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GT和GATA对于甘蓝型油菜BnaFAD2基因启动子的作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19 00:04
脂肪酸去饱和酶2基因(FAD2)是控制油菜中油酸含量的重要基因,通过研究GATA和GT转录因子与BnaFAD2.A5和BnaFAD2.C5启动子的互作关系及其转录调控机制,为高油酸油菜育种提供分子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缺失启动子片段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BnaFAD2.A5和BnaFAD2.C5启动子区潜在顺式作用元件;从PlantTFDB转录因子数据库中筛选候选转录因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转录因子的表达规律,并与BnaFAD2.A5和BnaFAD2.C5表达规律对比,进一步筛选候选转录因子;利用酵母单杂交验证转录因子与启动子序列的互作情况;将转录因子与BnaFAD2.A5和BnaFAD2.C5启动子序列共转入拟南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报告基因GFP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转录因子对于启动子功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naFAD2.C5启动子-1020-319bp区域主要启动基因在甘蓝型油菜根部表达;-1020-581bp区域主要控制基因在茎组织中表达;-581-319bp区域...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油酸合成路径示意图
技术路线图
16图2-1BnaFAD2.C5启动子在转基因拟南芥中进行分析。Fig.2-1TheBnaFAD2.C5promoteranalysesintransgenicArabidopsis.图A:包含不同激素应答元件的缺失启动子片段的模型图;图B:GUS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图C:包含不同启动子片段的转基因拟南芥种子中GFP表达量分析结果;图D:包含不同启动子片段的转基因拟南芥的根、茎、叶、花中GFP的定量表达分析。这些值是平均值±标准误差。A:Modelmapofadeletionpromoterfragmentcontainingdifferenthormoneresponseelements;B:ResultsofGUShistochemicalanalysis;C:ResultsofGFPexpressionanalysisintransgenicArabidopsisseedscontainingdifferentpromoterfragments;D:QuantitativeexpressionanalysisofGFPinroots,stems,leaves,flowersoftransgenicArabidopsiscontainingdifferentpromoterfragments.Thesevaluesaremean±standarderro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冠果LEC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路蒙蒙,韩硕,杨琦,王俊秀,郭惠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1)
[2]盐穗木盐相关转录因子HcSCL13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初步分析[J]. 樊寿德,王艳. 生物技术通报. 2017(05)
[3]甘蓝型油菜BnFAD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J]. 刘睿洋,刘芳,官春云. 作物学报. 2016(07)
[4]白菜型油菜PDAT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穆姣,赵翠珠,王莉莉,李卓蔚,李欢,刘明喆,李长圣,杨铮,张猛. 西北农业学报. 2015(12)
[5]棉花G.LEC1A基因的克隆和鉴定[J]. 樊可心,曹爱萍,张文婷,郝小军,崔百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6]玉米DGAT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J]. 李书霞,刘伟,李威,祝水金,吴殿星,陈进红. 核农学报. 2015(04)
[7]转录因子WRI1在主要作物中的研究进展[J]. 丁霄,杨淑巧,许琦,杜春芳,吴慎杰,罗晓丽,马燕斌,张安红,孙璇,李朋波. 分子植物育种. 2015(03)
[8]甘蓝型油菜Δ9硬脂酰ACP脱氢酶(SAD)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贾艳丽,吴磊,卢长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4(02)
[9]三个花生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董芳,迟晓元,杨庆利,陈娜,潘丽娟,陈明娜,和亚男,杨珍,王通,王冕,禹山林. 花生学报. 2013(01)
[10]转录因子在调控种子油脂生物合成及增加植物储脂含量中的重要作用(英文)[J]. 沈奇,韩宏仕,秦信蓉,向阳,王仙萍,赵跃,赵云,喻时周,杜才富.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01)
博士论文
[1]多年多点条件下大豆脂肪酸含量QTL分析[D]. 苗兴芬.东北农业大学 2010
[2]水稻全长cDNA序列的比较分析、相关数据库的构建植物与动物trihelix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比较研究[D]. 陆婷婷.上海交通大学 2009
[3]麻疯树的抗冷性和SA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D]. 罗通.四川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甘蓝型油菜BnFAD2-C5基因的表达及调控序列的功能分析[D]. 刘芳.湖南农业大学 2015
[2]大豆再生相关基因GmLEC1的克隆及其功能初步分析[D]. 王敏.东北农业大学 2015
[3]鹅GATA-4l-6基因克隆、表达规律及在过表达GATA-4在颗粒细胞中功能研究[D]. 袁鑫.四川农业大学 2014
[4]南极丝瓜藓GATA转录因子PnGATA1的功能研究[D]. 剧建芳.山东大学 2014
[5]利用DGAT1、SLC、FAD2和FAD3基因改良拟南芥和甘蓝型油菜的含油量和脂肪酸不饱和性[D]. 倪雪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6]甘蓝型油菜SNP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品质性状QTL定位[D]. 毛龙.华中农业大学 2013
