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粘虫幼虫密度依赖的抗病免疫转录组分析及酪胺β羟化酶基因干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12:20
【摘要】:昆虫密度依赖的抗病性观点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然而密度依赖的抗病免疫功能变化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生物胺是昆虫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联系的纽带。已有研究表明,章鱼胺对粘虫幼虫密度依赖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对高、低密度饲养的粘虫幼虫头部、血细胞、脂肪体的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出粘虫幼虫密度依赖的免疫及其调控相关的基因,初步阐明粘虫幼虫密度依赖的抗病免疫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室内条件下(温度23土1℃,RH70%±5%,光周期16L:8D)饲养的高、低密度(10、1头/瓶)粘虫幼虫血淋巴对不同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测定结果表明,高、低密度饲养的粘虫幼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弧菌和鲶爱德华氏菌的抑制效果存在显著差异。10头/瓶幼虫血淋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弧菌和鲶爱德华氏菌的抑菌活力明显高于1头/瓶和对照组幼虫。在供试36h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抑菌作用愈加明显。因此,粘虫高密度幼虫血淋巴抗菌能力显著高于低密度幼虫。为探明粘虫幼虫密度依赖的抗病能力变化的分子机制,对10、1头/瓶饲养的粘虫幼虫头部、血细胞、脂肪体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通过功能注释高、低密度粘虫幼虫三个组织的差异基因,共鉴定出免疫相关的基因模式识别蛋白19个,抗菌肽基因25个,酚氧化酶原级联反应相关的基因15个,其他细胞免疫相关的有9个,与调控免疫相关的生物胺合成酶及生物胺受体基因有6个。随机选取4个抗菌肽基因进行RT-PCR验证,结果表明,10头/瓶饲养的粘虫幼虫体内4个抗菌肽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1头/瓶饲养的幼虫,这与我们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均为一致。通过分析筛选出对免疫调控其关键作用的差异基因之一酪胺β羟化酶的功能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注射法RNA干扰高密度饲养(10头/瓶)的粘虫幼虫酪胺-β羟化酶基因后,研究粘虫幼虫的血细胞总数、酚氧化酶活力及溶菌酶活力等免疫指标及幼虫抵抗苏云金芽孢杆菌杆菌侵染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注射TβHdsRNA后高密度幼虫的dsTβH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同时,RNA干扰幼虫的血细胞总数、溶菌酶活性、酚氧化酶活力分别下降55.77%、88.48%、82%。RNA干扰后幼虫抵抗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侵染能力明显降低,幼虫的校正存活率下降55.77%。结果表明,酪胺β羟化酶在粘虫幼虫密度依赖的抗病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图文】:

粘虫幼虫,血淋巴,抑菌活性,爱德华氏菌


3.2不同密度粘虫幼虫血淋巴对3种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活性逡逑添加不同密度粘虫幼虫血淋巴的弧菌(爱德华氏菌(£邋/c/dwW)、逡逑嗜水气单胞菌的吸光度值测定结果(见图2-2D、E、F)表明,1逡逑头/瓶、10头/瓶和对照组三种菌液吸光度变化都随时间延长均呈增长趋势。弧菌逡逑在0-25h范围内,1头/瓶和空白对照组的菌液吸光度值无显著差异,10头/瓶的逡逑菌液吸光度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25h后,吸光度值1头/瓶的处理组明显低于逡逑空白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差异愈加明显。说明,,10头/瓶的幼虫血淋巴逡逑对弧菌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1头/瓶。逡逑爱德华氏菌在0-13h范围内,10头/瓶和空白对照组的菌液吸光度值有个轻逡逑微的下降趋势,1头/瓶的菌液吸光度值略高于其他两组,随后18-23h三组处理逡逑无显著差异。23h后3组处理的菌液吸光度以10头/瓶的幼虫血淋巴一直明显低逡逑于1头/瓶和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差异愈加明显。1头/瓶和对照组的菌液逡逑吸光度值无显著差异。说明,10头/瓶的幼虫血淋巴对爱德华氏菌的抑菌活性明逡逑

