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牛蜱核糖体ITS及线粒体基因测序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17 10:23
微小牛蜱是寄生于家畜体表最常见的蜱类之一,多寄生于牛,叮咬后会引起皮炎和贫血,并可以充当许多致病微生物的传播媒介。微小牛蜱有许多的分支(A-E分支),因此通过形态特征、寄主或地理来源等方法达到准确鉴定和区分微小牛蜱及其亲缘相近的蜱类物种是困难的。本论文以微小牛蜱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及线粒体DNA(mt 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寻找合适的分子标记准确鉴定微小牛蜱,同时对微小牛蜱遗传进化和基因多态性进行探究。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对微小牛蜱ITS(ITS-1、ITS-2)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探究微小牛蜱内转录间隔区是否可以作为微小牛蜱分类鉴定的标记基因。本文以中国湖南省、贵州省、海南省、河南省四个省份35只微小牛蜱为研究对象,我们获得微小牛蜱ITS1、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1635 bp、1151 bp。通过序列分析发现,微小牛蜱ITS1基因种内和其他蜱虫之间的种间差异分别为0-0.9%,42.9-54.9%;微小牛蜱ITS2基因种内和其他蜱虫之间的种间差异分别为0-0.3%,35.6%...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不同地区微小牛蜱代表性样品ITS1序列PCR产物的电泳图
15MrepresentsaDNAsizemarker(ordinatevaluesinbp);Lanes1-14representsamplesnegative(no-DNA)control,GZ1,GZ4,GZ7,HE2,HE5,XX1,SY2,SY4,LD3,LD5,JS2,JS6andHAI,respectively.图2-2中国不同地区微小牛蜱代表性样品ITS2序列PCR产物的电泳图Fig2-2:AgarosegelelectrophoresisofPCRproductsofITS2fromRhipicephalusmicroplussamplesfromdifferentlocationsinChinaM:DL-2000分子量标准;1-14分别是阴性对照,GZ1,GZ4,GZ7,HE2,HE5,XX1,SY2,SY4,LD3,LD5,JS2,JS6,HAI1MrepresentsaDNAsizemarker(ordinatevaluesinbp);Lanes1-14representsamplesnegative(no-DNA)control,GZ1,GZ4,GZ7,HE2,HE5,XX1,SY2,SY4,LD3,LD5,JS2,JS6andHAI1,respectively.2.3.2测序结果通过对微小牛蜱ITS-1、ITS-2序列进行测序并将所获得的35条微小牛蜱基因序列输入NABI系统Blast进行比对,比对后的结果显示所有序列均为微小牛蜱的基因序列。通过DNAMAN序列校准软件的分析,得知所获得部分ITS-1与5.8s序列的总长度为1860bp,其中ITS-1长度为1635bp,其G+C含量50.7%-51%。部分5.8s、ITS-2全长与部分18s长度为1350bp,ITS-2全长为1151bp,其G+C含量51.5%-51.7%。将获得的ITS-1序列与ITS-2序列提交到GenBank,获得微小牛蜱ITS-1、ITS-2基因的登录号见表2-4。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18图2-3微小牛蜱ITS-1序列的种内种间变异率Fig2-3InterspecticvariationrateofITS-1ofRhipicephalusmicroplus2.3.3.2ITS-2序列差异性分析将35条微小牛蜱ITS-2序列与GenBank已收录的两条微小牛蜱ITS-2(KC203368、MG978179)序列进行种内差异性分析,与三条同属于扇头蜱的蜱虫(短小扇头蜱:AF271282、血红扇头蜱:KU364296、附加扇头蜱:KY457501)进行种间差异性分析。数据表明ITS-2种内差异性0-0.3%;种间差异性为35.6-40.7%;通过ITS-2基因进一步观察不同地域对微小牛蜱的基因遗传表达是否有影响。结果表明,同省分或不同省份,微小牛蜱ITS-2基因表达未出现因地理不同而产生差异的现象。微小牛蜱ITS-2基因遗传多态性分析见图2-4。图2-4微小牛蜱ITS-2序列的种内种间变异率Fig2-4InterspecticvariationrateofITS-2ofRhipicephalusmicroplu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犬弓首蛔虫衡阳分离株的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J]. 文贵辉,刘振湘.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9(05)
