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昆明地区643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及其病毒基因分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22:19
   [目的]研究分析带状疱疹患者的一般资料、皮损特点、疼痛程度、治疗及预后等临床特征,探讨影响患者疼痛程度及预后的可能因素;测定昆明地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基因型,分析其与部分临床变量的相关性,为昆明地区的带状疱疹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3—2015年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数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初诊天数、皮损部位、皮损类型、皮损疼痛程度、治疗及预后等。2.收集5例水痘和124例带状疱疹患者的疱液,从这些疱液中提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DNA,采用PCR扩增及测序的方法测定ORF22、ORF54、ORF38、ORF62的基因序列,利用基因库及DNAMAN软件对其进行基型别的分析。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并与VZV基因分型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统计643例患者的年龄最低5岁,最高93岁,平均年龄(58.7± 14.6)岁;年龄越大其发病人数越多,在60-69岁年龄段达最高。根据发病的规律,将发病人群按年龄分成以下四个组:50岁152例(23.64%),50-59岁135例(21.00%),60-69岁203 例(31.57%),≥70 岁 153 例(23.79%)。643 例患者中,男289例(44.9%),女354例(55.1%),男女比例为0.82:1。带状疱疹好发于夏秋季节。50岁组、50-59岁组三叉神经区受累概率高于60-69岁、≥70岁,50-59岁、60-69岁、≥70岁组臀部下肢神经区受累概率高于50岁组。各年龄组疱疹类型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各年龄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0-59岁、60-69岁、≥70岁者疼痛程度较50岁者严重。70岁组初诊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其他各年龄组长。有后遗神经痛患者年龄高于无后遗神经痛患者,初诊天数前者亦多后者,疼痛程度亦较后者严重,50岁发生后遗痛比例低于50-59岁、60-69岁,50-59岁、60-69岁发生后遗痛比例低于≥70岁。各年龄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0岁组疗效优于其他年龄组,50-59岁组疗效优于60-69、≥70岁年龄组。2.本研究采集124例带状疱疹疱液中核酸检测阳性的有94例;5例水痘疱液中核酸检测阳性的有3例,总阳性率为75.2%。97株VZV病毒床分离株中有88株J基因型,9株M1基因型。在ORF38都存在PstI酶切位点,在ORF54都含有BglI酶切位点,在ORF62均没有SmaI酶切位点,因此昆明地区的97株VZV病毒基因型全部为PstI+BglI+SmaI-基因型。将97例疱液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的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并与VZV基因分型构成进行比较分析,得出VZV基因分型的构成情况与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但与不同民族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带状疱疹患者的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人为主,其发病高峰年龄段为60~69岁,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女性比男性多发;四季均可发病;三叉神经、肋间神经及腰骶部神经分布区最常受累;年龄越大皮疹类型与疼痛程度越严重;年龄越大,初次就诊时间越晚且病程越长;年龄、先出现疼痛以及疼痛程度是HZ患者发生PHN的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滞后天数越长、累及颈肩上肢神经区、疼痛越明显的患者治疗效果越差。2.本实验从129例VZV病毒感染的患者水疱中成功提取出97例临床分离株,病毒分离阳性率为75.2%。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昆明地区97株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临床分离株中基因型J有88株,基因型M1有9株,说明昆明地区VZV在遗传特征上具有高度保守性的同时又具有多态性。不同民族对不同基因型的易感性或许存在差异,但要明确VZV基因分型与不同民族的相关性,则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97株样本全部为PstI+BglI+SmaI-基因型,说明本研究中所得到的VZV临床分离株均VZV野生株。
【学位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752.12
【部分图文】:

柱形图,年龄段,性别,患者


1.1年龄??643例患者的年龄最低5岁,最高93岁,平均年龄(58.?7±14.?6)岁;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绘制柱形图,各年龄段例数见图1.?1,可见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在60—70岁年龄段达最高。根据发病的规律,将发病人群??按年龄分成以下四个组:<50岁152例(23.?64%)?,?50-59岁135例(21.00%),??60-69?岁?203?例(31.57%),彡70?岁?153?例(23.79%)。(表?1.1)??25001?f補=?58.692??14.6573??N?=?643??200.0-??l\?150.0*??数??100.0-?@??画?回??50°-?—囫??_回门??00kr ̄^1」.I?,?I?.?I?,?I?凶机??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年W??图1.1?HZ患者各年龄段分布??1.?2性别??643例患者中,男289例(44.?9%),女354例(55.?1%),男女比例为0.82:1。??按不同年份统计男女比例:2013年206例,其中男性94例,女性112例,男女??比例为0.?84:1;?2014年224例,其中男性94例,女性130例,男女比例为0.?72:1;??2015年213例

患者,季节,诱因,发病诱因


在643例患者中,春季(3-5月)发病人数为165例(25.7%),夏季(6-8??月)发病人数为178例(27,?7%),秋季(9-11月)发病人数为161例(25.?0%),??冬季(12-2月)发病人数为139例(21.6%)(图1.2)。??21?撒?25.7?跑??■春季(3-5月)??夏季(6*6月)??秋季(941月)??25.00%?冬季(11-2?月)??27.70%??图1.2?HZ患者各季节发病比例??2.?2发病诱因??643例患者中发病前有明确诱发因素为427例(66.?4%),其余216例(33.?6%)??患者无明显诱因或为诱因不详。在427例中呼吸道感染者96例(22.5%),过度??13??

直方图,神经,直方图,寻常型


2.?4皮损类型??在643例患者中顿挫型47例(7.?31%),寻常型492例(76.?52%),重型(包??括播散型、出血型、脓疱型、坏疽型及大庖型)72例(11.?20%),眼型28例(4.?35%)??型4例(0.62%)。各年龄组疱疹类型严重程度比较,X2=2.?080,P=0.?556,差??无统计学意义(P>〇.?05)。??4.97%??竭I??重型??■其他??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官清;李晓霞;;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7年01期

2 次仁玉珍;;西藏高原地区带状疱疹临床分析[J];西藏科技;2015年12期

3 江龙凤;甘霖;陈敬贤;王明丽;;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基因分型与分子进化[J];病毒学报;2012年05期

4 叶伟娟;;58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J];中国药业;2009年07期

5 昂正斌;;100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08年09期

6 朱宁,芦桂青,程浩,韩睿;159例住院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5年10期

7 全小荣,廖丽君,李光萍;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年04期

8 王芳;457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年02期

9 谢志纯;134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10 王埃胜;560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7年06期



本文编号:2859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859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e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