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0-09-09 10:14
目的:研究基因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01月至2017年10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科初诊的MDS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活检、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检查,其中基因突变检测采用PCR或者直接测序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结果:1.各基因突变的突变率从高到低依次为U2AF1(25.0%,5/20)、TET2(21.2%,15/71)、SF3B1(9.1%,4/44)、TP53(8.8%,3/34)、DNMT3A(8.3%,6/72)、ASXL1(5.6%,4/72)、BCOR(5.0%,1/20)、NPM1(3.8%,1/26)、IDH1(3.3%,2/60)、IDH2(3.3%,2/60)、JAK2(3.0%,1/33)、ETV6(2.9%,1/34)、EZH2(1.7%,1/59)、RUNX1(0.0%,0/45)、CBL(0.0%,0/33)、NRAS(0.0%,0/33)、SRSF2(0.0%,0/46)、ZRSR2(0.0%,0/20)、FLT3-ITD(0.0%,0/26)、CEBPA(0.0%,0/26)、C-KIT(0.0%,0/26)。2.TET2突变组与TET2无突变组在年龄上有统计学差异(P=0.034),TET2突变组年龄更偏大(71岁vs 56.5岁),在性别、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染色体核型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NMT3A、IDH1/2、ASXL1、U2AF1、TP53等基因突变的突变组与无突变组在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染色体核型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DNMT3A与SF3B1低度相关(r=0.311,P=0.040),U2AF1与+8中度相关(r=0.577,P=0.008),TP53与复杂核型高度相关(r=0.804,P0.001),与JAK2中度相关(r=0.559,P=0.001),JAK2与复杂核型中度相关(r=0.696,P0.001),7q-与20q-相关性极弱(r=0.288,P=0.012)。4.TET2、DNMT3A、IDH1/2、SF3B1、U2AF1、ASXL1、TP53等基因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WHO分型(2008年)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TET2、DNMT3A、IDH1/2、SF3B1、U2AF1、ASXL1、TP53等基因突变在WPSS、IPSS、IPSS-R预后积分系统中各亚组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根据WPSS、IPSS、IPSS-R预后积分系统将MDS患者分为相对低危组(WPSS极低危组、低危组和中危组,IPSS低危组和中危-1组,IPSS-R极低危组、低危组和中危组)和相对高危组(WPSS-高危组和极高危组,IPSS-中危-2组和高危组,IPSS-R中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对比发现WPSS及IPSS的相对低危组和相对高危组中所有受检基因突变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IPSS-R的相对低危组和相对高危组中U2AF1的突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38),U2AF1突变更倾向于出现在相对低危组,其余受检基因突变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6.染色体核型检测中异常核型的检出率为43.4%(33/76),基因突变检测中阳性突变者的检出率为44.7%(34/76),二者联合检测中异常遗传学的检出率为71.1%(54/76),三者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c2=14.828,P=0.001)。结论:1.MDS中涉及DNA甲基化、RNA剪切体、DNA修复、染色质重塑等的基因突变的突变更为频繁,且与国内外的基因突变的突变频率存在一定差异。2.TET2突变者较TET2无突变者年龄更为偏大。3.基因突变与染色体核型具有一定相关性,且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MDS异常遗传学的检出率,有助于帮助判断预后。
【学位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551.3
本文编号:2814840
【学位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551.3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小宝;论“跨学科”的谱系[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赵超;学科研究视域中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整合与范式转换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3 赵丙军;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4 蒋玲;面向学科的知识元标引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臣;组织内部知识网络的结构及知识共享博弈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雷雪;面向知识创新的学术Wiki平台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丁华东;范式转型与社会变迁[D];上海大学;2008年
8 王梅;基于生态原理的学科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148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8148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