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谷氨酸合酶基因A调控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2 14:58
  目前,牙髓根尖周病的基本治疗方法是根管治疗术(Root canal therapy,RCT)。由于牙髓炎、根尖周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其治疗成功的关键便在于能否彻底地清创和有效地去除根管内的感染。然而,根管的解剖形态各异,加之目前根管预备和冲洗的局限性,不能彻底的去除根管系统内的全部细菌。残留的细菌能够长期定植生存于根管内,当有营养物质再次进入根管时,如充填材料发生微渗漏,其可大量增殖从而引起持续的再感染。治疗中常可遇到一些经多次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仍反复发作的难以治愈的慢性根尖周炎病例,临床上通常将这些病例称为难治性根尖周炎。E.faecalis是顽固性或继发性根管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而生物膜是其适应环境后,定植生存的主要方式;更为重要的是,E.faecalis能通过生物膜抵抗机体的免疫作用,发挥其致病性。研究发现,生物膜形式的E.faecalis其耐药性比浮游E.faecalis高达1000倍。不仅如此,E.faecalis可在饥饿、高碱、低氧等特殊“恶劣”环境中长期生存,粘附在牙本质表面形成生物膜,造成根管再感染。因此,E.faecalis是导致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最主要病因之一...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谷氨酸合酶基因A调控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初步研究


人类核心微生物组的概念[15]

分布图,中共,细菌,位点


图 2 健康人群中共生细菌“门(Phylum)”的特定位点分布图人体微生物组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生物化学家 Lederberg[16]提出,指者表面存在的生态群落中共生共栖和致病的微生物的总称。而宏基因由 Handelsman 在 1998 年提出的,是指生物环境中全部微小生物遗传7]。为了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与人体微生物组的关系,美国国立卫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在开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同时,于

比例,深龋,菌属,种属


-18-图 3 感染根管内细菌菌门比例[33][34]等对 10 例临床中深龋造成的不可复性牙髓炎病例进行 Illumina 发现 14 个细菌菌门、101 个细菌菌属和 706 不同的 OTUs。其中门和变性菌门三者所占的比例为 98%,三个菌门所占细菌菌属也 个样本中,厚壁菌门的检出率最高,为 9/10。种属层面上分析,乳为 42.3%,欧氏菌属(Olsenella)比例为 13.7%,非乳解假支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粪肠球菌ace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J]. 陈丽颖,李英英,刘肖,张秀方,张留君,胡慧,王亚宾.  中国兽医学报. 2016(10)
[2]16SrRNA高通量测序研究有龋者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 王少果,游祥磊,车春晓,曾飒,周建业,李志强,何祥一.  口腔医学研究. 2015(05)
[3]粪肠球菌心内膜抗原efaA基因转化株的构建及其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 强华,刘光英,朱苹,陈豪,郑晓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3(12)
[4]粪肠球菌毒力基因与生物膜形成关系的研究[J]. 程璐,王肖,招洛丹,彭志翔.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3(10)
[5]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宏基因组学中的应用[J]. 刘莉扬,崔鸿飞,田埂.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3(03)
[6]人体口腔微生物宏基因组的研究进展[J]. 邓盟,齐霞,徐欣,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3(01)
[7]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毒力因子明胶酶E表达研究[J]. 董明,王珊珊,王丽娜,牛卫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2(05)
[8]粪肠球菌群体感应系统luxS基因的研究[J]. 邵长林,孙忠科,尚伟,袁静,廖祥儒.  军事医学. 2011(11)
[9]粪肠球菌生物膜细胞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 黎卫兰,徐琼.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04)
[10]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粪肠球菌的超微结构及生物膜的动态形成过程[J]. 颜艳,徐晨彪,牛卫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0(04)

硕士论文
[1]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根管内微生物16S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D]. 姜艳.昆明医科大学 2016
[2]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毒力因子的表达及两种根管常用药物对其作用研究[D]. 董明.大连医科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14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014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3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