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黑鲈PACAP基因SNPs的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本文关键词:大口黑鲈PACAP基因SNPs的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垂体腺苷酸环化激酶多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是一种能够促进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和催乳素分泌的多效激素,属于胰高血糖素/分泌肽家族的成员。为探索PACAP基因多态性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在PACAP基因上检测到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A-2282C,基因型检测共发现3种基因型:AA、AC和CC,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34、0.645和0.321,A等位基因频率为0.356 3,C等位基因频率为0.643 7。随机选取同批繁殖、同塘养殖的327尾大口黑鲈用Snapshot方法进行SNPs位点检测和分型,构建最小二乘分析模型,分析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χ2检测结果显示,哈温-平衡常数为0.061 5,即该位点在所检测大口黑鲈群体中基本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846 5,期望杂合度(Ho)和观测杂合度(He)分别为0.540 9和0.644 2。方差分析结果显示,AC基因型群体的平均体质量、体高和全长相对于AA基因型群体分别增长了30.6%、10.7%和8.3%,相对于CC基因型群体分别增长了10.5%、4.7%和2.7%;且AC基因型群体在体质量、体高和全长上显著高于AA和CC基因型群体(P0.05)。另外,虽然AA基因型群体的平均体质量、体高和全长相对于CC基因型群体分别增长了18.1%、5.8%和5.4%,但AA型群体和CC群体在各生长性状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该位点可能是影响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的主效数量性状核苷酸(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s,QTN)或与之紧密连锁,可作为大口黑鲈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垂体腺苷酸环化激酶多肽(PACAP) SNP 生长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o.2012BAD26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201985) 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项目(No.2011-G12)
【分类号】:S917.4
【正文快照】: 垂体腺苷酸环化激酶多肽(pituitary adenylate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是鱼类的一种多效激素,不仅具有刺激和提高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催乳激素和生长乳素分泌的生物学功能(Montero et al.,1998;Matsuda et al.,2008),还参与动物采食量(Nakata et al.,2004)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磊;白俊杰;全迎春;李胜杰;陈昆慈;;大口黑鲈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2 丁庆秋;陈宇航;曹双俊;叶永青;;大口黑鲈的营养需求研究进展[J];养殖与饲料;2013年11期
3 喻文娟;杨先乐;唐俊;郑宗林;张宁;;大口黑鲈肝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建立[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樊佳佳;白俊杰;叶星;李胜杰;何小燕;;中国养殖大口黑鲈的亚种分类地位探讨[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何小燕;白俊杰;樊佳佳;李胜杰;刘小林;;大口黑鲈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俞逊;;大口黑鲈“优鲈1号”:获水产新品种证书[J];现代渔业信息;2011年05期
7 李胜杰;白俊杰;汪洪永;;大口黑鲈“优鲈1号”新品种简介[J];科学养鱼;2011年09期
8 邓国成;白俊杰;李胜杰;马冬梅;江小燕;杨小静;;大口黑鲈池塘养殖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9 张韵桐;一、大口黑鲈的生物学特征[J];中国水产;1993年02期
10 张韵桐;名特优新品种养殖技术讲座五、大口黑鲈的鱼病防治技术[J];中国水产;199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择敏;马冬梅;白俊杰;梁旭方;;大口黑鲈脂蛋白脂肪酶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李加儿;许晓娟;刘匆;区又君;;大口黑鲈和蓝鳃太阳鱼鳃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A];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马冬梅;白俊杰;邓国成;李胜杰;;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甲基转移酶基因序列分析与原核表达[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徐磊;白俊杰;李胜杰;;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在大口黑鲈“优鲈1号”选育世代中的富集[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王广军;关胜军;吴锐全;谢骏;余德光;牛纪锋;胡朝莹;;大口黑鲈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评价[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6 李小慧;白俊杰;胡隐昌;叶星;李胜杰;;大口黑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SNPs的检测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丁建华;,
本文编号:490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490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