力强于NC组(P0.01)。shWTAP组迁移和侵袭能力弱于SCR组,WTAP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强于NC组(P0.05)。结论:WTAP能使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增强。我们将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WTAP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从而为三阴性乳腺癌的的临床治疗找到新的方向!
【图文】:

对照组,蛋白质,过表达,相对量


皖南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结 果1 稳定转染细胞系的构建成功构建稳转细胞系。过表达组用 231-WTAP 表示,过表达对照组用 231-NC 组表示,敲除组用 231-shWTAP 组表示,敲除对照组用 231-SCR 组表示。构建了稳转细胞系以后用嘌呤霉素筛选 3-5 代后用于细胞功能实验。2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WTAPmRNA 水平用 MDA-MB-231 细胞提取的总 RNA 逆转录成 cDNA,以 -actin 为内参,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WTAPmRNA 水平,结果显示,,231-WTAP 组 mRNA 相对量高于 231-NC 组(P<0.01),而 231-shWTAP 组 mRNA 相对量低于 231-SCR 组(P<0.01)(如图 1)。

WesternBlot检测,对照组,细胞增殖,消化细胞


图 2、Western Blot 检测 WTAP 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14 WTAP 对乳腺癌细胞系 MDA-MB-231 增殖能力的影响消化细胞铺 96 孔板,分别记录 24h,48h,72h,96h 的吸光度值(OD 值),从24 小时开始,231-WTAP 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加快,72 小时以后,三组细胞增殖速度逐渐减慢,与 231-SCR 组相比,231-shWTAP 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1),而 231-WTAP 组的增殖能力显著提高(P<0.01)(图 3)。
【学位授予单位】:皖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讯;;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在乳腺癌研究中取得新进展[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年09期

2 许健;王水;许立生;杜青;刘晓安;;乳腺癌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相关亚群初步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3 郭艳丽,宋善俊;两种不同乳腺癌细胞系组织因子表达与细胞转移力比较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09期

4 熊礼宽;王霞文;;除酶以外的乳腺癌的标志物[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88年06期

5 王建一,阎新文,张苏玲,张天泽;用HCIE A法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BG6抗原的初步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1989年04期

6 王玻玮;马方婧;刘铭;桑伟;张巍;;表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系的作用效应[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12期

7 韩月恒,韩炯,李莹,刘新平,药立波;水飞蓟素对乳腺癌细胞系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草药;2003年03期

8 王丽;;小檗碱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生长的抑制作用[J];现代药物与临床;2009年02期

9 张颜明,周俊,翁立红,顾文祥;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癌细胞系第6号染色体长臂缺失[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0年01期

10 张霖;杨毅;魏熙胤;史玉荣;王瑞;刘洪隐;姚智;牛瑞芳;;热疗逆转乳腺癌细胞系耐药的实验研究[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宇嘉;艾晓杰;李伟;;E2F3对两种乳腺癌细胞系中基因表达影响的差异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转录因子slug在乳腺癌中的功能研究[A];2017中国长三角遗传学大会会议手册[C];2017年

3 桑梅香;耿翠芝;单保恩;;p73α与14-3-3σ在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相互作用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吕新全;邓青;李惠翔;;沉默β-catenin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468干/祖细胞相关因子表达及细胞生长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5 石永进;韩艳秋;武淑兰;;小檗胺逆转MCF7/ADR细胞耐药性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常苗苗;王芳;欧阳晓晖;贾永峰;杜华;师永红;;HIF-1在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和机制[A];第九届全国肿瘤转移学术大会暨2011年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年会摘要集[C];2011年

7 韩国鸽;张懿敏;范彪;魏蕾;;活化的Rac1正性调节VASP及其在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迁移侵袭中的作用[A];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袁建辉;邓婷婷;黄艳华;黄海燕;李子刚;胡章立;庄志雄;;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耐米托蒽醌乳腺癌细胞系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9 董超;张凤梅;赵锡鹏;郭公社;罗月;凤志慧;;HCC1937和MCF7两种乳腺癌细胞系在DNA损伤修复反应时功能的比较[A];第十三次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10 王攀;;miR-1246在体内外乳腺癌标本中表达的临床意义[A];201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娇娇;造血祖细胞激酶HPK1对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2 李晓霞;用于研究CXCR4和Survivin启动子活性的重组腺病毒构建及其在乳腺癌细胞系的转录靶向性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3 王芳;半乳凝素-1敲低通过抑制Raf-1/AP-1信号通路提高乳腺癌的药物敏感性[D];郑州大学;2017年

4 王玉川;津白2小鼠自发性乳腺癌的克隆演化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5 郝春芳;DACT3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6 徐晓恩;以同一病人来源的系列乳腺细胞系研究乳腺癌致病的蛋白质基础[D];复旦大学;2011年

7 张晓辉;MTH1在乳腺癌的表达以及抑制MTH1治疗不同亚型乳腺癌的探索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李占东;人激活素受体结合蛋白2的克隆、鉴定及其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颜晨;人类乳腺癌与病毒感染相关性以及基因治疗靶点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

10 肖利云;雌激素—雌激素受体α信号调控CLOCK表达的机理[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娜娜;HER2阴性Luminal型乳腺癌中Ki-67、PR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复发转移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2 孔令令;WTAP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D];皖南医学院;2018年

3 杜旺;RASSF1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4 杜铠邺;乳腺癌循环肿瘤干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5 张力;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分子分型时代对女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6 李秋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郑州大学;2017年

7 陈炬莹;乳腺癌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相关亚群的初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8 唐筱容;乳腺癌细胞系分泌组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杨韬;LincRNA HOTAIR诱导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10 朱亚晶;SPHK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83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683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5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