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农家品种大白麦和中间偃麦草导入材料P54的抗条锈病基因定位
发布时间:2022-10-05 21:25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小麦转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侵染引起的气传真菌病害,是小麦生产上的严重病害之一,曾在我国发生多次大流行并造成严重产量损失。推广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小麦抗锈性基因主要来源于普通小麦和小麦近缘属种,挖掘并利用抗病基因对于我国的小麦抗病育种和抗病基因合理布局、防控小麦条锈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以农家品种大白麦和中间偃麦草导入材料P54为材料,分别与感病品种Taichung 29杂交,构建作图群体,并分别接种小麦条锈菌CYR32和17126进行抗性鉴定与遗传分析,采用SSR和SLAF-Seq-BSA技术对抗病基因进行定位。田间及温室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农家品种大白麦苗期对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CYR32感病,而成株期对生理小种CYR32抗病,具有成株抗病基因;选用小麦条锈病流行小种CYR32对202个Taichung 29和大白麦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F5代进行田间抗性鉴定,遗传分析表明大白麦至少携带2个成株抗条锈病基因;基于SSR标记技术,采用WinQTLCart 2....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与分布
1.2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1.2.1 农业防治
1.2.2 化学防治
1.2.3 抗病品种的种植
1.3 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的研究现状
1.4 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的来源
1.4.1 小麦近缘属种抗条锈病基因的研究
1.4.2 我国小麦农家品种抗条锈病基因研究现状
1.5 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1.5.1 简单重复序列(SSR)
1.5.2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1.5.3 SLAF-seq-BSA技术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
1.7.1 小麦农家品种大白麦抗条锈基因定位
1.7.2 中间偃麦草导入材料P54抗条锈基因定位
第二章 小麦农家品种大白麦抗条锈基因定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供试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繁殖与保存
2.1.3 大白麦苗期抗条锈病鉴定
2.1.4 大白麦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
2.1.5 大白麦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
2.1.5.1 小麦基因组DNA提取
2.1.5.2 小麦基因组DNA浓度的测定及质量检测
2.1.5.3 小麦基因组DNA的PCR扩增
2.1.5.4 聚丙烯凝胶电泳检测
2.1.5.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农家品种大白麦对条锈菌CYR32的抗性鉴定结果
2.2.2 Taichung 29/大白麦RIL群体F_5代对条锈菌CYR32的抗病遗传分析
2.2.3 供试小麦基因组DNA完整性的检测
2.2.4 农家品种大白麦抗条锈病基因的SSR标记筛选
2.2.5 大白麦抗条锈性QTL定位
2.2.6 QTL位点的缺体-四体验证
2.2.7 QTL位点与正式命名抗性基因进行比较
2.3 讨论
2.3.1 小麦农家品种与抗条锈病的关系
2.3.2 农家品种大白麦成株抗性QTL分析
第三章 中间偃麦草导入材料P54抗条锈基因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0 供试材料
3.1.1 供试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繁殖与保存
3.1.2 小麦品种P54苗期抗条锈性鉴定
3.1.3 小麦品种P54成株期抗条锈性鉴定
3.1.4 小麦抗性品种细胞遗传学检测
3.1.4.1 材料制备
3.1.4.2 染色体制片
3.1.4.3 杂交(避光)
3.1.5 小麦抗性品种分子遗传学检测
3.1.5.1 供试小麦材料的准备
3.1.5.2 SLAF-seq-BSA技术的主要步骤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中间偃麦草导入材料P54的筛选
3.2.2 细胞遗传学结果
3.2.3 Taichung 29/P54杂交组合的F_2代对17126菌系的抗病遗传分析
3.2.4 分子检测结果
3.2.4.1 对SLAF-seq数据和SLAF标签的分析
3.2.4.2 关联分析
3.2.4.3 4A染色体上SSR标记的筛选
3.3 讨论
3.3.1 小麦近缘属种与抗条锈病的关系
3.3.2 SLAF-seq技术的运用
第四章 全文结果
4.1 农家品种大白麦抗条锈病基因定位结果
4.2 中间偃麦草导入材料P54抗条锈病基因定位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apping stripe rust resistance genes by BSR-Seq:YrMM58 and YrHY1 on chromosome 2AS in Chinese wheat lines Mengmai 58 and Huaiyang 1 are Yr17[J]. Yong Wang,Huaizhi Zhang,Jingzhong Xie,Bingmin Guo,Yongxing Chen,Huaiyu Zhang,Ping Lu,Qiuhong Wu,Miaomiao Li,Deyun Zhang,Guanghao Guo,Jian Yang,Panpan Zhang,Yan Zhang,Xicheng Wang,Hong Zhao,Tingjie Cao,Zhiyong Liu. The Crop Journal. 2018(01)