[7]花生油脂合成关键酶基因DGAT3、SAD的分子特征分析与FAD2的转化研究[D]. 东金玉.山东农业大学 2012
[8]LEC基因促进植物体细胞胚形成及机理的研究[D]. 郭凤丹.山东师范大学 2012
[9]甘蓝型油菜高油酸性状的遗传研究及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建立[D]. 尚国霞.西南大学 2010
[10]AtGT-3b转录因子与CMO、BADH基因启动子相互作用分析[D]. 关秋玲.辽宁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43764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油酸合成路径示意图
技术路线图
16图2-1BnaFAD2.C5启动子在转基因拟南芥中进行分析。Fig.2-1TheBnaFAD2.C5promoteranalysesintransgenicArabidopsis.图A:包含不同激素应答元件的缺失启动子片段的模型图;图B:GUS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图C:包含不同启动子片段的转基因拟南芥种子中GFP表达量分析结果;图D:包含不同启动子片段的转基因拟南芥的根、茎、叶、花中GFP的定量表达分析。这些值是平均值±标准误差。A:Modelmapofadeletionpromoterfragmentcontainingdifferenthormoneresponseelements;B:ResultsofGUShistochemicalanalysis;C:ResultsofGFPexpressionanalysisintransgenicArabidopsisseedscontainingdifferentpromoterfragments;D:QuantitativeexpressionanalysisofGFPinroots,stems,leaves,flowersoftransgenicArabidopsiscontainingdifferentpromoterfragments.Thesevaluesaremean±standarderro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冠果LEC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路蒙蒙,韩硕,杨琦,王俊秀,郭惠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1)
[2]盐穗木盐相关转录因子HcSCL13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初步分析[J]. 樊寿德,王艳. 生物技术通报. 2017(05)
[3]甘蓝型油菜BnFAD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J]. 刘睿洋,刘芳,官春云. 作物学报. 2016(07)
[4]白菜型油菜PDAT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穆姣,赵翠珠,王莉莉,李卓蔚,李欢,刘明喆,李长圣,杨铮,张猛. 西北农业学报. 2015(12)
[5]棉花G.LEC1A基因的克隆和鉴定[J]. 樊可心,曹爱萍,张文婷,郝小军,崔百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6]玉米DGAT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J]. 李书霞,刘伟,李威,祝水金,吴殿星,陈进红. 核农学报. 2015(04)
[7]转录因子WRI1在主要作物中的研究进展[J]. 丁霄,杨淑巧,许琦,杜春芳,吴慎杰,罗晓丽,马燕斌,张安红,孙璇,李朋波. 分子植物育种. 2015(03)
[8]甘蓝型油菜Δ9硬脂酰ACP脱氢酶(SAD)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贾艳丽,吴磊,卢长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4(02)
[9]三个花生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董芳,迟晓元,杨庆利,陈娜,潘丽娟,陈明娜,和亚男,杨珍,王通,王冕,禹山林. 花生学报. 2013(01)
[10]转录因子在调控种子油脂生物合成及增加植物储脂含量中的重要作用(英文)[J]. 沈奇,韩宏仕,秦信蓉,向阳,王仙萍,赵跃,赵云,喻时周,杜才富.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01)
博士论文
[1]多年多点条件下大豆脂肪酸含量QTL分析[D]. 苗兴芬.东北农业大学 2010
[2]水稻全长cDNA序列的比较分析、相关数据库的构建植物与动物trihelix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比较研究[D]. 陆婷婷.上海交通大学 2009
[3]麻疯树的抗冷性和SA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D]. 罗通.四川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甘蓝型油菜BnFAD2-C5基因的表达及调控序列的功能分析[D]. 刘芳.湖南农业大学 2015
[2]大豆再生相关基因GmLEC1的克隆及其功能初步分析[D]. 王敏.东北农业大学 2015
[3]鹅GATA-4l-6基因克隆、表达规律及在过表达GATA-4在颗粒细胞中功能研究[D]. 袁鑫.四川农业大学 2014
[4]南极丝瓜藓GATA转录因子PnGATA1的功能研究[D]. 剧建芳.山东大学 2014
[5]利用DGAT1、SLC、FAD2和FAD3基因改良拟南芥和甘蓝型油菜的含油量和脂肪酸不饱和性[D]. 倪雪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6]甘蓝型油菜SNP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品质性状QTL定位[D]. 毛龙.华中农业大学 2013
[7]花生油脂合成关键酶基因DGAT3、SAD的分子特征分析与FAD2的转化研究[D]. 东金玉.山东农业大学 2012
[8]LEC基因促进植物体细胞胚形成及机理的研究[D]. 郭凤丹.山东师范大学 2012
[9]甘蓝型油菜高油酸性状的遗传研究及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建立[D]. 尚国霞.西南大学 2010
[10]AtGT-3b转录因子与CMO、BADH基因启动子相互作用分析[D]. 关秋玲.辽宁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43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4437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