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337S光温敏不育系不育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2.1
【图文】:
长点(董福双等,2009)。近年来,Chauhan等侵染获得HVA1过表达的转基因小麦,且该植株表现出优 and Khurana, 2011)。总之,以花药、幼穗及生长点更多的理论及实验支持。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小麦育种滞缓的局面,通过改小麦在产量、品质、抗病虫逆等方面实现新的飞跃,展。总观转基因技术在小麦上的研究发现(喻修道麦抗病虫逆上做出很大贡献,尤其是在抗病上的研基因技术应用逐步向品质及产量的改良方向迈进,同域,如雄性不育的创建。提高产量其他应用5.1%
0性植株的生长繁殖过程。图 4B 为诱导培养 5 d 的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众多研究表明,诱导 3-7 d 且呈淡黄色的愈伤组织是进行基因枪轰击转化的最佳受体,但不同品种之间稍有差别。图 4C 为轰击前后对愈伤组织的预处理过程,即高渗处理,该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轰击时物理操作对愈伤造成的伤害。轰击操作完成后将愈伤转至诱导培养基上恢复培养 2 周(图 4D),随后对愈伤组织进行抗性筛选以获得再生苗(图 4E 和 4F)。本研究初期选择将分化培养和生长培养阶段筛选剂浓度均设置为 50 mg/L,发现此浓度下生长培养基上幼苗生长状态较差,成活率低。后期实验将生长培养基中筛选剂浓度降至 30 mg/L-40 mg/L,发现再生苗死亡状况有所改观,但在 30 mg/L 的筛选剂的浓度下,转基因再生苗获得率较高,但假阳性现象普遍,显著加大了后期阳性苗鉴定的工作量。可见,筛选过程中适宜筛选力度是获得阳性再生苗的前提,筛选力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转基因阳性苗的获得。
小麦 337S 光温敏不育系不育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抗性苗经春化、水培后移栽入适宜规格的花盆中置于温室内培养直至成熟收获 T0代转基因种子,并将其播种下去获取 T1代小麦植株(图 5),为转基因后代的表型分析和基因表达检测提供材料。图 5A 中春化时间设定为 2 周,图 5B 中水培时间依据幼苗的长势及根系而定,此步骤主要起到生根壮苗的作用。移栽时要选择生长健壮和根系发达的幼苗(图 5C),以保证其能够正常吸取土壤中的养分,从而避免再生苗因营养吸收障碍而出现的死亡现象。图 5E 中所收获的种子为转 TaMS337S-1 基因的华麦 2152 种子,虽然仅单株收获 14 粒种子,但籽粒均较饱满,而转 TaMS337S-1 基因的华麦 2566 再生植株普遍存在因灌浆不充分所导致的籽粒皱扁现象,推测此现象可能是受温室环境影响,亦或是土壤养分不足所致。图 5F 为转 TaMS337S-1 基因华麦 2152 T1代幼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岩;王明理;;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行比小试验[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2 黄寿松,薛昌璞,徐洁,李万隆;蓝粒小麦雄性不育—保持系选育研究初报[J];西北植物学报;1988年03期
3 郑喜俭 ,范濂 ,张汝斌 ,范平 ,孙建英;msCHRIS小麦单体系细胞学观察及其利用设计[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4 郭岩;王明理;;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行比小试验[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5 刘植义;沈银柱;刘福昌;赵凤悟;贾有林;刘中生;;河北省几个新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6 刘植义;沈银柱;朱登祥;孙富强;杜晓明;郑滨;;几种小麦不育系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7 ;小麦不育系研究概况介绍[J];辽宁农业科技;1971年04期
8 刘曙东;小麦不育系杂种研究应用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麦类作物学报;1996年06期
9 奚亚军,刘曙东,胡银岗,马翎健,宋喜悦,何蓓如;K型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技术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0年04期
10 奚亚军,马翎健,何蓓如,刘曙东,杨存义;九二0在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中的应用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冠军;孙东发;卢立轩;成东梅;田瑞昌;彭涛;高燕;司清林;;两极光温敏小麦不育系337s的育性遗传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永年;如何从“特色”走向“产业”?[N];运城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刘晓瑞;奋斗,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N];运城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卫君翔 曹创威 周娅琴;中国,再出袁隆平式人物[N];运城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刘晓瑞;奋斗,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N];运城日报;2019年
5 王飞航;杂交小麦育种研究获重大突破 推广尚需时日[N];粮油市场报;2012年
6 记者 赵建国;我国小麦育种技术获得新突破[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7 沈佳;科技含量大提升 支撑山西粮食大增产[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12年
8 记者 沈佳;科技含量大提升支撑我省粮食大增产[N];山西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王海滨;追梦四十载[N];科技日报;2012年
10 王飞航;我国杂交小麦育种研究获突破[N];农民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启迪;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作用方式及其分子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宋喜悦;T.spelta var.duh.1BS染色体上温度敏感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特性研究及分子标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王继华;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蛋白的表达及育性恢复基因Rf3的分子标记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4 赵宝存;小麦T型CMS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育性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建奎;重庆温光敏核雄不育小麦育性转换规律及不育机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郭瑞星;小麦新型光温敏不育系337S的遗传特性及不育基因的定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李驰峻;小麦SKP1同源基因TSK1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8 董普辉;莫迦小麦的T型恢复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其与K型主效不育基因的连锁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马守才;小麦多子房性状的遗传研究及AFLP分子标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詹克慧;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机理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朝;“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材料籽粒颜色和育性相关候选基因的筛选与初步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孟畅;D~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鉴选及育性恢复的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任晓凤;小麦337S光温敏不育系不育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4 卫笑;小麦BNS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研究和不育基因QTLs初步定位[D];河南科技学院;2018年
5 张高明;基于iTRAQ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K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KTM3315A的育性转换分子机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6 段阳;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T763A败育的特点与育性恢复基因Rf_3的分子作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7 石陈霞;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337S不育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8 胡俊敏;黏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线粒体嵌合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mtDNA消减文库的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程旭东;两极型光温敏小麦不育系337S的不育性遗传及其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10 位芳;几类异质1BL/1RS小麦诱导单倍体及其细胞遗传学和胚胎学机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1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79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