[2]不同药剂对小麦锈病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J]. 邓庭和,张士勤,王文和,宁柄淇. 安徽农学通报. 2017(Z1)
[3]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策略[J]. 陈登旭. 种子科技. 2016(08)
[4]利用90K基因芯片进行小麦旗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J]. 连俊方,张德强,武炳瑾,宋晓朋,马文洁,周丽敏,冯毅,孙道杰.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6)
[5]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及其变异研究进展[J]. 康振生,王晓杰,赵杰,汤春蕾,黄丽丽.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7)
[6]中国小麦农家品种红锁条和白蚂蚱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J]. 宁利园,郄彦敏,王凤涛,冯晶,蔺瑞明,徐世昌. 植物保护学报. 2015(02)
[7]我国小麦农家品种‘小红芒’成株抗条锈性遗传分析[J]. 王建超,冯晶,王凤涛,苍晶,蔺瑞明,冯晓琴,徐世昌. 植物保护. 2015(01)
[8]河南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基于系谱和SN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曹廷杰,谢菁忠,吴秋红,陈永兴,王振忠,赵虹,王西成,詹克慧,徐如强,王际睿,罗明成,刘志勇. 作物学报. 2015(02)
[9]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条锈病防效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寇长福,陈浩,刘元元. 现代农业科技. 2014(23)
[10]利用SNP标记和宁7840×Clark重组自交系(RIL)群体检测小麦染色体偏分离区域[J]. 赵朋,李婷婷,张芸芸,王娜,李春莲,王中华. 麦类作物学报. 2014(11)
博士论文
[1]小麦农家品种白芒麦成株抗条锈病QTL定位[D]. 郭继元.中国农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我国小麦农家品种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与SSR标记[D]. 王建超.东北农业大学 2014
[2]中国小麦农家品种红曹麦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抗病基因标记定位[D]. 宁利园.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3]中国小麦农家品种抗条锈病新基因发掘及微卫星标记[D]. 郄彦敏.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4]小麦农家品种红麦(苏1661)中主效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研究[D]. 杨雪.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5]重要小麦农家品种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RAPD分子标记[D]. 魏春娣.吉林农业大学 2005
[6]我国小麦农家品种抗条锈基因分析[D]. 代君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86534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与分布
1.2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1.2.1 农业防治
1.2.2 化学防治
1.2.3 抗病品种的种植
1.3 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的研究现状
1.4 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的来源
1.4.1 小麦近缘属种抗条锈病基因的研究
1.4.2 我国小麦农家品种抗条锈病基因研究现状
1.5 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1.5.1 简单重复序列(SSR)
1.5.2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1.5.3 SLAF-seq-BSA技术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
1.7.1 小麦农家品种大白麦抗条锈基因定位
1.7.2 中间偃麦草导入材料P54抗条锈基因定位
第二章 小麦农家品种大白麦抗条锈基因定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供试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繁殖与保存
2.1.3 大白麦苗期抗条锈病鉴定
2.1.4 大白麦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
2.1.5 大白麦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
2.1.5.1 小麦基因组DNA提取
2.1.5.2 小麦基因组DNA浓度的测定及质量检测
2.1.5.3 小麦基因组DNA的PCR扩增
2.1.5.4 聚丙烯凝胶电泳检测
2.1.5.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农家品种大白麦对条锈菌CYR32的抗性鉴定结果
2.2.2 Taichung 29/大白麦RIL群体F_5代对条锈菌CYR32的抗病遗传分析
2.2.3 供试小麦基因组DNA完整性的检测
2.2.4 农家品种大白麦抗条锈病基因的SSR标记筛选
2.2.5 大白麦抗条锈性QTL定位
2.2.6 QTL位点的缺体-四体验证
