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一株MCs降解菌的降解活性及mlr基因簇的进化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01 16:16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一类由有毒蓝藻产生的具有肝毒性的环状七肽。mlr降解途径在MCs的生物降解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mlr基因簇的完整序列,该降解途径的进化来源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从巢湖沉积物中分离出了一株MCs降解菌,并对其进行了鉴定。随后研究了该降解菌的MCLR降解特性以及环境因素对其降解能力的影响。通过PCR技术,对该降解菌的mlr基因簇部分序列进行了扩增和测序。通过构建mlr基因簇、mlrA基因以及对应的16S rDNA系统发育树,结合MCs降解菌基因组岛分析结果,对mlr基因的进化来源进行了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稀释涂布,从巢湖沉积物中分离出了一株MCs降解菌,CHF4。经16S rDNA鉴定,该菌为Sphingosinicella sp.。mlr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其采用了mlr降解途径。(2)CHF4菌在25-35℃,pH 7-9的条件下均有较高的降解能力,未观察到迟滞期,最大降解速率为0.54 mg·L-1h-1,高于大多数MCs降解菌。(3)通过PCR扩增,得到了长为5418 bp的mlr基因簇部分序列,其...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株MCs降解菌的降解活性及mlr基因簇的进化来源


MCs的化学结构[5]

示意图,途径,产物,基因


7图1-2Sphingomonassp.ACM-3962的MCLR降解途径及中间产物的生成[47]Fig.1-2ThedegradativepathwayofMCLRandtheformationofintermediateproductsbySphingomonassp.ACM-3962图1-3mlr基因簇示意图[28]Fig.1-3Schematicdiagramofmlrgenecluster由于mlrA能够对MCs进行开环,所以被认为是MCs降解过程中关键的基因[45]。Sphingosinicellasp.B-9在MCs降解过程中产生了与Sphingomonassp.ACM-3962相同中间产物,并且在B-9菌中同样检测到了的mlrA基因,因此B-9菌被认为同样采用了mlr降解机理[35,48]。在进一步研究B-9对MCLR的降解

菌落形态,菌落形态


MCs降解菌CHF4菌的菌落形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巢湖水体浮游藻类数量与主要水质指标关系的研究[J]. 张志芬,汪蔷,谢恩诚,赵程程,晏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18(17)
[2]细菌基因岛研究进展[J]. 邓瑞,陈亮.  重庆医学. 2018(06)
[3]巢湖和太湖微囊藻毒素差异性研究[J]. 毛敬英,陈志明,莫招育,夏桂平,任立军,曹金玲,黄雅婷,覃伟燕,高如泰,何连声,席北斗.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4(12)
[4]微囊藻毒素降解菌Paucibacter sp.CH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J]. 游狄杰,陈晓国,向荟圯,欧阳潦,杨冰.  环境科学. 2014(01)
[5]基于NOAA/AVHRR卫星资料的巢湖水华规律分析[J]. 张红,黄勇.  中国环境科学. 2009(07)
[6]微囊藻毒素[Dha7]MCRR的制备及鉴定[J]. 陈晓国,杨力力,肖邦定,吴幸强,董欣杨.  环境科学. 2007(09)
[7]用于PCR检测的乳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J]. 杨洋,张伟,袁耀武,何俊萍,马晓燕,丁鑫,王呸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09)
[8]饮用水微囊藻毒素与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 徐明,杨坚波,林玉娣,胡磊,陈艳,沈炜,俞顺章.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3(03)
[9]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毒性及毒素的研究[J]. 张青学,俞敏娟.  环境科学学报. 1989(01)

硕士论文
[1]Rhizobiumsp.TH菌降解微囊藻毒素的机理及mlrA基因的进化来源[D]. 祝晓芸.武汉理工大学 2016
[2]益生菌对微囊藻毒素的清除及其机理初步研究[D]. 王松.江南大学 2010
[3]一株太湖土著细菌对微囊藻毒素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D]. 尹玉芬.南京农业大学 2010
[4]微囊藻毒素的厌氧降解及厌氧降解菌的分离[D]. 陈锦.武汉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59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259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4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