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穗部性状功能基因单倍型分析及其遗传演化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512.3
【部分图文】:
图 1.1 大麦穗棱型变异示意图(Koppolu et al., 2013)Fig 1.1 Spike morphology of different mutants in barley和栽培二棱大麦均含有 Vrs1 显性等位基因,六棱栽培大麦含有 vrs1et al., 1999)(图 1.1A-B)。Komatsuda 等通过定位克隆分离出大麦 v因 vrs1 控制,位于染色体 2HL,野生型 Vrs1 等位基因编码 I 类同源eodomain-leucine zipper motif,HD-ZIP),抑制侧小穗发育(Komatsud RNA 原位杂交表明,Vrs1 基因在两侧小穗特异表达,而不在中央小一步证实了 Vrs1 基因有抑制侧小穗发育功能。六棱基因 vrs1 的序列独立起源形式。其中两个等位基因(vrs1.a2 和 vrs1.a3)分别是直接麦的 Vrs1.b2 和 Vrs1.b3 基因,发生单碱基突变而引起移码和反义替换布最为普遍,可能是第一个出现的六棱等位突变基因。Vrs1 基因起源ox2 的复制,而且可能为大麦属所特有,在小麦族其他属种并不存在已对不同地区大麦开展了大麦 vrs1 基因的重测序,Vrs1.p 与尖形芒b 关联钝稃形侧小穗,而 Vrs1.t 则导致侧小穗完全退化(Saisho et al., 些 Vrs1 等位基因在 DNA 水平上表现出变异,但是它们的调控机制然不清楚(Saisho et al., 2009)。通过对易变大麦(labile-barley)Vrs1
13图 2.1 大麦 HvBtr1 和 HvBtr2 基因等位变异及其单倍型注:红色字体,关键功能变异;“-”表示 Indels。核苷酸序列与 Btr1.1a 或 Btr2.1a 相同则标注为点。Fig 2.1 The allelic variation and haplotypes of HvBtr1 (A) and HvBtr2 (B) in barley accessions.Note: red, the key functional variations; “-” indicated Indels.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identical to Btr1.1a or Btr2.1a are showed as dots.对 398 份来源于世界各地的大麦种质,进行脆穗基因 Btr1 和 Btr2 全长测序,分析其单倍型。首先剔除测序结果中前后两端峰值较差的部分,拼接获得基因全长,最终序列包括 5 侧翼区 1408bp,基因编码区 591 bp 及 3 侧翼区 551 bp,共 2550 bp。序列分析发现,Btr1 序列区域自然变异最为丰富,上述三个区域分别含有 25、6 和 10 个变异位点(图 2.1A)。在这 41 个等位变异位点中,8 个位点 SNP-4、SNP-12、InDel-3、SNP-29、SNP-32、SNP-33、SNP-34 以及 SNP-35 仅各在一份材料中被发现,属于稀有等位变异(频率小于 1%);SNP-18 在 7 份材料中发现,为低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基于大麦脆穗基因重测序的中国大麦起源驯化研究Btr1.1a/btr2.3b 包含的全部 21 份中国地方品种均为六棱大麦;Btr1.1a/br2.3a 不仅包括二棱大麦,也有六棱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类群 b 的 3 个主亚群也分别由 3 种主要单倍型 Btr1.2/Btr2.1a,Btr1.3/Btr2.2 和 btr1.4a/Br2.1a为代表。Btr1.2/Btr2.1a 包含的全部 7 份材料都为中国野生大麦,其中 3 份为二棱,4 份是六棱大麦。Btr1.3/Btr2.2 是唯一的一份来源于埃及的二棱野生大麦。btr1.4a/Br2.1a 的 89 份大麦种质大部分来自西方,既有二棱也有六棱(图 2.2A)。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思强;;大麦生产前景及栽培要点探讨[J];低碳世界;2018年04期
2 喻寒松;;利用冬闲田种植大麦效益好[J];农业知识;2017年34期
3 赵金枝;王树杰;郜战宁;;浅谈河南大麦品种演变与今后育种目标的几点设想[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年03期
4 申玉香;乔海龙;陈和;陈建;沈会权;傅伟;;几个大麦品种(系)的耐盐性评价[J];核农学报;2009年05期
5 徐向阳;浅谈大麦品种布局[J];大麦科学;2004年03期
6 陈德禄;福建省大麦品种改良的回顾与探讨[J];大麦科学;2000年03期
7 涂祖荣,林文亭,郑旋,陈双荣,叶定生,李宇,张秋英;福建省新育成大麦品种联合区试结果[J];福建稻麦科技;2000年S1期
8 陈德禄,郭媛贞,黄金堂;福建省大麦品种改良的回顾与探讨[J];福建稻麦科技;2000年S1期
9 张丽华,林澄菲,吕潇,李桂凤;我国大麦品种资源赖氨酸含量的区域分布及生态条件分析[J];大麦科学;1998年03期
10 ;品种 种质资源[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199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东东;大麦穗部性状功能基因单倍型分析及其遗传演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2 任盼荣;大麦种质资源磷利用效率的评价及其转录组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3 张绵;西藏野生大麦干旱耐性基因等位多态性分析及相关基因的功能鉴定[D];浙江大学;2017年
4 冯宗云;中国野生及栽培大麦的分子进化与大麦穗分枝新基因的分子作图[D];四川大学;2003年
5 许如根;大麦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遗传分析[D];扬州大学;2005年
6 黄碧光;大麦多棱分枝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7 郭万里;中国松嫩平原短芒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 (Trin.) Link.)天然种群分子遗传与表观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沈景林;野大麦抗性品种选育及转基因育种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侯永翠;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贮藏蛋白基因克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10 黄有总;大麦耐盐机理及部分耐盐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小玲;我国大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2 高尚卿;植酸态磷处理下大麦磷效率相关性状QTL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3 郭静怡;低磷胁迫下大麦磷效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4 程云;华矮11与华大麦6号灌浆期籽粒代谢物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5 张学雷;进化谷野生大麦耐旱基因型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6 丁宁;5-甲基胞嘧啶DNA糖基化酶的表达对大麦种子醇溶蛋白组成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7 尹木;制麦过程中霉菌对大麦发芽代谢谱的影响[D];大连工业大学;2018年
8 于家华;大麦镉积累基因型差异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浙江大学;2019年
9 马心怡;西藏野生大麦与栽培大麦耐低磷差异及相关QTL定位[D];浙江大学;2019年
10 邱月;西藏野生大麦耐酸/铝相关microRNA的鉴定及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7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84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