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苜蓿和鹰嘴豆WOX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Q943.2
【图文】:
第 2 章 蒺藜苜蓿 WOX 转录因子基因发掘和鉴定所示,该家族基因可分为三类,分别为:古代进化枝(MtWOX9、MtWOX进化枝(MtWOX4、MtWOX7、MtWOX10),现代进化枝(MtWOX1、MtWOOX3、MtWOX6、MtWOX8、MtWOX12、MtWOX13、MtWOX14)。前人研代进化支包含藻类和苔藓类中 WOX 基因序列,中间进化支除了包含维地衣中 WOX 基因序列外,还包含开花植物中的 WOX 基因序列,现代包含开花植物 WOX 基因的序列[19]。可见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都X 基因,且古代支家族成员起源最早,古代支扩增后分化成中间进化支和支,研究还发现现代进化支的家族成员除包含 WOX 结构域外,还拥有 结构域[67]。WUS 结构域对于拟南芥 WUS 蛋白在茎尖分生组织中干细和花器官模式形成的发挥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68]。可以推测 WUS 功能结藜苜蓿组织发育过程也会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苜蓿-拟南芥进化树的分支结构高度一致,且该家族成员的古代进化支和中间进化支成员的外显子结构都较为简单,仅包含 2-3 个外显子, 现代进化支成员的基因结构要复杂一些,外显子个数 2-7 个不等,这也从侧面说明现代进化支呈多样性进化趋势。利用 MEME[77]软件对该家族成员的保守元件进行分析,如图 2-3 所示,除MtWOX10 基因外,其他成员皆含有 motif1 和 motif2 保守元件,且集中在 C 端,整体看来,每个进化支的保守元件所在位置和保守元件种类呈高度相似。且从图中可以看出三个分支的家族成员中,至少一条基因在N端包含有motif3保守元件,这也从侧面说明三个分支在进化关系上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彦华;唐永生;邹建华;;曲靖市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7年12期
2 宗绪晓;;鹰嘴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6年02期
3 姚余祥;张久亮;何慧;郝旭赞;侯焘;王驰;;鹰嘴豆降胆固醇肽的制备及活性[J];中国粮油学报;2015年01期
4 马兆萍;阿依达尔;;鹰嘴豆示范推广田的种植与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10期
5 周伏忠;冯菲;宁萌;王雪妍;刁文涛;陈晓飞;;鹰嘴豆浆液蛋白发酵与酶解效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29期
6 ;鹰嘴豆愉悦身心[J];益寿宝典;2018年17期
7 舟涛;;鹰嘴豆 小身材,低热高能量[J];健康之家;2016年12期
8 谢耀德;;鹰嘴豆[J];吐鲁番;2014年03期
9 李利民;;特色鹰嘴豆[J];新疆农业科学;2014年01期
10 ;国际研究团队成功解析90个鹰嘴豆基因组[J];蔬菜;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包兴国;舒秋萍;;鹰嘴豆优异种质资源引进筛选及评价[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唐金凤;杨颖;张一波;李凤英;周丽斌;李荣英;邵莉;王绍云;陈名道;;鹰嘴豆调节高脂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和脂质代谢的实验研究[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赵曙辉;李晶;周建军;;鹰嘴豆异黄酮与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英文)[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扬;陈为安;;鹰嘴豆素A抑制BV2小胶质细胞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因子和递质产生[A];2015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5 李晶;周建军;赵曙辉;王俊;;鹰嘴豆异黄酮与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李凤英;杨颖;张一波;唐金凤;周丽斌;李荣英;绍莉;王绍云;陈名道;;鹰嘴豆对长期高脂喂养大鼠糖代谢的影响[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吾尔古丽;张保军;张巨松;布娃吉尔;;新疆鹰嘴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播期效应[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牛海燕;乌什县鹰嘴豆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N];阿克苏日报(汉);2017年
2 通讯员 张永雄;布尔津农民引种鹰嘴豆[N];阿勒泰日报(汉);2011年
3 本报记者 操秀英;鹰嘴豆的故事[N];科技日报;2011年
4 通讯员杨滋惠;木垒鹰嘴豆产业带动农牧民人均增收[N];昌吉日报(汉);2011年
5 程海;鹰嘴豆:木垒县农民增收支柱产业[N];农民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李冬妹;木垒做大鹰嘴豆产业促农增收[N];新疆日报(汉);2010年
7 穆欣轩;新疆木垒来沪推介鹰嘴豆产业[N];文汇报;2009年
8 通讯员 张瑾;木垒鹰嘴豆产业借助国投资金发展壮大[N];昌吉日报;2008年
9 记者 陈星 整理;膜下种植鹰嘴豆技术要点[N];新疆科技报(汉);2008年
10 记者 顾彬 通讯员 杨志峰;木垒鹰嘴豆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N];昌吉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凯赛尔·阿不都克热木;鹰嘴豆总皂苷的调脂降糖作用及机制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2 伊姆(MUHAMMAD IMTIAZ);钒胁迫下不同基因型鹰嘴豆在生长、抗氧化系统和基因损伤上的响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毛雪琴;富钒鹰嘴豆芽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学习记忆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4 李艳红;鹰嘴豆蛋白酶解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肽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5 张俊杰;新疆鹰嘴豆根瘤菌的生物学特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6 孙永康;鹰嘴豆抗性淀粉的制备、理化性质和肠道益生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7 鹿成韬;1.1类新药“富马酸替诺福韦双特戊酯”和鹰嘴豆总生物碱抗肝炎药理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8 郝小燕;鹰嘴豆蛋白样α-淀粉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候选基因克隆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于立博;新疆鹰嘴豆中金属硫蛋白对铅毒性作用的干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10 李淑敏;间作作物吸收磷的种间促进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涛;蒺藜苜蓿和鹰嘴豆WOX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
2 周丽卿;鹰嘴豆多肽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高捷;鹰嘴豆肽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4 程坤;鹰嘴豆脂肪油和皂苷开发利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5 柴博;玉米/鹰嘴豆间作条件下不同施磷量对灌耕灰钙土磷组分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6 颜世达;鹰嘴豆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7 叶梓們;鹰嘴豆皮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8 肖飞;鹰嘴豆异黄酮抑制酪氨酸酶及其包合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9 周建军;鹰嘴豆异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及其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10 冀艳;白虎人参鹰嘴豆合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降糖效果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4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71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