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刺激对白梭吻鲈鳃组织病理学、抗氧化酶及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4-23 20:45
白梭吻鲈又称为梭鲈(Sander lucioperca),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鲈科(Percidae),是一种极具养殖潜力的亚冷水性鱼类,夏季高温是导致养殖池塘中白梭吻鲈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探究白梭吻鲈热应激机理、评价热刺激对白梭吻鲈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了热刺激下白梭吻鲈鳃组织损伤情况,测定了鳃中抗氧化酶及丙二醛含量;进行了热刺激下白梭吻鲈鳃组织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热刺激引起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检测了不同热刺激时间下白梭吻鲈鳃抗氧化酶基因及HSP家族基因表达量。以上研究结果丰富了白梭吻鲈热应激生理学研究基础数据。具体研究如下:1不同热刺激温度对白梭吻鲈鳃组织结构及抗氧化酶的影响将100尾鱼暴露于28℃、31℃、34℃、36℃热应激2h,以23℃作为对照组。收集鳃用于石蜡切片制备,并将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于一般组织学观察。测定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丙二醛(MDA)等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28℃组鳃小片发生充血,31℃组部分鳃小片末端卷曲变形、上皮细胞水肿,34℃组鳃小片变形加重,且有少量融...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水生环境特别是温度变化对鱼类鳃组织损伤的影响
2 热刺激对鱼类抗氧化调节的影响研究进展
2.1 氧自由基的产生
2.2 氧自由基的清除
3 热刺激对鱼类免疫基因的影响研究进展
3.1 热休克蛋白
3.2 抗氧化基因
4 温度胁迫对白梭吻鲈研究进展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试验一 不同热刺激温度对白梭吻鲈鳃组织结构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实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
1.4 抗氧化指标测定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热刺激后白梭吻鲈鳃组织的显微观察
2.2 热刺激2h后鳃抗氧化指标变化
3 讨论
3.1 热刺激对白梭吻鲈鳃组织结构的影响
3.2 热刺激对白梭吻鲈鳃抗氧化指标影响
试验二 不同热刺激时间对白梭吻鲈鳃组织损伤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设计
1.3 白梭吻鲈鳃HE染色切片制备
1.4 白梭吻鲈鳃扫描电镜切片制备
2 结果
3 讨论
试验三 不同热刺激时间对白梭吻鲈抗氧化体系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白梭吻鲈鳃酶液制备
1.4 白梭吻鲈鳃抗氧化酶测定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试验四 热刺激对白梭吻鲈鳃转录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Illumina测序和序列拼接组装
2.2 Unigene功能注释
2.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 讨论
试验五 不同热刺激时间对白梭吻鲈抗氧化相关基因及HSP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647952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水生环境特别是温度变化对鱼类鳃组织损伤的影响
2 热刺激对鱼类抗氧化调节的影响研究进展
2.1 氧自由基的产生
2.2 氧自由基的清除
3 热刺激对鱼类免疫基因的影响研究进展
3.1 热休克蛋白
3.2 抗氧化基因
4 温度胁迫对白梭吻鲈研究进展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试验一 不同热刺激温度对白梭吻鲈鳃组织结构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实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
1.4 抗氧化指标测定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热刺激后白梭吻鲈鳃组织的显微观察
2.2 热刺激2h后鳃抗氧化指标变化
3 讨论
3.1 热刺激对白梭吻鲈鳃组织结构的影响
3.2 热刺激对白梭吻鲈鳃抗氧化指标影响
试验二 不同热刺激时间对白梭吻鲈鳃组织损伤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设计
1.3 白梭吻鲈鳃HE染色切片制备
1.4 白梭吻鲈鳃扫描电镜切片制备
2 结果
3 讨论
试验三 不同热刺激时间对白梭吻鲈抗氧化体系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白梭吻鲈鳃酶液制备
1.4 白梭吻鲈鳃抗氧化酶测定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试验四 热刺激对白梭吻鲈鳃转录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Illumina测序和序列拼接组装
2.2 Unigene功能注释
2.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 讨论
试验五 不同热刺激时间对白梭吻鲈抗氧化相关基因及HSP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647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6479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