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拟南芥BES1转录因子家族多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及表型观察统计

发布时间:2017-04-16 06:15

  本文关键词:拟南芥BES1转录因子家族多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及表型观察统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BES1是拟南芥油菜素类固醇(Brassinosteroids,简称BR)信号通路下游的转录因子,该转录因子家族包括BES1、BZR1、BEH1、BEH2、BEH3、BEH4六个同源性很高的成员。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研究者证明,此家族成员中的BZR1、BES1参与BR信号的响应、细胞的伸长与分裂、叶与根的生长发育、维管组织的发育、植物的开花、雄蕊的育性、抗逆性、衰老等多个方面的调控。与此同时,研究者也证明了BES1和BZR1与其他转录因子比如BIM1、PIF4一起结合到共同靶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来共同调节靶基因的表达。然而,之前的大多数研究都是从BZR1或BES1单个转录因子着手,通过研究它们的功能获得型突变体植株(bes1-D,bzr1-1D)或RNAi遗传材料来推测它们的重要性。但是,几乎没有研究者用此家族基因的完全缺失突变体来进行探究此家族基因的重要性。本研究将主要通过遗传学方式来探讨BZR1转录因子家族对拟南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对从ABRC种子库订购的T-DNA种子,我们首先通过RT-PCR的方式确定相应基因完全敲除,再进行遗传杂交,预计分别获取纯合二突变体、三突变体、四突变体、五突变体、六突变体的植株,并进行表型观察与统计、相关生理实验及统计。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获得二突变体、三突变体、四突变体、五突变体的纯合突变体植株。我们对所有突变体进行表型观察,发现三周龄的苗莲座叶长度、莲座宽度,抽薹时间,六周龄的苗分枝数与野生型相比,差异不明显;我们还对各突变体进行激素处理:与野生型相比,100 nM BL对各突变体的处理前后,各突变体的根长的变化不明显;500 nM BRZ处理前后,各突变体的下胚轴变化与野生型相比也不明显。为进一步支持我们的结论,我们还构建了BZR1和BES1的SRDX转基因植株,进行与上述相同的表型观察与统计、生理实验分析得出了相似的结果。此外,我们用100 nM BL对各突变体进行处理,发现该转录因子家族的靶基因CPD和DWF4的表达量变化与野生型很类似。我们还通过Promoter::GUS对六个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确定各个基因的表达部位,但我们并未从各基因缺失突变体中,发现基因缺失对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影响。综上,BES1转录因子家族五个基因(除BEH2)的缺失可能并未对拟南芥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BZR1 BES1 转录因子 突变体 处理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943.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前言10-17
  • 1.1 油菜素内酯信号通路10-15
  • 1.1.1 油菜素内酯的发现10
  • 1.1.2 油菜素内酯信号通路的完善10-12
  • 1.1.3 BES1/BZR1转录因子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12-15
  • 1.1.4 BES1转录因子家族15
  • 1.2 本研究的思路15-17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17-33
  • 2.1 基因型鉴定17-19
  • 2.1.1 实验材料17
  • 2.1.2 拟南芥基因组DNA的快提溶液的配制方法17
  • 2.1.3 拟南芥基因组DNA的快提方法17
  • 2.1.4 拟南芥基因型鉴定17-19
  • 2.2 拟南芥遗传杂交19-20
  • 2.2.1 材料19
  • 2.2.2 杂交步骤19-20
  • 2.3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20-21
  • 2.3.1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20
  • 2.3.2 所需试剂与仪器20
  • 2.3.3 DNA凝胶电泳的步骤20-21
  • 2.4 植物总RNA之快速提取法21-22
  • 2.4.1 所需试剂及材料21
  • 2.4.2 植物总RNA的提取步骤21-22
  • 2.5 反转录及RT-PCR22-23
  • 2.5.1 所需仪器及试剂22
  • 2.5.2 反转录的步骤22
  • 2.5.3 RT-PCR22-23
  • 2.6 基因克隆技术23-26
  • 2.6.1 实验所需试剂、仪器23
  • 2.6.2 克隆基因的步骤23-25
  • 2.6.3 BP反应25
  • 2.6.4 BP反应产物转化DH5α 感受态细胞25
  • 2.6.5 菌落PCR与结果判断25-26
  • 2.6.6 对入门载体做LR反应26
  • 2.6.7 表达载体的获得26
  • 2.7 转基因植物材料的构建26-27
  • 2.7.1 农杆菌的热激转化26-27
  • 2.7.2 农杆菌浸花感染27
  • 2.8 大肠杆菌DH5α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27-29
  • 2.8.1 所需试剂及仪器27-28
  • 2.8.2 DH5α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的方法步骤28-29
  • 2.9 GUS染色技术29-30
  • 2.9.1 试剂、材料与仪器29-30
  • 2.9.2 GUS染色的具体步骤30
  • 2.10 拟南芥种子的消毒处理30
  • 2.10.1 试剂及材料30
  • 2.10.2 种子消毒的步骤30
  • 2.11 实验室常用抗生素的配制30-31
  • 2.11.1 试剂与材料30-31
  • 2.11.2 常见抗生素的工作浓度及储存浓度31
  • 2.11.3 配制方法31
  • 2.12 实验室常用培养基的配制31-33
  • 2.12.1 LB培养基的配制31-32
  • 2.12.2 MS培养基的配制32-33
  • 第三章 实验结果33-74
  • 3.1 对所有T-DNA突变体基因型鉴定33-34
  • 3.2 RT-PCR检测各T-DNA插入突变34-35
  • 3.3 BES1转录因子家族六个基因表达模式分析35-42
  • 3.4 单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表现型42-50
  • 3.4.1 单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莲座表型观察与统计42-44
  • 3.4.2 单基因缺失突变体的光下、暗下生长表型观察与统计44-46
  • 3.4.3 单基因缺失突变体激素处理的表型观察与数据统计分析46-48
  • 3.4.4 单基因缺失突变体抽薹时间、分枝数的统计分析48-50
  • 3.5 现有单基因缺失突变体的遗传杂交结果50-51
  • 3.6 现有双基因、多基因缺失突变体表型观察与数据分析统计51-67
  • 3.6.1 双基因、多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莲座表型观察与统计51-54
  • 3.6.2 双基因、多基因缺失突变体的光下、暗下生长表型观察与统计54-59
  • 3.6.3 双基因、多基因缺失突变体激素处理的数据统计分析59-62
  • 3.6.4 双基因、多基因缺失突变体抽薹时间、分枝数的统计分析62-65
  • 3.6.5 部分多基因缺失突变体 100 nM BL处理前后BR合成基因的表达量变化65-67
  • 3.7 BZR1-SRDX和BES1-SRDX转基因植株构建、表型观察与统计67-74
  • 3.7.1 转基因材料的莲座叶表型观察与数据统计67-69
  • 3.7.2 转基因材料的光下、暗下生长表型观察与统计69-71
  • 3.7.3 激素处理前后的转基因植株的表型观察与数据统计分析71-72
  • 3.7.4 转基因植株的抽薹时间、分枝数的统计分析72-74
  • 第四章 讨论74-78
  • 附录78-81
  • 参考文献81-85
  • 致谢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拥海;俞乐;王若仲;彭新湘;萧浪涛;;抗坏血酸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及其缺失突变体的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报;2011年09期

