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水稻成蘖特性及相关氮同化酶活性、基因表达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10 21:15
  水稻(Oryza sativa L.)分蘖是影响成穗数进而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低节位(早发)分蘖比高节位(迟发)分蘖具有更高的单穗产量。以12个具有不同分蘖特性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在对各品种水培条件下分蘖发生动态进行观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与分蘖相关的铵态氮同化酶活性、基因表达等研究。相关性分析发现,水稻分蘖数与第2、3叶位成蘖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第1叶位成蘖率无显著相关性。第1叶位成蘖率主要受水稻幼苗铵态氮同化酶活性的正向调控,而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对该叶位成蘖率影响不显著。第2、3叶位成糵率受幼苗铵态氮同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相对较弱,而主要受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负调控。此外,水稻秧苗的可溶性糖含量、MOC1等控制蘖芽形成的基因及控制CK合成的基因与水稻第1、2、3叶位成糵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而TB1等调控蘖芽伸长的基因作用更为显著。 

【文章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20,59(23)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水稻成蘖特性及相关氮同化酶活性、基因表达分析


水稻不同品种苗期第1~3叶位成蘖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稻分蘖的发生、控制与茎蘖成穗率的提高[J]. 蒋彭炎.  中国稻米. 1999(04)
[2]水稻三高一稳栽培法(Ⅰ)[J]. 蒋彭炎,洪晓富.  农技服务. 1996(09)
[3]水稻分蘖发生及与特定部位叶片叶鞘含氮率的关系[J]. 丁艳锋,黄丕生,凌启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5(04)
[4]水稻超高产、特优质株型模式的构想和育种实践[J]. 黄耀祥,林青山.  广东农业科学. 1994(04)
[5]水稻分蘖芽的环境敏感期研究[J]. 蒋彭炎,马跃芳,洪晓富,冯来定,史济林,顾宏辉.  作物学报. 1994(03)
[6]水稻分蘖期的温度条件与适宜栽培密度的研究[J]. 刘瑞华,崔贞玉,冯权,修长兴.  吉林农业科学. 1993(02)
[7]水稻蘖间养分交流的初步观察[J]. 毛礼钟.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02)

博士论文
[1]水稻谷氨酸合酶基因和胞质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的功能研究以及氨基酸转运蛋白基因家族分析[D]. 卢永恩.华中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75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075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3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