粘虫幼虫,抑菌活性,革兰氏阴性菌,血淋巴


12逦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逦逡逑显筒于1头/瓶。逡逑嗜水气单胞菌在0_36h范围内,三种处理的菌液吸光度值无显著差异。说明,逡逑1头/瓶和10头/瓶的幼虫血淋巴对嗜水气单胞菌均无明显的抑菌活性。综上所述,逡逑与1头/瓶的幼虫相比,10头/瓶的幼虫血淋巴对弧菌和爱德华氏菌有更强的抑菌逡逑活性,1头/瓶和10头/瓶的幼虫对嗜水气单胞菌无抑制能力。逡逑A逦Viuno逦B逦Edwardsurlla逡逑6邋逦邋1邋0邋-|逦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43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子欣;于海英;战嵛华;陈明;林敏;张维;;苯酚羟化酶的功能与调控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年05期

2 赵朝贤;吕英刚;周涛;张园;祝春燕;刘春燕;赵晓唐;贾丽霞;高丽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7α-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年07期

3 刘伟丽,孙良阁;17α-羟化酶缺陷症1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4年01期

4 赵毅,叶军,杨新文,顾学范;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21-羟化酶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9年03期

5 陆召磷,宋文英,张平,郭爱丽,张洁萍;17α-羟化酶缺陷症的诊断和治疗──13例临床经验[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4年04期

6 包美珍,李文丽,邓蕊,孙月娥;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4例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86年02期

7 邸国勋,齐今吾;17α-羟化酶缺陷症XY“女性”一例报告[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88年04期

8 翦必希;赵修竹;;固醇21羟化酶与MHC[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88年01期

9 张平,叶绍珍,张忠辉,丁艳华,孟平;17-α-羟化酶缺陷症1例报告[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10 韩秀云,喻午云,黄秀兰,郭实士,陈继嵩;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6例临床分析和病因研究[J];湖南医学;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浩;;17α-羟化酶缺陷一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卢琳;陆召麟;;21羟化酶缺陷症的诊治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任高飞;秦贵军;余勤;;32例21羟化酶缺陷症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陆召麟;;21-羟化酶缺陷症的治疗策略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聂敏;陈晨;卢琳;陆召麟;曾正陪;孙梅励;;21-羟化酶缺陷症的基因突变检测及其与临床表型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万乃君;汪伶伶;王怡萍;;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1羟化酶缺陷44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7 刘冬梅;潘慧;宁志伟;曾正陪;陆召麟;;月经正常的17α-羟化酶缺陷症[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张倩;梁军;王玉;卞文;乔洁;刘炳丽;刘威;潘春明;宋怀东;;一例男性化型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临床分析与基因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陆志强;高鑫;胡予;蒋小红;孙璇;孙蔚;;中国上海人群中胆固醇7α-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关系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鲁玮;陈曦;王玉;冯进辉;吴洽庆;朱敦明;;丝核薄膜革菌新型甾体19位羟化酶的挖掘与功能鉴定[A];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新华;日本找到“唤醒”种子的基因[N];农民日报;2004年

2 记者 胡德荣;体内维生素D水平高 肿瘤患者预后好[N];健康报;2014年

3 ;全球关注“唤醒”种子基因[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4 木子;假牙也需要“营养”[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波;21-羟化酶缺陷症的快速基因诊断以及基因型和表型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2 宋文英;21-羟化酶缺陷症的临床与基因诊断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3 苏华;25OHD_3-1α羟化酶(CYP27B1)突变基因的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4 徐潮;1、一11β-羟化酶缺陷症家系分子致病机制研究 2、促甲状腺激素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张国玺;醛固酮合酶和11-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吴疆;枸杞β-胡萝卜素羟化酶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和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7 罗浩铭;PAC-1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4年

8 吴大治;柔红霉素C-14羟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应用研究[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敬珊;解烃菌TY22烷烃羟化酶基因的表达及活性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年

2 曹跃德;莨菪碱6β-羟化酶的分子改造及生物转化合成东莨菪碱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成;粘虫幼虫密度依赖的抗病免疫转录组分析及酪胺β羟化酶基因干扰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4 周慧;初治年龄不同对21-羟化酶缺陷症患儿预后影响[D];郑州大学;2018年

5 廖海霞;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1-羟化酶缺陷35例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6 刘冠兰;人1α羟化酶的酿酒酵母表达及其活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7 张丽;21-羟化酶缺陷症基因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8 刘赛男;一个21-羟化酶缺陷症家系分子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9 候向江;赭曲霉甾体11α-羟化酶基因异源表达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7年

10 朱丹丹;高雄激素血症儿童21羟化酶基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09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709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b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