[2]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吸血蠓近似种鉴定[J]. 岑常活,徐宗意,韩晓静,常琼琼,段琛,侯晓晖. 浙江农业学报. 2018(11)
[3]湟源县蜱虫形态学鉴定报告[J]. 李静,胡广卫,赵全邦,沈艳丽,马占全,王晓润,郭春兰,蔡金山. 湖北畜牧兽医. 2018(10)
[4]双盲口线虫ITS rDNA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J]. 刘梦婷,李芬,靳元春,孙淼淼,刘国华.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8(05)
[5]寄生虫病分子生物学诊断进展[J]. 邹洋,李晶晶,贾永根,王磊,王非,郑晓燕,李小丽,黄敏君. 热带医学杂志. 2018(06)
[6]我国人源蛔虫和猪源蛔虫核糖体第一内转录间隔区的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J]. 靳元春,李芬,刘进辉,刘梦婷,吴昌义. 中国兽医杂志. 2018(05)
[7]蜱虫咬伤眼睑3例报告[J]. 张远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09)
[8]家畜蜱病的防治[J]. 李伟,刘颖,丁新伟. 新疆畜牧业. 2016(10)
[9]世界蜱类名录1.软蜱科与纳蜱科(螨亚纲∶蜱目)[J]. 温廷桓,陈泽.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01)
[10]蜱传疾病及其媒介蜱类研究进展[J]. 于志军,刘敬泽. 应用昆虫学报. 2015(05)
博士论文
[1]基于线粒体基因对多头带绦虫和泡状带绦虫的种群遗传学研究[D]. 郝桂英.四川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马圆线虫COI和nad1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D]. 张淑熠.河南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评估华东地区象鼻溞群体遗传多样性[D]. 崔光艳.扬州大学 2017
[3]苍山冷杉复合体与巴山冷杉复合体的物种划分[D]. 姜雪莲.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4]云南大理市片形吸虫的分子鉴定及部分线粒体DNA的序列研究[D]. 郭田田.昆明医科大学 2016
[5]动物蜱形态学鉴定核糖体及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D]. 马君.湖南农业大学 2011
[6]湖南省日本血吸虫DNA多态性的研究[D]. 刘伟.湖南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47586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不同地区微小牛蜱代表性样品ITS1序列PCR产物的电泳图
15MrepresentsaDNAsizemarker(ordinatevaluesinbp);Lanes1-14representsamplesnegative(no-DNA)control,GZ1,GZ4,GZ7,HE2,HE5,XX1,SY2,SY4,LD3,LD5,JS2,JS6andHAI,respectively.图2-2中国不同地区微小牛蜱代表性样品ITS2序列PCR产物的电泳图Fig2-2:AgarosegelelectrophoresisofPCRproductsofITS2fromRhipicephalusmicroplussamplesfromdifferentlocationsinChinaM:DL-2000分子量标准;1-14分别是阴性对照,GZ1,GZ4,GZ7,HE2,HE5,XX1,SY2,SY4,LD3,LD5,JS2,JS6,HAI1MrepresentsaDNAsizemarker(ordinatevaluesinbp);Lanes1-14representsamplesnegative(no-DNA)control,GZ1,GZ4,GZ7,HE2,HE5,XX1,SY2,SY4,LD3,LD5,JS2,JS6andHAI1,respectively.2.3.2测序结果通过对微小牛蜱ITS-1、ITS-2序列进行测序并将所获得的35条微小牛蜱基因序列输入NABI系统Blast进行比对,比对后的结果显示所有序列均为微小牛蜱的基因序列。通过DNAMAN序列校准软件的分析,得知所获得部分ITS-1与5.8s序列的总长度为1860bp,其中ITS-1长度为1635bp,其G+C含量50.7%-51%。