2.2.7 QTL位点与正式命名抗性基因进行比较
2.3 讨论
2.3.1 小麦农家品种与抗条锈病的关系
2.3.2 农家品种大白麦成株抗性QTL分析
第三章 中间偃麦草导入材料P54抗条锈基因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0 供试材料
3.1.1 供试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繁殖与保存
3.1.2 小麦品种P54苗期抗条锈性鉴定
3.1.3 小麦品种P54成株期抗条锈性鉴定
3.1.4 小麦抗性品种细胞遗传学检测
3.1.4.1 材料制备
3.1.4.2 染色体制片
3.1.4.3 杂交(避光)
3.1.5 小麦抗性品种分子遗传学检测
3.1.5.1 供试小麦材料的准备
3.1.5.2 SLAF-seq-BSA技术的主要步骤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中间偃麦草导入材料P54的筛选
3.2.2 细胞遗传学结果
3.2.3 Taichung 29/P54杂交组合的F_2代对17126菌系的抗病遗传分析
3.2.4 分子检测结果
3.2.4.1 对SLAF-seq数据和SLAF标签的分析
3.2.4.2 关联分析
3.2.4.3 4A染色体上SSR标记的筛选
3.3 讨论
3.3.1 小麦近缘属种与抗条锈病的关系
3.3.2 SLAF-seq技术的运用
第四章 全文结果
4.1 农家品种大白麦抗条锈病基因定位结果
4.2 中间偃麦草导入材料P54抗条锈病基因定位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apping stripe rust resistance genes by BSR-Seq:YrMM58 and YrHY1 on chromosome 2AS in Chinese wheat lines Mengmai 58 and Huaiyang 1 are Yr17[J]. Yong Wang,Huaizhi Zhang,Jingzhong Xie,Bingmin Guo,Yongxing Chen,Huaiyu Zhang,Ping Lu,Qiuhong Wu,Miaomiao Li,Deyun Zhang,Guanghao Guo,Jian Yang,Panpan Zhang,Yan Zhang,Xicheng Wang,Hong Zhao,Tingjie Cao,Zhiyong Liu. The Crop Journal. 2018(01)
[2]不同药剂对小麦锈病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J]. 邓庭和,张士勤,王文和,宁柄淇. 安徽农学通报. 2017(Z1)
[3]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策略[J]. 陈登旭. 种子科技. 2016(08)
[4]利用90K基因芯片进行小麦旗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J]. 连俊方,张德强,武炳瑾,宋晓朋,马文洁,周丽敏,冯毅,孙道杰.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6)
[5]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及其变异研究进展[J]. 康振生,王晓杰,赵杰,汤春蕾,黄丽丽.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7)
[6]中国小麦农家品种红锁条和白蚂蚱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J]. 宁利园,郄彦敏,王凤涛,冯晶,蔺瑞明,徐世昌. 植物保护学报. 2015(02)
[7]我国小麦农家品种‘小红芒’成株抗条锈性遗传分析[J]. 王建超,冯晶,王凤涛,苍晶,蔺瑞明,冯晓琴,徐世昌. 植物保护. 2015(01)
[8]河南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基于系谱和SN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曹廷杰,谢菁忠,吴秋红,陈永兴,王振忠,赵虹,王西成,詹克慧,徐如强,王际睿,罗明成,刘志勇. 作物学报. 2015(02)
[9]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条锈病防效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寇长福,陈浩,刘元元. 现代农业科技. 2014(23)
[10]利用SNP标记和宁7840×Clark重组自交系(RIL)群体检测小麦染色体偏分离区域[J]. 赵朋,李婷婷,张芸芸,王娜,李春莲,王中华. 麦类作物学报. 2014(11)
博士论文
[1]小麦农家品种白芒麦成株抗条锈病QTL定位[D]. 郭继元.中国农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我国小麦农家品种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与SSR标记[D]. 王建超.东北农业大学 2014
[2]中国小麦农家品种红曹麦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抗病基因标记定位[D]. 宁利园.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3]中国小麦农家品种抗条锈病新基因发掘及微卫星标记[D]. 郄彦敏.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4]小麦农家品种红麦(苏1661)中主效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研究[D]. 杨雪.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5]重要小麦农家品种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RAPD分子标记[D]. 魏春娣.吉林农业大学 2005
[6]我国小麦农家品种抗条锈基因分析[D]. 代君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86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6865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