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鬼臼毒素前药和自杀基因FCY1纳米传输载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8 15:08
  目前,癌症已经成为了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安全。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对癌症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其有限的治疗效果和严重的毒副作用使其仍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及在影像学和肿瘤分子生物学中的不断应用,为癌症的早期诊疗提供了更加有效的策略。在本论文的研究中,将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与化药治疗相结合,实现了聚乙二醇(PEG)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负载鬼臼毒素(PPT)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响应型前药DCM-S-PPT活体肿瘤增殖的抑制;将聚乙烯亚胺(PEI)功能化的嵌入式双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EDMSNs)与基因治疗(CD/5-FC自杀基因系统)联合,达到了活体内有效治疗HCT116移植瘤的效果。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通过共价结合的方式将六臂PEG-NH2与羧基化的氧化石墨烯结合,得到了 PEG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GO-PEG),接下来通过π-π堆积和疏水相互作用的方式将鬼臼毒素的GSH响应型前药DCM-S-PPT负载到GO-PEG的表面,得到 GO-PEG/DCM-S-PPT。在细胞水平上考察了 GO-PEG/DCM-S-P...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癌症治疗现状及常用治疗方法
    1.2 鬼臼毒素和自杀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
        1.2.1 鬼臼毒素
        1.2.2 自杀基因治疗
    1.3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1.3.1 纳米氧化石墨烯
        1.3.2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聚乙二醇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靶向输送GSH响应型鬼臼毒素前药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GO-PEG的制备
        2.3.2 GO-PEG的表征
        2.3.3 GO-PEG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2.3.4 不同细胞GSH含量测定结果
        2.3.5 DCM-S-PPT与GSH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结果
        2.3.6 DCM-S-PPT与胞内GSH反应研究
        2.3.7 DCM-S-PPT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2.3.8 GO-PEG/DCM-S-PPT复合物的制备
        2.3.9 GO-PEG/DCM-S-PPT复合物的PPT释放
        2.3.10 GO-PEG/DCM-S-PPT对293T和HeLa细胞活性影响
        2.3.11 GO-PEG/DCM-S-PPT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研究
        2.3.12 GO-PEG/DCM-S-PPT复合物与胞外GSH响应研究
        2.3.13 GO-PEG/DCM-S-PPT复合物与胞内GSH响应研究
        2.3.14 GO-PEG/DCM-S-PPT复合物活体内抗肿瘤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D/5 -FC自杀基因系统的构建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重组质粒的构建
        3.3.2 重组质粒在细胞中的表达
        3.3.3 CD融合蛋白的功能检测
        3.3.4 稳定细胞系的构建
        3.3.5 5-FC作用下稳定细胞系的相对细胞活性
        3.3.6 CD/5-FC自杀基因系统的旁观者效应研究
        3.3.7 5-FC作用下HCT1116-FCY1细胞凋亡
        3.3.8 凋亡相关蛋白的检测
        3.3.9 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检测细胞内5-FC和5-FU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介导CD/5-FC自杀基因系统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GO-PEI的常制备
        4.3.2 GO-PEI的表征
        4.3.3 GO-PEI与质粒的结合能力
        4.3.4 GO-PEI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4.3.5 GO-PEI的细胞转染效果
        4.3.6 活体内转染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乙烯亚胺修饰纳米介孔二氧化硅介导的CD/5-FC自杀基因系统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EDMSNs-PEI的合成和表征
        5.3.2 EDMSNs和EDMSNs-PEI与质粒DNA的结合能力
        5.3.3 EDMSNs及EDMSNs-PEI的细胞毒性分析
        5.3.4 EDMSNs-PEI细胞吞噬及细胞内分布的研究
        5.3.5 EDMSNs-PEI介导的质粒体外细胞转染效果的研究
        5.3.6 EDMSNs-PEI介导的质粒活体内转染效果的研究
        5.3.7 EDMSNs-PEI介导的CD/5-FC系统活体内抑瘤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Folate-conjugated polyspermine for lung cancer–targeted gene therapy[J]. Mei Zhang,You-Kyoung Kim,Pengfei Cui,Jialiang Zhang,Jianbin Qiao,Yujing He,Jinyuan Lyu,Chengqiong Luo,Lei Xing,Hulin Jiang.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16(04)
[2]Antitumor activity of mutant bacterial cytosine deaminase gene for colon cancer[J]. Long-Ying Deng,Jian-Ping Wang,Zhi-Fu Gui,Li-Zong Shen,Division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300 Guangzhou,Nanjing 210029,Jiangsu Province,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1(24)



本文编号:3657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657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e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