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臭假单胞菌KT2442鞭毛关键调控基因对菌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学位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Q7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细菌鞭毛的结构与功能
1.1.1 细菌鞭毛的结构
1.1.2 鞭毛相关基因的功能
1.2 细菌六型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2.1 六型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2.2 六型分泌系统的调控
1.3 恶臭假单胞菌KT2442及其应用
1.4 转录组分析及应用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1.6 课题研究方案与目标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与质粒
2.1.2 主要引物
2.1.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2.1.4 工具酶和试剂
2.1.5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分子DNA操作
2.2.2 分泌蛋白的提取与鉴定
2.2.3 恶臭假单胞菌及突变株的生理特性实验
2.2.4 转录组分析
2.2.5 fleQ突变株初步发酵生产PHA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恶臭假单胞菌鞭毛相关突变株的构建和生化表型分析
3.1.1 ΔfleQ、ΔfliA、ΔrpoN、ΔbifA和Δhcp1敲除菌株和回补菌株的构建
3.1.2 fleQ突变株的透射电镜分析
3.1.3 生长曲线的比较
3.1.4 鞭毛相关基因突变对运动性的影响
3.1.5 鞭毛相关基因突变对外膜渗透性的影响
3.2 转录组分析
3.2.1 转录组分析总览
3.2.2 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分析
3.2.3 六型分泌系统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3.2.4 胞内信使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3.2.5 胞外多糖和表面粘附蛋白等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3.2.6 鞭毛、趋化性相关基因及其它显著调节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3.3 恶臭假单胞菌分泌蛋白分析
3.3.1 P. putida KT2442在对数中后期时会分泌大量FliC和Hcp1蛋白
3.3.2 FleQ、FliA、RpoN和BifA对P. putida KT2442鞭毛合成和六型分泌系统在蛋白水平上的影响
3.3.3 FleQ、FliA、RpoN和BifA对P. putida KT2442鞭毛合成和六型分泌系统在转录水平上的影响
3.3.4 FleQ、FliA、RpoN和BifA对P. putida KT2442鞭毛合成和六型分泌系统的调控分析
3.4 恶臭假单胞菌六型分泌系统的功能分析
3.4.1 Hcp1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及hcp1的表达与细菌生长的关系
3.4.2 Hcp1在KT2442和ΔfleQ中的表达强度比较
3.4.3 六型分泌系统的抗细菌作用
3.5 ΔfleQ突变株初步发酵生产PHA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仲民;恶臭假单胞菌(Pseubomonas putida)可分解低分子量碳氢化合物[J];环境科学;1987年02期
2 王志增;赵文晋;黎娜;马小凡;;恶臭假单胞菌对沉积物中双酚A的降解及产物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5期
3 王旭宁;;在浓度为50%的溶剂溶液中有耐性的恶臭假单胞菌变种[J];生物技术通报;1990年01期
4 韩金鑫;连宾;唐源;刘世荣;龚国洪;;恶臭假单胞菌对碳酸钙的诱导矿化作用[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5 王呈玉;孙玉成;曲迪;李成龙;王玉军;王继红;胡耀辉;;恶臭假单胞菌好氧降解高氯联苯的蛋白质组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9期
6 ;环境保护上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1989年08期
7 张素琴,朱湘民,马国华,夏祥明;恶臭假单胞菌H_(2-3)降解水杨酸和烷烃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1年04期
8 陈志英;王磊;周琪;;菌龄对恶臭假单胞菌吸附铜离子能力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6年S1期
9 唐春燕;李巍;叶秋霞;李轶;;恶臭假单胞菌降解苯酚的动力学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10 ;农业其它[J];生物技术通报;1986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丽娟;恶臭假单胞菌S16分解代谢尼古丁分子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胡南;一株耐镉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重要的镉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雨舟;恶臭假单胞菌KT2442鞭毛关键调控基因对菌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8年
2 刘丽菲;恶臭假单胞菌的培养优化及冷风干燥工艺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伟伟;恶臭假单胞菌S16中尼古丁降解途径中关键基因的功能及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雨倩;恶臭假单胞菌KT2442类脂A结构多样性及相关基因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5 信健;解磷恶臭假单胞菌L13的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张娅;一种新型首尔亚胺培南水解酶的发现及耐药分子机制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6年
7 王伟;恶臭假单胞菌表面展示细菌漆酶及对染料的脱色性能[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晓玉;一株恶臭假单胞菌代谢芳香化合物产物及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胡菁;恶臭假单胞菌A1在番茄青枯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D];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
10 周巍巍;恶臭假单胞菌对双孢蘑菇的促生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39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839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