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水稻叶片早衰基因OsPLS1的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19:21

  本文关键词:水稻叶片早衰基因OsPLS1的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叶片衰老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正常且不可避免的阶段,它受到诸如如内源生长调节剂、叶龄、温度、光照、水分及矿质营养等内外因子的精细调控,其中水杨酸(SA)是叶片衰老及植物病害响应的重要生长调节剂。本课题组利用60Co辐射诱变中籼水稻品种自选1号获得叶片早衰突变体ospls1(Oryza sativa precocious leaf senescence, osplsl)。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理及细胞学等手段对突变体ospls1叶片早衰的分子生理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 ospls1突变体的表型水稻分蘖期前(4-5叶期前),ospls1突变体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而自分蘖期开始,ospls1突变体下部叶片就出现类病斑及早衰症状,主要表现为叶尖和叶边缘变黄,叶尖略微卷曲,随后线状黄化条纹和斑点从叶缘逐步扩展到叶片内侧,最后发展为枯斑和条状枯纹,直到整个叶片枯死。在整个分蘖期,仅有一叶一心为正常叶,其他叶片均一定程度表现衰老。而在抽穗拔节期,除剑叶外,其余叶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早衰。在开花灌浆期,ospls1突变体全部叶片都有严重干枯。2. ospls1突变体叶片细胞学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发现ospls1突变体叶片上下表面气孔数量更多;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抽穗期ospls1突变体叶片细胞内的叶绿体发生明显降解。3. ospls1突变体的ROS累积与野生型相比,osplsl突变体细胞内有更多的ROS积累,NBT和DAB染色结果分别表明突变体细胞内有更多的氧自由基和H2O2积累。4. ospls1突变体的SA累积生理学分析表明,ospls1突变体植株内源SA的含量显著升高;外源SA明显抑制ospls1突变体植株的根长和芽长并加速其离体叶片衰老。5.SA信号转导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幼苗期(四叶期)时,SA代谢酶相关基因OsSGTl在突变体中的表达量要显著低于野生型,而SA合成基因OsPAL2和OsPAL6的表达量在突变体中却明显高于野生型;在抽穗期时,OsPAL1, OsPL2U, OsPAL6, OsPAL7, OsPAL8等SA合成基因在突变体中的表达量均高于野生型;同时,一些WRKY基因在ospls1突变体中的表达量要显著高于野生型;表明OsPLS1参与SA信号相关途径。6.ospts1突变体种子休眠种子萌发结果表明,种子完全浸没在清水中时,突变体种子的发芽率显著低于野生型,但种子脱壳后、在湿润的滤纸上、浸没在补充氧气的清水中时野生型和突变体均能正常发芽。突变体种子的休眠可能与萌发孔的结构变化有关。7.ospisl突变体转基因互补验证转基因功能互补验证表明将OsPLS1基因导入到ospts1突变体中能回复其突变表型,即ospls1突变体是OsPLS1基因的功能缺失突变造成的。
【关键词】:水稻 ospls1突变体 SA 种子萌发 基因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11
【目录】:
  • 致谢6-7
  • 摘要7-9
  • ABSTRACT9-13
  • 1 文献综述13-27
  • 1.1 衡量叶片衰老的重要生理生化指标13-16
  • 1.1.1 叶片衰老与叶绿素含量14
  • 1.1.2 叶片衰老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14-15
  • 1.1.3 叶片衰老与核酸含量15
  • 1.1.4 叶片衰老与ROS累积及其清除酶系统15-16
  • 1.2 叶片衰老与植物生长调节物16-21
  • 1.2.1 叶片衰老与生长素16
  • 1.2.2 叶片衰老与细胞分裂素16-17
