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河北衡水地区恶性血液病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型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1-05-21 14:53
  目的:近年来,移植免疫以及恶性血液性疾病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其中自然杀伤(NK)细胞在上述过程中的发病病因学及治疗措施、预后评估方面的研究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国内外学者和临床医师的注意。研究的比较重要的一类就是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 like receptor,KIR),KIR主要在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和部分的T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样超家族成员,KIR能够特异性识别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一类抗原系统,这两者一起构成了人类最重要的抗原抗体反应系统KIR-HLA信号系统,系统激活后能够调控NK细胞和该部分T细胞的识别外来物质,进而产生杀伤功能及抗原抗体反应。同时经过研究发现,KIR也主要分为两大组成部分,包括活化型KIR和抑制型KIR,其中抑制型KIR同HLA一道,在某些“错配背景”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进一步促使NK细胞异源反应性中增强移植物抗自体免疫反应及促进移植物植入人体的作用。由此,我们虽然认识到KIR系统在移植免疫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与此同... 

【文章来源】: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阻断恶性血液病逃逸机制:抗PD-1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西恶性血液病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J]. 熊莉,孙瑜,李国良.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5(05)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J]. 董瑞萍,杜海林,戴宇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3]KIR/HLA受配体模式对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J]. 苏品璨,杨通汉,王三斌,王珏,何利平,彭利辉,朱祥明,陈强,胡灯明.  中国输血杂志. 2012(S1)
[4]血液病学新进展与展望[J]. 王健民,高磊,胡晓霞,陈洁,邱慧颖,章卫平,杨建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1(03)
[5]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活化型KIR的作用[J]. 窦立萍,达万明,黄文荣,赵瑜,李红华,王全顺,高春记,于力.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9(06)
[6]几类恶性血液病病人杀伤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型的表达在高危及标危组的差异分析[J]. 赵翔宇,常英军,黄晓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8(04)
[7]供受者KIR配体表达对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J]. 王华,何祎,王玫,王荷花,周征,翟文静,赵英新,张荣莉,翟卫华,冯四洲,韩明哲.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8(03)
[8]供者活化型KIR2DS5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中的意义[J]. 王华,何祎,王荷花,王玫,翟文静,周征,张荣莉,翟卫华,冯四洲,韩明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8(01)
[9]中国汉族人群中KIR分布规律及其在HLA相合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J]. 窦立萍,达万明,赵丹丹,王畅,卢学春,康慧媛,闫蓓,汪菲菲,朱海燕,李红华,高春记,于力.  中华医学杂志. 2007(44)
[10]白血病患者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J]. 陈阿梅,郭晓明,闫文瑛,谢松梅,朱娜,王新党,旭日,刘庆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7(01)

博士论文
[1]KIR基因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的初步探讨[D]. 周惠芬.苏州大学 2014
[2]KIR基因簇KIR3DL1、KIR2DL1、KIR2DL2/3多态性研究[D]. 江波.苏州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在无关allo-HSCT中KIR2DL1高分辨等位基因分布及其表达差异对移植预后的影响[D]. 王苗.苏州大学 2014
[2]HLA单倍体与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D]. 邵运丽.郑州大学 2012
[3]KIR受体基因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在异基因无关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D]. 鲍晓晶.苏州大学 2011
[4]浙江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D]. 姜侃.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99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199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8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