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毒死蜱降解菌Cupriavidus nantongensis X1的LuxAB基因标记及其土壤中定殖与迁移

发布时间:2020-07-25 11:47
【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毒死蜱的高效降解菌X1,分别通过电转化法、CaCl2转化法将含有LuxAB发光酶基因的质粒pTR102导入毒死蜱的高效降解菌株X1,研究了转化子在不同类型、不同处理土壤中的存活状况;对标记菌Lux-X1和出发菌X1降解毒死蜱及其产物TCP的特性进一步分析;深入探究了土壤非生物因子温度、湿度对Lux-X1在土壤中的定殖动态、迁移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降解菌X1菌株不仅对毒死蜱有高效的降解效果,对其产物3,5,6-TCP也有降解能力,在24h时对200mg/L的毒死蜱降解能力达到60.7%,对中间产物TCP的降解率可达69.3%。2、通过电转化和CaCl2转化法成功地将发光酶基因LuxAB导入降解菌X1中,即Lux-X1标记菌株。在暗室中观察菌落发光活性,可得电转化的成功率大于CaCl2转化法,12次连续无抗性培养传代,结果可知电转化所得标记菌的遗传稳定性较CaCl2法所得稳定。3、在不同时间内,标记菌Lux-X1与出发菌X1降解相同浓度毒死蜱的趋势基本一致,当时间为72h时,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为出发菌79.25%,电转化的标记菌72.82%,CaCl2转化的标记菌68.96%;同时对代谢产生20mg/L的TCP能降解完全。降解毒死蜱的能力有略微差异,外源性DNA转入X1菌后对毒死蜱的降解能力影响不大,因此可以将Lux-Xl菌株释放到土壤环境中进行检测和进一步的修复研究。4、将标记菌Lux-Xl分别接种于砂土、黄褐土的灭菌和非灭菌土中,存活状况如下:砂土黄褐土;灭菌土非灭菌土。整体规律为接菌后的前18d活菌数下降趋势较快,之后缓慢减少趋于不变,质粒保留率在0-30d内逐渐降低,30d以后,质粒的变化趋势较平缓,可见一个月的时间标记菌能适应环境,定殖其中。5、土柱分别于10℃、20℃、30℃恒温培养,在砂土和红壤环境中,温度越高,迁移速度越慢,随着温度的变化,标记菌Lux-Xl在10℃、20℃、30℃向下迁移速度依次递减,而黄褐土环境下温度增高,迁移速度增大,在10℃、20℃、30℃向下迁移速度依次递增,因此不同类型的土壤,温度对其中菌的迁移影响存在差异。6、土柱环境在30%WHC、60%WHC和100%WHC的情况下,标记菌Lux-Xl在砂土和黄褐土环境中,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时,菌落移动的最快,迁移速度依次为60%WHC、30%WHC、100%WHC,而红壤环境,在100%WHC、60%WHC、30%WHC迁移速度依次增大,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受湿度的影响有一定差异。同种环境状况下,在相同温度或湿度的情况下迁移速度砂土黄褐土红壤。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72;X592
【图文】:

毒死蜱,化学结构,吡啶,毒性


图 1.1 毒死蜱的化学结构Fig. 1.1 Chemical structure of chlorpyrifos态毒性,5,6-三氯-2-吡啶醇,是毒死蜱和甲基毒

化学结构式,降解环境,研究进展,理化性质


5,6-TCP 化学结构式Fig 1.2 Chemical structure of 3,5,6-TCP物降解的研究进展土壤中的降解除土壤本身理化性质,农因素的影响,这两者在降解环境中相互影

毒死蜱,菌株,降解效果


X1 不仅能很好的降解毒死蜱,还能对其中间产物 TCP 达到降解效果。由图,在 0-2h 期间,降解菌开始利用毒死蜱为其碳源,对毒死蜱有降解效果,但 生量很小,2-6h 时,降解速率明显增强,毒死蜱的量在快速减少的同时 TCP也逐渐增加,6h 达到最大,6h 以后,毒死蜱和 TCP 成为 X1 菌共同的碳源和质,此时,利用毒死蜱的速率开始明显降低,降解曲线呈缓慢下降,产生的 逐渐被 X1 菌降解,可以看出在 12h 时,利用 TCP 的速率减慢,相反毒死蜱的势增大,24h 时,X1 菌对毒死蜱和 TCP 的降解率分别为 60.7%和 6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益军;;我国农药需求状况和趋势分析[J];营销界(农资与市场);2015年17期

2 赵良元;林莉;吴敏;李青云;黄茁;;五氯酚污染土壤及沉积物的生物修复技术及机制研究进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5年08期

3 曹礼;徐琳;;微生物降解3,5,6-三氯-2-吡啶醇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15年06期

4 曾明中;杨军;胡正祥;肖保全;;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湖北省土地污染治理工作中的应用思考[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5年04期

5 晏国洪;姜山;;长期保存活力低下的大肠杆菌制备感受态细胞条件的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05期

6 雷文娟;唐翔宇;关卓;周向阳;王秉玺;张维;;不同类型耕地紫色土中3,5,6-三氯-2-吡啶醇迁移试验与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05期

7 周际海;袁颖红;朱志保;姚春阳;张谷雨;高琪;;土壤有机污染物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2期

8 冯发运;朱宏;李俊领;陈安良;余向阳;;一株小飞蓬内生毒死蜱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初探[J];农药学学报;2015年01期

9 张强;刘彬;刘巍;任津;徐圣;张斌;;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4年10期

10 刘磊;邵辉;李娜;李晶;李辉;张玉婷;宋淑荣;郭永泽;;40%毒死蜱可湿性粉剂在苹果及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J];天津农业科学;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道胜;毒死蜱高效降解菌的分离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2 孙宝利;毒死蜱主要有毒代谢物3,5,6-TCP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周际海;线虫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其对污染土壤扑草净降解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宋汶庭;农药及其技术服务供需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瑞玲;甲基叔丁基醚的生物降解机理与微生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D];天津大学;2007年

6 董秀丽;丛枝菌根真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分子探针的设计与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牛俊玲;堆肥中高效降解纤维素—林丹复合菌系的构建及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冬莹;农田土壤中典型复合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4年

2 郑辉;贝藻混养协同净化水产养殖废水技术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3 陆佳靓;修复两种农药污染土壤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4 陈星;毒死蜱对温室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厌氧条件下Shewamella oneidensis MR-1生物转化2,4-二硝基甲苯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5 刘发辉;Pb和PAHs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表活剂强化作用[D];上海大学;2013年

6 刘舒;陕北地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菌种选育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

7 汪敏敏;漆酶介体体系对毒死蜱及其水解产物TCP的降解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朱贝贝;毒死蜱降解菌株Cupriavidus taiwanensis X1的luxAB基因标记和土壤中定殖动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9 徐炳科;废弃钻井泥浆的微生物处理效果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10 魏永涛;荧光假单胞菌CP1108的发光酶基因(luxAB)标记及其应用[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69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769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b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