2 孙力涛;周忠卫;谢小东;鲍时来;;对大肠杆菌中表达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的几个缺失突变体的活性研究(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8年07期

3 杨生海;殷宏;刘永生;马艳平;丁耀忠;孙彩琴;丁小丽;张杰;;牛叠朊编码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中国兽医学报;2011年10期

4 马延;高原;周围;张京生;凌焱;李玉霞;梁龙;;大肠杆菌O157∶H7 EDL933wz3672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年04期

5 程建兵;谭晓华;罗燕;杨磊;;ABCA1胞外第四环缺失突变体的构建及其抗砷性初步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年03期

6 李苹苹;罗俊;彭志庆;初颜兵;王燕;;Ⅰ型跨膜蛋白α亚型缺失突变体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周期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7 张晓菲;谭晓华;程建兵;李金涛;孟强;杨磊;;ABCA1中间缺失突变体的构建及其抗砷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08期

8 戴燕;王莉;陈雯莉;;鱼腥蓝细菌PCC7120 alr3504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及表型分析[J];微生物学报;2008年11期

9 李明勇;邱德文;曾洪梅;杨秀芬;;Peat1蛋白及其3个缺失突变体的表达与热稳定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0期

10 魏从文;管楷;岳翔;袁媛;宋婷;郑子瑞;张艳红;钟辉;;TBK1相关激酶活性缺失突变体和泛素样结构域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及生物活性鉴定[J];生物技术通讯;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文;冯福应;候海彤;许亦农;匡廷云;;蓝藻Synechocystis sp PCC6803硫脂缺失突变体的构建[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2 颜宏利;孙树汉;陈蕊雯;;膜联蛋白32序列缺失突变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的表达[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舒展;邵玲;彭长连;林植芳;阳成伟;顾群;;应用叶绿素荧光成像分析拟南芥花色素苷缺失突变体对光氧化处理的敏感性[A];纪念殷宏章先生百年诞辰暨全国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符小玉;谭德明;侯周华;胡志亮;刘国珍;欧阳奕;刘菲;;MicroRNA在HBx缺失突变体致肝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感染性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董宁征;潘峻亮;阮长耿;;DSPA缺失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及功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郗冬;魏平;曹傲能;来鲁华;;小热休克蛋白Mj HSP16.5突变研究[A];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徐熠熠;蓝建平;朱园园;来晓瑜;黄河;;P53N端缺失突变体的定位和对细胞周期调控研究[A];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130(gp16)和ac132的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赵凤云;IE180不同缺失突变体对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3年

3 孙国涛;脂质代谢中活性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4 穆修前;人维生素D3受体cDNA的克隆、缺失突变体的构建以及它们在T细胞中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5 周峰;E-钙粘蛋白Asn-633位N-糖链对其表达、转运和折叠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邹海鹰;Axin1与Axin2激活JNK的分子机制[D];厦门大学;2006年

7 刘宁;KLFs转录因子蛋白稳定性及相关生物学功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二宁;补体C3及其缺失突变体与CLIC1蛋白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丘献娟;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中一类与趋化性相关的感受蛋白基因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张恺;稻瘟病菌中一个假定桩蛋白的功能分析及相关信号初探[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4 黄清平;稻瘟病菌中VPS29和VPS26基因的功能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5 王平安;拟南芥BES1转录因子家族多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及表型观察统计[D];兰州大学;2016年

6 杨生海;牛叠朊编码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晨辉;CUEDC2各种缺失突变体的构建及其功能初探[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8 李明勇;极细链格孢菌激活蛋白PeaT1结构域分析与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张晓菲;ABCA1胞外第一环缺失突变体构建及其抗砷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10 潘林鑫;RB1蛋白与Sedlin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拟南芥BES1转录因子家族多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及表型观察统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10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0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