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油微藻繁育技术优化与蓝藻产不饱和脂肪酸的基因工程
发布时间:2021-07-03 01:54
微藻富含油脂、易于培养、生长周期短,可作为功能食品、饲料添加剂的替代来源。然而,培养过程中存在生物质浓度低、规模化培养难、收获耗能高、新鲜水消耗大、特定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等问题,导致微藻生物质及其组分成本高,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本论文以湛江等鞭金藻、假微型海链藻和聚球藻7002为研究对象,对微藻培养条件优化、光生物反应器设计、生物絮凝收获和絮凝上清再利用、基因工程蓝藻产不饱和脂肪酸等进行探索研究。(1)湛江等鞭金藻和假微型海链藻的优化培养。探讨了培养方式、光强和NaN03浓度对微藻生长和产物积累的影响以及培养过程中氮消耗与微藻生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湛江等鞭金藻和假微型海链藻生长越快,对氮的吸收越多,兼养较光自养和光异养消耗更多的氮以满足生长需要。充足的氮源和兼养培养时,蛋白质积累较多;NaN03浓度较低时,油脂积累较多。综合考虑油脂产率和节约资源等因素,湛江等鞭金藻最佳油脂产率80.06mg/L/d 在光强为 100μmol/m2/s、NaN03 浓度为 375mg/L、兼养培养条件下获得。光强为100μmol/m2/s,NaN03浓度为375mg/L,兼养培养,以更新率35%、更...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微藻的培养方式[25)??Fig.?1-2?The?cultivation?mode?of?microalgae??1.2.2.5不同培养条件的优劣??不同培养方式特征见图1-2
通过A5脱氢转换成AA和EPA。另一种酶A17脂肪酸脱氢酶,能够将AA催化成EPA,??然后在A5延长酶作用下将EPA转换成DPA,最后在A4脂肪酸脱氢酶作用下转换成DHA??(图1-4)。另一方面,在含油真菌裂殖壶菌和海洋细菌中证实存在替代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途径(聚酮合酶途径)??与真核藻相比,蓝藻遗传操作更直接和完善。1970s首例蓝藻外源基因的转化及重??组DNA技术研究,构建了工程蓝藻。蓝藻的多数遗传操作是在获得代谢、遗传、光合??作用信息后进行的[98]。穿梭载体、整合载体、转座子及噬菌体载体等常用来构建蓝藻基??因工程载体[99]。蓝藻具有将外源基因通过一些未知机制穿过细胞膜的能力。集胞藻??Synechocystis?sp.?PCC?6803.?WWW:?Synechococcus?elongatus?PCC?7942?S.?Synechococcus??sp.PCC?7002等具有自然转化能力,是基因工程的理想宿主[93]。有些蓝藻具有特定表型??或代谢过程中固氮产氢,使用结合转化和电转化用于转化。对真核微藻来说,绿藻、红??藻和褐藻及硅藻已成功转化,大部分由核转化[94]。??转基因微藻可作为生物反应器过量或特定表达基因,产生新代谢物。2013年_晋飞??_将大肠杆菌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acetyl-coAsynthetase,ACS)引入裂殖壶藻???ScAizoc/i^r/wm?sp.TIOllOl
 ̄?concentration/?uM??图2-3人工海水中NOr浓度与其在220nm下吸收值的关系曲线??Fig.?2-3?Relationship?between?nitrate?concentration?and?absorbance?at?220?nm?in?artificial?seawater??medium.??2.1.7统计学分析??所有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偏差表示。所有数据用SPSS?10(SPSS,Chicago,?IL,USA)??中的单向ANOVA?(方差分析)和多重范围试验(p<?0.05)进行评估。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2.2结果与讨论??2.2.1培养条件和培养方式对湛江等鞭金藻生物量浓度影响??如图2-4所示,光强分别为100和200?|xmol/m2/s时,不同培养方式下,随NaN〇3??浓度升高(从75mg/L升高到750mg/L),微藻生物量浓度在逐步增大,差异性显著(p??〈0.05)。培养9d后,NaN03浓度为乃mg/L,光强为10〇Mmol/m2/s光异养时生物量浓??度最低为0.46?g/L,NaN03浓度为750?mg/L,光强为100?nmol/m2/s兼养时生物量浓度最??高为2.20?g/L。氮是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必需元素,增加氮供应生物量浓??度将增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絮凝法采收小球藻的研究[J]. 薛蓉,陆向红,卢美贞,窦晓,晏荣军,计建炳. 可再生能源. 2012(09)
