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偃麦草渗入系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定位
发布时间:2021-10-02 00:12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作为三大谷物之一,保证其高产、优质对于保障我国民生水平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真菌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限制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选育、种植抗锈品种比有效的化控措施更为经济、环保,因此实现小麦抗源多样化、挖掘抗病新基因是缓解小麦大幅减产的必要途径。彭提卡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是小麦近缘种野生植物,免疫条锈病等多种小麦病害,广泛应用于小麦遗传改良及种质创新研究。本文就当前小麦条锈病抗源选择范围狭窄的现状,对高抗小麦条锈病的隐形渗入系材料CH7056,进行遗传机制和抗性来源的探究,目的在于挖掘CH7056中的抗条锈病新基因,主要结果如下:(1)用5种条锈菌:条中29、条中31、条中32、条中33和条中34对野生亲本彭提卡偃麦草,小偃7430、CH7056和其各小麦亲本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CH7056在苗期对5种条锈菌菌种均免疫或高抗,且抗性表现与野生亲本彭提卡偃麦草相同,而各轮回亲本小麦品种均高感条锈病,因此推测其抗性可能源于彭提卡偃...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麦条锈病症状Figure1.1Symptomsofwheatstriperust
研究路线
第二章 抗小麦条锈病基因 YrCH7056 的定位及其抗源分析成株期抗性鉴定材料种植及抗性鉴定:于 2013 年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地对试验材料CH7056 和 SY95-71 以及其杂交后代创建的重组自交系 F7代中 112 个家系做小麦成株期抗性鉴定,次年,用同样的方法对 RILF8代家系进行鉴定。材料具体播种方法如下:112 家系及亲本各种植 1 行,每行点播 15 粒,同时种植感病品种做对照,为确保试验材料充分发病,鉴定材料旁还需种植 SY95-71 用以诱发。在小麦拔节期将条锈菌混合孢子稀释成溶液对诱发材料进行接种。待感病对照充分发病时,对 CH7056/SY95-71 的 RILs 群体和亲本材料逐株调查感病程度(同样按叶部病害 6 级分类标准)并做相应记载,统计抗、感家系分离比例,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其感病侵染的理论值与观察值之间的偏离程度,最后确定所携带的抗条锈菌混合菌种条中 32+条中 33+条中 34 的基因数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麦外源抗条锈病基因及染色体定位研究进展[J]. 孙偲,张鹏,张琳,方正武,蔺瑞明,马东方,王保通,井金学.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8)
[2]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现状与展望[J]. 王亚琦,孙子淇,郑峥,黄冰艳,董文召,汤丰收,张新友.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5)
[3]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YrCH7056的定位及其抗源分析[J]. 朱艳,乔麟轶,张晓军,李欣,杨足君,郭慧娟,王长彪,畅志坚. 华北农学报. 2018(01)
[4]中国小麦条锈病研究与防控[J]. 马占鸿. 植物保护学报. 2018(01)
[5]小麦条锈病菌新菌系G22-9(CYR34)和G22-14流行趋势预测[J]. 黄瑾,贾秋珍,张勃,孙振宇,黄苗苗,金社林. 植物保护学报. 2018(01)
[6]中国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J]. 何中虎,庄巧生,程顺和,于振文,赵振东,刘旭. 农学学报. 2018(01)
[7]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综述[J]. 周喜旺,刘鸿燕,王娜,南海,赵尚文,魏志平,岳维云,张耀辉,宋建荣,曹世勤. 甘肃农业科技. 2017(05)
[8]偃麦草属分子标记开发研究进展[J]. 朱艳,畅志坚,张晓军,李欣,詹海仙,郭慧娟,乔麟轶.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4)
[9]中国小麦条锈菌条中34号的发现及其致病特性[J]. 刘博,刘太国,章振羽,贾秋珍,王保通,高利,彭云良,金社林,陈万权. 植物病理学报. 2017(05)
[10]小麦耐热性的生理遗传研究进展[J]. 辛明明,彭惠茹,倪中福,姚颖垠,孙其信. 中国农业科学. 2017(05)
博士论文
