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超量表达AtBAS1基因对毛白杨生长发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31 10:52
  BAS1(phyB activation-tagged suppressor1)基因编码一种含细胞色素P450的单加氧酶CYP72B1,具有羟基化酶的活性,能催化油菜素内酯26位C的羟化反应使羟化后的油菜素内酯生物活性降低,因此BAS1基因作为C-26-羟化酶,是一个重要的油菜素内酯失活基因。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在细胞伸长与分裂、维管束分化、叶片形态发生、植物育性、衰老及抗性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杨树是我国重要的造林绿化、工业用材树种,被认为是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的模式植物。以木材为基础的产品来源于林木,提高木材的品质,实现定向培育,可以提高木材利用率,在有限的林地上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植物维管发育是木材形成的基础,植物激素影响植物维管组织发育,因此研究植物维管组织的发育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毛白杨为材料,分别构建了由pLXM5和35S启动子驱动的BAS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将AtBAS1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遗传转化杨树,研究其对毛白杨生长发育的影响。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构建了两个植物表...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超量表达AtBAS1基因对毛白杨生长发育的影响


油菜素内酯的结构(Groveetal.,1979)

生物合成途径,拟南芥


17图 2 拟南芥中 BL 生物合成途径(Noguchi et al., 2000)Figure 2 Biosynthetic pathways for BL in Arabidopsis

代谢途径,油菜素内酯,相关突变


图 3 BRs 代谢途径(李辉等, 2015)Figure 4 BRs metabolic pathways1.3 油菜素内酯合成和代谢的相关基因自油菜素内酯发现以来,研究者一直在研究其代谢途径,特别是对其生物合途径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但由于材料的原因,没能取得破性的进展,因此,通过将 BR 相关突变体作为植物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上研基因功能的良好材料,已基本上弄清了植物体内油菜素内酯的生物合成途径。 90 年代中期开始,科学家们就在拟南芥、水稻、西红柿和豌豆等多种植物中现了多种 BR 相关突变体,并进行了相关生理生化以及遗传学上的研究,极大丰富了油菜素内酯的相关内容,也提高了我们对 BR 生物合成以及相关代谢途的认识(Altmann et al., 1998)。(1)油菜素内酯合成的相关基因控制 BRs 合成的基因有 DWARF4、DWARF5、DET2、CPD、SAX1、BR6OX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油菜素内酯对水稻根系发育的调控作用[J]. 赵雪松,王倩,闫青地,赵亚林,王凤茹,董金皋.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6(10)
[2]油菜素内酯合成基因DWF1、DET2影响毛白杨木质部形成[J]. 李宁,刘炳梅,陈雪梅.  广东农业科学. 2016(07)
[3]超量表达拟南芥油菜素内酯基因BAS1对烟草维管组织发育的影响[J]. 邹冰杰,吕立堂,赵德刚.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06)
[4]杨树转基因研究进展及展望[J]. 丁莉萍,王宏芝,魏建华.  林业科学研究. 2016(01)
[5]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和代谢研究进展[J]. 李辉,左钦月,涂升斌.  植物生理学报. 2015(11)
[6]油菜素内酯对水稻细胞伸长和分裂的调控[J]. 张海丽,高静,张昊,李生辉,邢继红,王凤茹,董金皋.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5(01)
[7]油菜素内酯合成酶基因DAS5促进杨树生长及提高抗旱性的作用[J]. 王沛雅,周剑平,王治业,张军,强维亚,杨涛,郭琪,杨晖.  植物学报. 2014(04)
[8]2,4-表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互作对羊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郭慧琴,任卫波,李平,武自念,万东莉.  草业科学. 2014(06)
[9]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对弱光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J]. 李宁,王美月,孙锦,束胜,郭世荣,王军伟,孙洪助.  西北植物学报. 2013(07)
[10]表油菜素内酯对月季切花瓶插衰老过程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杨芳.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5)

博士论文
[1]GhDET2和GhKTN1在棉花纤维细胞发育中的功能[D]. 罗明.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13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313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d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