[2]氮、磷对富油荒漠微藻混养生长及总脂的影响[J]. 徐檬,徐小琳,李春.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3]葡萄糖和乙酸钠对湛江等鞭金藻兼养生长的影响[J]. 赫冬梅,王娜,孙凯峰,黄振华,段舜山. 生态科学. 2012(02)
[4]微藻生物技术产业前景和研发策略分析[J]. 李健,张学成,胡鸿钧,王广策. 科学通报. 2012(01)
[5]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技术中的若干科学问题及其分析[J]. 李元广,谭天伟,黄英明. 中国基础科学. 2009(05)
[6]光质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柴雨,吴垠,赵慧慧,于丹.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9(06)
[7]不同氮源对布朗葡萄藻生长、总脂和总烃含量的影响[J]. 胡章喜,安民,段舜山,徐宁,孙凯峰,刘晓娟,李爱芬,张成武. 生态学报. 2009(06)
[8]酶解糖异养培养微藻发酵条件的优化及生产试验[J]. 尹建云,孟海华,张学松,梁世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05)
[9]绿色巴夫藻的光生物反应器半连续培养研究[J]. 徐志标,裴鲁青,骆其君,严小军. 海洋水产研究. 2005(04)
[10]光、氮和半连续培养更新率对微绿球藻生长与采收量的影响[J]. 朱艺峰,林霞,徐同成,虞小花,高成勉,张仕坚. 中国水产科学. 2004(02)
博士论文
[1]微拟球藻PUFA和TAG合成的分子调控研究[D]. 张琳.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两种微藻的生物量与特定代谢产物产量[D]. 闫晋飞.沈阳药科大学 2013
[3]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及在集胞藻PCC6803中的表达研究[D]. 陈高.山东师范大学 2012
[4]三角褐指藻的自养、兼养和异养特性研究[D]. 刘晓娟.暨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研究[D]. 万晶晶.北京化工大学 2013
[2]三种海洋产能微藻规模化养殖及采收技术的初步研究[D]. 韦芳三.上海海洋大学 2011
[3]包埋—脱水法常温和低温保存两种等鞭金藻的研究[D]. 王欢.辽宁师范大学 2009
[4]海洋硅藻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培养条件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D]. 朱明.中国海洋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61623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微藻的培养方式[25)??Fig.?1-2?The?cultivation?mode?of?microalgae??1.2.2.5不同培养条件的优劣??不同培养方式特征见图1-2
通过A5脱氢转换成AA和EPA。另一种酶A17脂肪酸脱氢酶,能够将AA催化成EPA,??然后在A5延长酶作用下将EPA转换成DPA,最后在A4脂肪酸脱氢酶作用下转换成DHA??(图1-4)。另一方面,在含油真菌裂殖壶菌和海洋细菌中证实存在替代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途径(聚酮合酶途径)??与真核藻相比,蓝藻遗传操作更直接和完善。1970s首例蓝藻外源基因的转化及重??组DNA技术研究,构建了工程蓝藻。蓝藻的多数遗传操作是在获得代谢、遗传、光合??作用信息后进行的[98]。穿梭载体、整合载体、转座子及噬菌体载体等常用来构建蓝藻基??因工程载体[99]。蓝藻具有将外源基因通过一些未知机制穿过细胞膜的能力。集胞藻??Synechocystis?sp.?PCC?6803.?WWW:?Synechococcus?elongatus?PCC?7942?S.?Synechococcus??sp.PCC?7002等具有自然转化能力,是基因工程的理想宿主[93]。有些蓝藻具有特定表型??或代谢过程中固氮产氢,使用结合转化和电转化用于转化。对真核微藻来说,绿藻、红??藻和褐藻及硅藻已成功转化,大部分由核转化[94]。??转基因微藻可作为生物反应器过量或特定表达基因,产生新代谢物。2013年_晋飞??_将大肠杆菌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acetyl-coAsynthetase,ACS)引入裂殖壶藻???ScAizoc/i^r/wm?sp.TIOllOl