部分5.8s、ITS-2全长与部分18s长度为1350bp,ITS-2全长为1151bp,其G+C含量51.5%-51.7%。将获得的ITS-1序列与ITS-2序列提交到GenBank,获得微小牛蜱ITS-1、ITS-2基因的登录号见表2-4。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18图2-3微小牛蜱ITS-1序列的种内种间变异率Fig2-3InterspecticvariationrateofITS-1ofRhipicephalusmicroplus2.3.3.2ITS-2序列差异性分析将35条微小牛蜱ITS-2序列与GenBank已收录的两条微小牛蜱ITS-2(KC203368、MG978179)序列进行种内差异性分析,与三条同属于扇头蜱的蜱虫(短小扇头蜱:AF271282、血红扇头蜱:KU364296、附加扇头蜱:KY457501)进行种间差异性分析。数据表明ITS-2种内差异性0-0.3%;种间差异性为35.6-40.7%;通过ITS-2基因进一步观察不同地域对微小牛蜱的基因遗传表达是否有影响。结果表明,同省分或不同省份,微小牛蜱ITS-2基因表达未出现因地理不同而产生差异的现象。微小牛蜱ITS-2基因遗传多态性分析见图2-4。图2-4微小牛蜱ITS-2序列的种内种间变异率Fig2-4InterspecticvariationrateofITS-2ofRhipicephalusmicroplu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犬弓首蛔虫衡阳分离株的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J]. 文贵辉,刘振湘.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9(05)
[2]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吸血蠓近似种鉴定[J]. 岑常活,徐宗意,韩晓静,常琼琼,段琛,侯晓晖. 浙江农业学报. 2018(11)
[3]湟源县蜱虫形态学鉴定报告[J]. 李静,胡广卫,赵全邦,沈艳丽,马占全,王晓润,郭春兰,蔡金山. 湖北畜牧兽医. 2018(10)
[4]双盲口线虫ITS rDNA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J]. 刘梦婷,李芬,靳元春,孙淼淼,刘国华.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8(05)
[5]寄生虫病分子生物学诊断进展[J]. 邹洋,李晶晶,贾永根,王磊,王非,郑晓燕,李小丽,黄敏君. 热带医学杂志. 2018(06)
[6]我国人源蛔虫和猪源蛔虫核糖体第一内转录间隔区的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J]. 靳元春,李芬,刘进辉,刘梦婷,吴昌义. 中国兽医杂志. 2018(05)
[7]蜱虫咬伤眼睑3例报告[J]. 张远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09)
[8]家畜蜱病的防治[J]. 李伟,刘颖,丁新伟. 新疆畜牧业. 2016(10)
[9]世界蜱类名录1.软蜱科与纳蜱科(螨亚纲∶蜱目)[J]. 温廷桓,陈泽.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01)
[10]蜱传疾病及其媒介蜱类研究进展[J]. 于志军,刘敬泽. 应用昆虫学报. 2015(05)
博士论文
[1]基于线粒体基因对多头带绦虫和泡状带绦虫的种群遗传学研究[D]. 郝桂英.四川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马圆线虫COI和nad1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D]. 张淑熠.河南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评估华东地区象鼻溞群体遗传多样性[D]. 崔光艳.扬州大学 2017
[3]苍山冷杉复合体与巴山冷杉复合体的物种划分[D]. 姜雪莲.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4]云南大理市片形吸虫的分子鉴定及部分线粒体DNA的序列研究[D]. 郭田田.昆明医科大学 2016
[5]动物蜱形态学鉴定核糖体及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D]. 马君.湖南农业大学 2011
[6]湖南省日本血吸虫DNA多态性的研究[D]. 刘伟.湖南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47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3475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