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芽变株系类胡萝卜素代谢差异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08 11:34
为了研究’琯溪蜜柚’果实红肉突变株系类胡萝卜素代谢和芽变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琯溪蜜柚’及其芽变一代品种’红肉蜜柚’和芽变二代品种’三红蜜柚’果实为材料,使用RNA-seq技术研究3个品种3个发育时期果肉类胡萝卜素的代谢。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共筛选出参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显著差异表达的10个基因,分别为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六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ZDS)、类胡萝卜素异构酶基因(CRTISO1、CRTISO2)、紫黄质脱环氧酶基因(NPQ1)、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基因(NCED3、NCED5)、脱落醛氧化酶基因(AAO3)、ABA 8’-羟化酶基因(CYP707A1)、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CCD4)。共表达分析揭示了7个家族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与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高度相关,分别为MADS、b ZIP、b HLH、MYB、AP2/ERF、NAC和WRKY。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验证了部分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与RNA-seq结果高度一致。此外,经对’红肉蜜柚’果肉转色期的初生和次生代谢通路DEGs富集分析,发现类胡萝卜素的积累过程中,细胞壁、...
【文章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2020,41(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1.2.2 q RT-PCR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转录组测序结果统计
2.2 差异基因分析
2.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分析
2.4 类胡萝卜素代谢分析
2.5‘红肉蜜柚’果实转色期的初生和次级代谢分析
2.6 q RT-PCR验证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红蜜柚’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部分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余磊,潘腾飞,张蒙,郑嘉敏,龚江美,韦爱玉,蔡灿军,潘东明. 热带作物学报. 2018(10)
[2]不同套袋处理对琯溪蜜柚果实品质的影响[J]. 赵晓玲,佘文琴,林慧颖. 中国南方果树. 2012(04)
[3]采后ABA、GA3对芒果细胞壁降解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作用[J]. 周玉婵,唐友林,谭兴杰,郭俊彦. 植物生理学报. 1996(04)
博士论文
[1]柑橘精细定位平台构建及其在多胚和色泽芽变研究中的应用[D]. 王霞.华中农业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柚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研究[D]. 余磊.福建农林大学 2018
[2]柚COM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 扶丽红.福建农林大学 2015
[3]柚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的分离及其积累研究[D]. 李伟明.福建农林大学 2013
[4]红肉蜜柚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的克隆[D]. 陈德欣.福建农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75267
【文章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2020,41(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1.2.2 q RT-PCR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转录组测序结果统计
2.2 差异基因分析
2.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分析
2.4 类胡萝卜素代谢分析
2.5‘红肉蜜柚’果实转色期的初生和次级代谢分析
2.6 q RT-PCR验证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红蜜柚’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部分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余磊,潘腾飞,张蒙,郑嘉敏,龚江美,韦爱玉,蔡灿军,潘东明. 热带作物学报. 2018(10)
[2]不同套袋处理对琯溪蜜柚果实品质的影响[J]. 赵晓玲,佘文琴,林慧颖. 中国南方果树. 2012(04)
[3]采后ABA、GA3对芒果细胞壁降解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作用[J]. 周玉婵,唐友林,谭兴杰,郭俊彦. 植物生理学报. 1996(04)
博士论文
[1]柑橘精细定位平台构建及其在多胚和色泽芽变研究中的应用[D]. 王霞.华中农业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柚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研究[D]. 余磊.福建农林大学 2018
[2]柚COM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 扶丽红.福建农林大学 2015
[3]柚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的分离及其积累研究[D]. 李伟明.福建农林大学 2013
[4]红肉蜜柚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的克隆[D]. 陈德欣.福建农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75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1752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