  • 1.2.3 叶片衰老与赤霉素17
  • 1.2.4 叶片衰老与脱落酸17
  • 1.2.5 叶片衰老与乙烯17-18
  • 1.2.6 叶片衰老与茉莉酸及其衍生物18
  • 1.2.7 叶片衰老与水杨酸18-21
  • 1.3 影响叶片衰老的环境因素21-22
  • 1.3.1 光21
  • 1.3.2 温度21-22
  • 1.3.3 水分22
  • 1.3.4 营养物质22
  • 1.3.5 病原体的入侵22
  • 1.4 叶片衰老相关基因22-26
  • 1.4.1 叶片衰老与激素代谢相关基因22-23
  • 1.4.2 叶片衰老与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23
  • 1.4.3 叶片衰老与蛋白质降解相关基因23-24
  • 1.4.4 叶片衰老与核酸降解相关基因24
  • 1.4.5 叶片衰老与碳氮元素再利用相关基因24
  • 1.4.6 叶片衰老与转录因子24-25
  • 1.4.7 水稻叶片衰老相关基因克隆25-26
  • 1.5 植物叶片衰老的意义26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6-27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7-35
  • 2.1 水稻材料27
  • 2.2 叶片组织化学染色27-28
  • 2.3 叶片扫描电镜观察28
  • 2.4 叶片透射电镜观察28-29
  • 2.5 内源SA含量的测定29
  • 2.6 外源SA处理29
  • 2.7 水稻种子萌发实验29-30
  • 2.8 植物组织动态取样30
  • 2.9 总RNA提取30-31
  • 2.10 RNA反转录31
  • 2.11 qRT-PCR方法31
  • 2.12 OsPLS1基因功能互补载体的构建31-32
  • 2.13 水稻遗传互补转化32-34
  • 2.14 转基因水稻分子检测34-35
  • 3. 结果与分析35-51
  • 3.1 ospls1突变体的表型特征35-40
  • 3.1.1 ospls1突变体的表型35
  • 3.1.2 叶片组织化学染色35-37
  • 3.1.3 叶片的扫描电镜观察37
  • 3.1.4 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37-39
  • 3.1.5 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39-40
  • 3.2 ospls1突变体功能互补验证40
  • 3.3 OsPLS1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40-43
  • 3.3.1 OsPLS1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40-42
  • 3.3.2 OsPLS1基因在同一叶片的不同位置的表达分析42
  • 3.3.3 OsPLS1基因在叶片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42-43
  • 3.4 ospls1突变体对SA的响应43-46
  • 3.4.1 外源SA对ospls1突变体幼苗的影响43-44
  • 3.4.2 外源SA对ospls1突变体离体叶片的影响44-45
  • 3.4.3 OsPLS1基因对SA的响应45-46
  • 3.5 内源SA的含量及SA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46-48
  • 3.5.1 内源SA含量46
  • 3.5.2 SA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46-48
  • 3.6 WRKY基因的表达分析48-49
  • 3.7 种子萌发实验49-51
  • 4. 讨论51-55
  • 4.1 OsPLS1基因负调控叶片衰老51-52
  • 4.2 OsPLS1基因通过影响SA含量及信号转导来调控叶片衰老52-53
  • 4.3 OsPLS1基因通过影响颖壳发育来调控种子休眠53-55
  • 5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55-56
  • 6 参考文献56-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乃亭,魏玉波,布哈丽且木;水稻超绿突变体“绿花舞”[J];上海农业学报;2002年S1期

