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黄瓜极端矮化突变体“super compact-2”基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25 01:26
  植物的株型特征如株高、紧凑型等在植物的抗倒伏和作物产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超矮化个体在研究植物株型发育和提高植物产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大多数黄瓜品种都是无限生长的,然而在本研究中,前期发现一个异常矮化的黄瓜自然突变个体super compact-2(scp-2),这为黄瓜矮化植株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试验材料。通过对该突变材料的系统研究,现获得以下分析结果:1.scp-2突变体与之前已经报道的黄瓜矮化突变体cp不同。scp-2突变体下胚轴长度、节间长度都比cp突变体要短,植株更矮,突变体植株叶片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都表现出皱缩,并且颜色深绿。对10天苗龄的植株进行光学显微观察发现scp-2突变体细胞的平均长度比野生型的小很多,而二者下胚轴纵切和横切方向的细胞数目没有明显区别;突变体的维管束形态和细胞长度与野生型的相比不规则,这些都与前人报道的油菜素内酯缺失突变体的典型特征相似。2.图位克隆结果显示scp-2基因位于黄瓜基因组的第Ⅲ号染色体上。突变表型的产生是由于其中CsDET2基因发生了两个单核苷酸突变和一个单核苷酸插入引起的。CsDET2基因编码的类固醇-5α-还原酶是油菜素...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黄瓜极端矮化突变体“super compact-2”基因分析


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途径注:CR:芸苔甾醇;CN:油菜烷醇;CT:春花甾酮;TE:茶甾酮;DT:3-脱氢-茶甾酮;TY:香蒲甾醇;CS:油菜素甾酮;BL:油菜素内酯Fig1-1Brassinosteroidbiosynthesispathway

突变体,野生型,植株形态,真叶


图 2-1 scp-2 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形态区别:A 和 B 是野生型、突变体子叶形态比较,C 和 D 是第一片真叶和叶柄形态比 2-1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cp-2 mutant and wild-type cucum B is the cotyledon morphology of mutant and wild type, C and D is the first leaf and petiole morphology个生育周期 scp-2 突变体都表现出株型紧凑、叶片皱缩浓绿(图 2-2甚至没有(图 2-2A, C),但在田间生长环境下偶然会有某一不定节位。

突变体,植株形态


图 2-2 scp-2 突变体植株形态株期表型观察(俯视),B 是成株期连续节位叶片的形态观察,C 是成株期表型视),D 是田间后期观察Fig. 2-2 The phenotype of the scp-2 mutants the phenotypic observation in adult-plant stage(planform), B is the phenotypic obserom continuous nodes in adult-plant stage, C is the phenotypic observation of adult-plaside view; D is the late observation in field scp-2 突变体(AM204M)与 cp 突变体(WI7201)(Li et al. 2011)在在对两者进行比较之后发现,scp-2 突变体下胚轴长度和植株高度都比(图 2-3A)。二者的节间长度也有区别,cp 突变体的第一、二节间与,之后的节间才会变短(Li et al. 2011),而 scp-2 突变体节间在整个生小(图 2-3B)。对于成熟的植株,scp-2 突变体与 cp 突变体最主要的型,cp 突变体与其野生型叶片表型相似,而 scp-2 突变体的叶片皱缩 2-3A, 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瓜植物的起源和分类研究进展[J]. 林德佩.  中国瓜菜. 2017(07)
[2]A Truncated F-Box Protein Confers the Dwarfism in Cucumber[J]. Tao Lin,Shenhao Wang,Yang Zhong,Dongli Gao,Qingzhi Cui,Huiming Chen,Zhonghua Zhang,Huolin Shen,Yiqun Weng,Sanwen Huang.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16(04)
[3]黄瓜花芽性别分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张微,李锡香.  华北农学报. 2015(S1)
[4]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J]. 任鸿雁,王莉,马青秀,吴光.  植物学报. 2015(06)
[5]黄瓜果皮光泽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研究[J]. 董邵云,苗晗,张圣平,王烨,王敏,刘书林,顾兴芳.  园艺学报. 2013(02)
[6]分子标记在我国黄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 尚小红,陆定迎,周生茂,文俊丽,康红卫.  长江蔬菜. 2011(14)
[7]南瓜矮生基因Bu的比较定位[J]. 王深浩,李海真,张忠华,贺俊,贾长才,张帆,黄三文.  园艺学报. 2011(01)
[8]黄瓜矮化突变体膨胀素Cs-EXPA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王多佳,黄莎莎,李凤兰,李金阳,胡宝忠.  中国蔬菜. 2011(02)
[9]蔓生黄瓜与矮生黄瓜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J]. 胡宝忠,孟婧,李凤兰,胡小梅,袁强.  中国蔬菜. 2010(10)
[10]矮化黄瓜幼苗对外源GA处理的生理反应[J]. 孟婧,李凤兰,孙莉莉,李成雁,胡宝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11)

博士论文
[1]黄瓜稀刺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分析[D]. 张海洋.山东农业大学 2016
[2]黄瓜抗黑星病基因Ccu的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及黄瓜与黑星菌互作的表达谱分析[D]. 康厚祥.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3]黄瓜果实苦味基因遗传分析及精细定位[D]. 张圣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硕士论文
[1]黄瓜棒孢叶斑病抗性基因cca-2定位及多主棒孢RFP标记转化株的构建[D]. 张自心.沈阳农业大学 2016
[2]基于基因组测序的黄瓜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和果皮浅绿突变体基因定位[D]. 周倩.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
[3]黄瓜“银杏叶”突变体遗传规律及生理特性的研究[D]. 胡丽丽.山东农业大学 2014
[4]改变株型对玉米产量及光合生理机制的影响[D]. 葛均筑.山东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17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517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5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