[1]普通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分子定位[D]. 陈璨.安徽农业大学 2016
[2]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抗条锈病新基因的发掘[D]. 陈国跃.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
硕士论文
[1]小偃麦新种质抗白粉病特性遗传及其抗性基因定位[D]. 孙翠花.山西大学 2014
[2]小麦条锈菌新菌系V26及感染“中四”小麦条锈菌T4的SCAR检测标记的建立[D]. 郭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17617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麦条锈病症状Figure1.1Symptomsofwheatstriperust
研究路线
第二章 抗小麦条锈病基因 YrCH7056 的定位及其抗源分析成株期抗性鉴定材料种植及抗性鉴定:于 2013 年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地对试验材料CH7056 和 SY95-71 以及其杂交后代创建的重组自交系 F7代中 112 个家系做小麦成株期抗性鉴定,次年,用同样的方法对 RILF8代家系进行鉴定。材料具体播种方法如下:112 家系及亲本各种植 1 行,每行点播 15 粒,同时种植感病品种做对照,为确保试验材料充分发病,鉴定材料旁还需种植 SY95-71 用以诱发。在小麦拔节期将条锈菌混合孢子稀释成溶液对诱发材料进行接种。待感病对照充分发病时,对 CH7056/SY95-71 的 RILs 群体和亲本材料逐株调查感病程度(同样按叶部病害 6 级分类标准)并做相应记载,统计抗、感家系分离比例,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其感病侵染的理论值与观察值之间的偏离程度,最后确定所携带的抗条锈菌混合菌种条中 32+条中 33+条中 34 的基因数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麦外源抗条锈病基因及染色体定位研究进展[J]. 孙偲,张鹏,张琳,方正武,蔺瑞明,马东方,王保通,井金学.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8)
[2]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现状与展望[J]. 王亚琦,孙子淇,郑峥,黄冰艳,董文召,汤丰收,张新友.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5)
[3]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YrCH7056的定位及其抗源分析[J]. 朱艳,乔麟轶,张晓军,李欣,杨足君,郭慧娟,王长彪,畅志坚. 华北农学报. 2018(01)
[4]中国小麦条锈病研究与防控[J]. 马占鸿. 植物保护学报. 2018(01)
[5]小麦条锈病菌新菌系G22-9(CYR34)和G22-14流行趋势预测[J]. 黄瑾,贾秋珍,张勃,孙振宇,黄苗苗,金社林. 植物保护学报. 2018(01)
[6]中国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J]. 何中虎,庄巧生,程顺和,于振文,赵振东,刘旭. 农学学报. 2018(01)
[7]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综述[J]. 周喜旺,刘鸿燕,王娜,南海,赵尚文,魏志平,岳维云,张耀辉,宋建荣,曹世勤. 甘肃农业科技. 2017(05)
[8]偃麦草属分子标记开发研究进展[J]. 朱艳,畅志坚,张晓军,李欣,詹海仙,郭慧娟,乔麟轶.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4)
[9]中国小麦条锈菌条中34号的发现及其致病特性[J]. 刘博,刘太国,章振羽,贾秋珍,王保通,高利,彭云良,金社林,陈万权. 植物病理学报. 2017(05)
[10]小麦耐热性的生理遗传研究进展[J]. 辛明明,彭惠茹,倪中福,姚颖垠,孙其信. 中国农业科学. 2017(05)
博士论文
[1]普通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分子定位[D]. 陈璨.安徽农业大学 2016
[2]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抗条锈病新基因的发掘[D]. 陈国跃.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
硕士论文
[1]小偃麦新种质抗白粉病特性遗传及其抗性基因定位[D]. 孙翠花.山西大学 2014
[2]小麦条锈菌新菌系V26及感染“中四”小麦条锈菌T4的SCAR检测标记的建立[D]. 郭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17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4176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