2 杨朝柱;李春寿;舒小丽;张志转;张磊;赵海军;马传喜;吴殿星;;富含抗性淀粉水稻突变体的淀粉特性[J];中国水稻科学;2005年06期

3 张焕丽;郭晋太;黄江涛;朱永;韩建明;杨爱国;张俊平;郭瑛;;辣椒黄绿苗突变体9906M的选育及利用[J];辣椒杂志;2006年01期

4 郝中娜;张红志;陶荣祥;;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初步研究[J];核农学报;2007年04期

5 韦存虚;谢佩松;周卫东;陈义芳;严长杰;;水稻脆性突变体叶的解剖结构和化学特性[J];作物学报;2008年08期

6 ;全世界共200000份水稻突变体可供科学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09年02期

7 王立丰;陈月异;;白条纹水稻突变体的光合特性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0年12期

8 ;中国科学家从玉米中提取出抗艾蛋白酶突变体[J];广西科学;2011年01期

9 张水金;郑轶;朱永生;杨东;涂诗航;周鹏;郑家团;黄庭旭;;水稻脆性突变体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11年05期

10 李金军;潘日定;陆金根;高荣村;;水稻无种子类突变体的保存方法研究[J];中国稻米;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小平;陈芳远;卢升安;周开达;;空间环境诱发水稻突变体特异亲和性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戴新宾;张荣铣;许长成;匡廷云;;水稻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的光抑制特性研究[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金卫华;曹军卫;姚保利;雷铭;;细菌视紫红质多突变体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胡天岑;王奎锋;李连维;陈静;蒋华良;沈旭;;SARS冠状病毒3CL蛋白酶突变体的结构对其聚合-活性关系的提示[A];中国晶体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李鹏丽;王宁宁;;微型番茄黄叶突变体的获得与鉴定[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程备久;mail.hf.ah.cn);李展;mail.hf.ah.cn);朱苏文;mail.hf.ah.cn);李纯;mail.hf.ah.cn);李培金;mail.hf.ah.cn);谢传晓;mail.hf.ah.cn);;玉米对生突变体的遗传与分子标记研究[A];第八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暨《激光生物学》创刊十周年庆祝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2002年

7 许晓明;张荣铣;;水稻叶绿素缺乏突变体的吸收光能分配特性[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林植芳;彭长连;徐信兰;林桂珠;张景六;;两个新的水稻缺叶绿素b突变体光合作用的热稳定性[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魏玉波;梁乃亭;布哈丽且木;;水稻永绿突变体及应用价值[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10 夏宗芗;邬键;甘建华;黄仲贤;;细胞色素b_5的一系列突变体的晶体结构及其与性质、功能的关系[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张克;我科学家发现水稻衰老调控分子机制[N];科技日报;2014年

2 钱海丰 编译;植物耐盐基因的研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3 记者 冯卫东;美发现能控制小鼠胖瘦的基因[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错误折叠的因素及其分子机制[D];武汉大学;2012年

2 张子栋;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及其突变体蛋白对芳香族污染物清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Syed Noor Muhammad Shah;黄瓜品系9930诱导突变体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康乐群;家蚕新突变体4龄幼虫致死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5 史贵霞;大豆子叶折叠突变体cco的转录组分析及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胡运高;直立重穗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候选基因克隆与育种利用[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7 TAREK MOHAMED AHMED SOLIMAN(罗大力);通过γ-射线辐射处理菊花外植体筛选花色和花型突变体[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8 王濵;斑马鱼造血突变体的大规模筛选以及髓系过氧化物酶缺陷突变体smu681的基因定位克隆与功能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9 刘逢举;陆地棉极短纤维突变体的遗传、精细定位与表达谱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王旭;番茄rin突变体胎萌的生理机制及rin在胎萌中的作用[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婷婷;水稻窄叶白化突变体nul1(t)的鉴定与基因定位[D];西南大学;2015年

2 赵艳娜;拟南芥生长素合成YUCCA基因参与调控雄配子发育的机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朱环环;两个水稻苗期致死突变体abl25和ygll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红;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VWF-A1突变体G561S的亲和力变化机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谷慧英;芥菜开花整合子SOC1与开花抑制因子SVP、FLC蛋白相互作用[D];西南大学;2015年

6 蒋发明;斑马鱼消化器官突变体的遗传筛选和Ubel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体生产[D];西南大学;2015年

7 王蓓华;支架蛋白RACK1及其突变体与氯离子通道蛋白1(CLIC1)相互作用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张玲;水稻矮化并花发育异常突变体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 2 (ddf2)的基因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9 徐金刚;水稻光氧化突变体812HS叶片光合和抗氧化特性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毕炀辉;ZNF750基因S70X突变体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水稻叶片早衰基因OsPLS1的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99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9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