 ̄?concentration/?uM??图2-3人工海水中NOr浓度与其在220nm下吸收值的关系曲线??Fig.?2-3?Relationship?between?nitrate?concentration?and?absorbance?at?220?nm?in?artificial?seawater??medium.??2.1.7统计学分析??所有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偏差表示。所有数据用SPSS?10(SPSS,Chicago,?IL,USA)??中的单向ANOVA?(方差分析)和多重范围试验(p<?0.05)进行评估。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2.2结果与讨论??2.2.1培养条件和培养方式对湛江等鞭金藻生物量浓度影响??如图2-4所示,光强分别为100和200?|xmol/m2/s时,不同培养方式下,随NaN〇3??浓度升高(从75mg/L升高到750mg/L),微藻生物量浓度在逐步增大,差异性显著(p??〈0.05)。培养9d后,NaN03浓度为乃mg/L,光强为10〇Mmol/m2/s光异养时生物量浓??度最低为0.46?g/L,NaN03浓度为750?mg/L,光强为100?nmol/m2/s兼养时生物量浓度最??高为2.20?g/L。氮是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必需元素,增加氮供应生物量浓??度将增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絮凝法采收小球藻的研究[J]. 薛蓉,陆向红,卢美贞,窦晓,晏荣军,计建炳. 可再生能源. 2012(09)
[2]氮、磷对富油荒漠微藻混养生长及总脂的影响[J]. 徐檬,徐小琳,李春.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3]葡萄糖和乙酸钠对湛江等鞭金藻兼养生长的影响[J]. 赫冬梅,王娜,孙凯峰,黄振华,段舜山. 生态科学. 2012(02)
[4]微藻生物技术产业前景和研发策略分析[J]. 李健,张学成,胡鸿钧,王广策. 科学通报. 2012(01)
[5]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技术中的若干科学问题及其分析[J]. 李元广,谭天伟,黄英明. 中国基础科学. 2009(05)
[6]光质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柴雨,吴垠,赵慧慧,于丹.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9(06)
[7]不同氮源对布朗葡萄藻生长、总脂和总烃含量的影响[J]. 胡章喜,安民,段舜山,徐宁,孙凯峰,刘晓娟,李爱芬,张成武. 生态学报. 2009(06)
[8]酶解糖异养培养微藻发酵条件的优化及生产试验[J]. 尹建云,孟海华,张学松,梁世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05)
[9]绿色巴夫藻的光生物反应器半连续培养研究[J]. 徐志标,裴鲁青,骆其君,严小军. 海洋水产研究. 2005(04)
[10]光、氮和半连续培养更新率对微绿球藻生长与采收量的影响[J]. 朱艺峰,林霞,徐同成,虞小花,高成勉,张仕坚. 中国水产科学. 2004(02)
博士论文
[1]微拟球藻PUFA和TAG合成的分子调控研究[D]. 张琳.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两种微藻的生物量与特定代谢产物产量[D]. 闫晋飞.沈阳药科大学 2013
[3]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及在集胞藻PCC6803中的表达研究[D]. 陈高.山东师范大学 2012
[4]三角褐指藻的自养、兼养和异养特性研究[D]. 刘晓娟.暨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研究[D]. 万晶晶.北京化工大学 2013
[2]三种海洋产能微藻规模化养殖及采收技术的初步研究[D]. 韦芳三.上海海洋大学 2011
[3]包埋—脱水法常温和低温保存两种等鞭金藻的研究[D]. 王欢.辽宁师范大学 2009
[4]海洋硅藻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培养条件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D]. 朱明.中国海洋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61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2616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