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维度:大流堰引水工程生态文明基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3 07:48
运用历史学派研究方法,结合相关理论对宣平溪大流堰引水工程历史文献、工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几百年来治水实践在科学思想、工程技术、制度安排三维度的具体体现,进而探究我国河流治理实践活动中传承的生态文明基因。研究发现网络及网络流是成功治水的基因内核,网络和网络流不仅蕴含"因势利导""天人合一""疏堵结合"的传统治水理念,而且符合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和现代经济思想。网络节点工程和制度安排是网络及网络流顺利运行的关键,体现了"以人文养水文"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文章来源】: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0,32(0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清道光四年宣平古县城图
大流堰引水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治水的 “天人合一”“因势利导”的理念。[16]从工程规划角度看大流堰引水工程包括大流堰及贯穿宣平古城的河网水系。河网水系组成中既有自然河流东溪、西溪及绿岩潭,又有大流堰及城内纵横交错的水渠,是一个典型的体现网络流思想的工程实践。从水资源利用上看体现了先城市后乡村、先生活后生产、先基础后提高的思想,形成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供水网络。具体布局上大流堰引水工程起自西溪大流堰,自柳城镇曹门、太平坊引水入县城各街巷,最后尾水出城,大部分出城后经过灌溉进入东溪,部分城西农田灌溉后仍然进入西溪下游河段。从源头官堰—大流堰经西门流入,经曹门至太平坊分为甲乙两支。甲大支北行,经县后坊折东,至双 门郑祠门口分为两支。一支北行,经杨泽街口出东溪;一支南行,经东街至警察所前会大街水,引入畔池,出文昌阁,入大流畈灌溉后也入东溪。乙大支南行,经大街天后宫前折东,至三角店分为两支。一支东行经县署前横街至警察所前,会东街水并入大流畈后入东溪;一支南行,经县前坊直街至夫人庙前又分两小支,一支出夫人庙后灌田,一支出城隍庙后灌田,这两支水均入南部西溪。大流堰形成的引水水系网络不仅解决了县城的供水,而且堰区数千亩农田实现了从车水灌溉到自流灌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图2为清末宣平古县城布置图及水系图。3.2 引水工程及构筑物
这个供水网络不仅是众多涉水功能归集,包括水运、消防、供水、灌溉、景观等,自然河流和人工暗渠、明沟形成立体交叉、独立完善的供排水系统,而且成就了城市与外界之间的天然屏障和城市景观。对于网络的巧妙设计以及众多功能归集,整个设计科学合理,不仅精巧地反映出古人用水治水的先进理念,同时这也是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奇迹,建成了一个有城门无城墙的城市(见图3)。4.2 工程技术维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历史维度的河流治理生态文明基因研究[J]. 叶舟.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9(05)
[2]清代钱塘江潮神崇拜研究——兼论政府对民间信仰的引导作用[J]. 杨丽婷.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9(04)
[3]中国古代城市水系建设对现代生态水系规划的启示[J]. 韩双羽. 中国标准化. 2019(06)
[4]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 谢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04)
[5]明清时期江南运河区域水神信仰文化述略[J]. 胡梦飞.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8(03)
[6]汉魏洛阳城阳渠遗址与古代都城的生态水利建设[J]. 贾璞. 中州学刊. 2017(07)
[7]明清时期济宁地区水神信仰史考[J]. 胡梦飞.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7(01)
[8]中国古代生态文化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李建彬. 长江丛刊. 2016(26)
[9]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地区协作——古代都江堰灌区水系管治的启示[J]. 袁琳,袁琳. 城市规划. 2016(08)
[10]生态视野下古代中小城市营建——以清代郴州为例[J]. 陈柳,梁锐. 华中建筑. 2016(01)
博士论文
[1]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在河流动力学领域中的应用[D]. 徐国宾.天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27316
【文章来源】: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0,32(0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清道光四年宣平古县城图
大流堰引水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治水的 “天人合一”“因势利导”的理念。[16]从工程规划角度看大流堰引水工程包括大流堰及贯穿宣平古城的河网水系。河网水系组成中既有自然河流东溪、西溪及绿岩潭,又有大流堰及城内纵横交错的水渠,是一个典型的体现网络流思想的工程实践。从水资源利用上看体现了先城市后乡村、先生活后生产、先基础后提高的思想,形成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供水网络。具体布局上大流堰引水工程起自西溪大流堰,自柳城镇曹门、太平坊引水入县城各街巷,最后尾水出城,大部分出城后经过灌溉进入东溪,部分城西农田灌溉后仍然进入西溪下游河段。从源头官堰—大流堰经西门流入,经曹门至太平坊分为甲乙两支。甲大支北行,经县后坊折东,至双 门郑祠门口分为两支。一支北行,经杨泽街口出东溪;一支南行,经东街至警察所前会大街水,引入畔池,出文昌阁,入大流畈灌溉后也入东溪。乙大支南行,经大街天后宫前折东,至三角店分为两支。一支东行经县署前横街至警察所前,会东街水并入大流畈后入东溪;一支南行,经县前坊直街至夫人庙前又分两小支,一支出夫人庙后灌田,一支出城隍庙后灌田,这两支水均入南部西溪。大流堰形成的引水水系网络不仅解决了县城的供水,而且堰区数千亩农田实现了从车水灌溉到自流灌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图2为清末宣平古县城布置图及水系图。3.2 引水工程及构筑物
这个供水网络不仅是众多涉水功能归集,包括水运、消防、供水、灌溉、景观等,自然河流和人工暗渠、明沟形成立体交叉、独立完善的供排水系统,而且成就了城市与外界之间的天然屏障和城市景观。对于网络的巧妙设计以及众多功能归集,整个设计科学合理,不仅精巧地反映出古人用水治水的先进理念,同时这也是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奇迹,建成了一个有城门无城墙的城市(见图3)。4.2 工程技术维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历史维度的河流治理生态文明基因研究[J]. 叶舟.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9(05)
[2]清代钱塘江潮神崇拜研究——兼论政府对民间信仰的引导作用[J]. 杨丽婷.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9(04)
[3]中国古代城市水系建设对现代生态水系规划的启示[J]. 韩双羽. 中国标准化. 2019(06)
[4]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 谢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04)
[5]明清时期江南运河区域水神信仰文化述略[J]. 胡梦飞.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8(03)
[6]汉魏洛阳城阳渠遗址与古代都城的生态水利建设[J]. 贾璞. 中州学刊. 2017(07)
[7]明清时期济宁地区水神信仰史考[J]. 胡梦飞.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7(01)
[8]中国古代生态文化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李建彬. 长江丛刊. 2016(26)
[9]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地区协作——古代都江堰灌区水系管治的启示[J]. 袁琳,袁琳. 城市规划. 2016(08)
[10]生态视野下古代中小城市营建——以清代郴州为例[J]. 陈柳,梁锐. 华中建筑. 2016(01)
博士论文
[1]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在河流动力学领域中的应用[D]. 徐国宾.天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27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2273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