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核地杖菌漆酶基因ShLAC1和桑树几丁质识别受体的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0 11:57
  桑椹是一种营养丰富,有益健康的果实。然而,桑椹菌核病是桑椹最为严重的真菌病害。桑椹菌核病的主要特征是病原菌会在感染的桑椹小核果内形成一个或者几个黑色的菌核。感病的小核果细胞死亡,色素丧失,最终失水成为枯白的僵果,因此在中国桑椹菌核病又称为桑椹白果病。桑椹菌核病菌都是属于死体营养型的真菌。死体营养型真菌具有比活体营养型和半活体营养型真菌更为复杂的侵染机制。即使是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的模式真菌核盘菌和灰霉菌,其致病机制也不是非常的清楚。况且,桑椹菌核病的病原菌有可能是专性寄生桑树的,其致病机制的研究是鲜有报道。研究病原菌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了解病原菌的致病机制只是解决病害问题的一方面,最终的降低病害发生的方法是要培育抗病耐病的桑树品种。研究菌核病菌触发的桑树的免疫反应是桑树抗病育种的理论基础。植物的天然免疫可以分为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触发的免疫反应(PTI,PAMP-triggered immunity)和效应因子触发的免疫反应(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两个层面。PTI是一种低成本的,广谱性的免疫反应,对植物自身的生长副作用较小。研...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核地杖菌漆酶基因ShLAC1和桑树几丁质识别受体的功能研究


桑椹菌核病的症状

形态特征,菌属,菌丝,专性寄生


第一章 文献综述6.0~7.5 μm(图 1.2)[10]。杯盘菌属(Ciboria)的真菌缺少分生孢子的阶段[7]。杯盘菌属真菌的生活史是从菌丝到菌核,到子囊盘形成,再到子囊孢子释放进而萌发形成菌丝。但也有报道表明,桑实杯盘菌(C.shiraiana)在病果中会形成分生孢子[11]。研究桑实杯盘菌的主要难点之一是该病原菌很难体外培养[10]。难以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特点表明,桑实杯盘菌可能是专性寄生的植物病原菌[11]。但是在 2015年 Lü等人成功分离到了桑实杯盘菌[12]。

字形,模型,宿主,效应因子


蛋白激酶激活,以及一些延迟的反应,如胼胝质沉积,转录和代。这一系列的反应赋予植物广谱性的抗性,保护宿主免受大多数染[80-81]。为了成功侵染,一些病原菌通过分泌大量的多种的毒力细胞质中从而干扰或者抑制植物的 PTI 反应[82-83]。作为回应,的 ETI 反应。ETI 是宿主通过胞内的核苷酸结合的富亮氨酸重LR,nucleotide-binding(NB)leucine-richrepeat(LRR)proteinfami者间接识别一个或者多个效应因子而激发的反应[84]。与 PTI 相和强烈的防御过程,往往伴随着侵染处宿主局部细胞死亡的现HR, hypersensitive response)[85]。正是由于 NLRs 与效应因子对应的特异性高,对某类病原菌具有显著抗病性,NLRs 的编码基R,resistance)基因。但是,在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失去可因子的病原菌占据优势,并通过新产生的效应因子抑制 ETI,从的。宿主植物和病原菌这种博弈的过程形成了一种 Z 字形模型 1.3)[86]。通过比较 PTI 和 ETI 可以发现,这两层免疫反应都是的受体蛋白识别病原物侵染过程的危险信号,从而提高宿主的免疫反应共同构成了植物免疫反应的监控系统,PTI 主要负责胞要负责胞内的区域[87-8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种木霉菌制剂对桑椹菌核病的田间防治试验[J]. 郑章云,杨义,任杰群,张明海,曾秀丽.  蚕业科学. 2016(01)
[2]对桑椹菌核病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木霉菌菌株筛选及生防效果试验[J]. 张健,马佳慧,韩蓓蓓,王俊,吴福安.  蚕业科学. 2015(05)
[3]桑树基因组计划[J]. 何宁佳,向仲怀.  蚕业科学. 2014(01)
[4]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 谷少伟,刘英,李锦源,梁杨,幸未清,罗鹏飞,徐立.  蚕学通讯. 2013(04)
[5]桑葚菌核病不同病原对比及综合防治[J]. 刘路.  中国农业信息. 2013(07)
[6]四川桑葚菌核病发生与综合治理[J]. 冯永德.  四川蚕业. 2013(01)
[7]桑椹菌核病病原及病害防治技术综述[J]. 蒯元璋,吴福安.  蚕业科学. 2012(06)
[8]利用除草剂草甘膦防治桑椹菌核病的初步试验[J]. 吕蕊花,赵爱春,金筱耘,杜英武,吴文铂,王茜龄,余茂德.  蚕业科学. 2011(05)
[9]宁波桑果基地菌核病菌的多样性与ITS初步分析[J]. 胡君欢,蔡岳兴,周书军,张建成,张慧丽,陈银宝,李培民,应国铭.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1(03)
[10]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菌具有抑制活性的中草药筛选[J]. 梁杨,徐立,马晓敏,温斐斐,余茂德,吴福安,黄先智.  蚕业科学. 2011(02)



本文编号:3428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428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3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