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血管性痴呆与MTHFR基因多态性及血浆Hcy浓度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09:29

  本文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与MTHFR基因多态性及血浆Hcy浓度的相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血管性痴呆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摘要】:背景和目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伴有持久的认知损害及智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呈慢性进展,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后第二个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我国VaD患病率为1.1%~3.0%。VaD不但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的发生,而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卫生经济的付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近年来VaD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VaD的危险因素和脑卒中相关,即年龄、性别、种族、吸烟、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和高胆固醇血症等。VaD的发生不仅和脑血管疾病直接相关,也可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可能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发生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和其有关,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而发展为VaD。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是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代谢过程中的限速酶,其C677T位点突变引起酶活性降低,Hcy代谢通路受阻,产生高Hcy血症,但目前对VaD的发病相关因素尚未完全阐明。本文旨在对VaD和血浆Hcy及MT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进行相关的分析探究,以阐明VaD的病因及发病相关影响因素,为VaD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73例VaD患者和75例非痴呆脑梗死患者,应用酶循环法测定Hcy浓度,应用免疫分析法检测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采用PCR-芯片杂交法测定MTHFR的基因类型,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73例VaD患者进行痴呆严重程度的评定。结果1.VaD组MTHFR基因纯合子突变(TT)和杂合子突变(CT)发生率(76.71%)显著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69.33%,P0.05),VaD组T等位基因频率(60.27%)也显著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45.33%,P0.05)。2.VaD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P0.001),叶酸水平显著低于非痴呆脑梗死组(P0.001),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非痴呆脑梗死组(P0.05)。3.VaD患者中度及重度痴呆两组与轻度痴呆组比较,血浆Hcy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重度痴呆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中度痴呆组比较,也显著升高(P0.05);经相关性分析Va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475,P0.05)。4.两组MTHFR基因TT型血浆Hcy浓度显著高于CT型及CC型(P0.001);两组CT型血浆Hcy浓度与CC型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不同基因型Hcy浓度比较为TT型CT型CC型(均P0.001)。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是VaD的危险因素之一;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呈负相关,叶酸、维生素B12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血浆Hcy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MTHFR基因突变可能致使血浆Hcy水平升高;血浆Hcy水平升高是VaD痴呆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之一。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9.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前言11-14
  • 研究对象与检测方法14-19
  • 结果19-22
  • 讨论22-31
  •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6
  • 附图36-37
  • 综述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37-51
  • 参考文献48-51
  • 个人简历51-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建新,杨渤生;血管性痴呆误诊1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02期

2 高唱 ,王景周 ,王琳 ,高东 ,周中和 ,姚国恩 ,张莉莉 ,陈曼娥;血管性痴呆患者血小板活化机制的研究(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5期

3 孟凡莲;马忠金;刘大英;;通络益脑丸治疗血管性痴呆91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年01期

4 陈妍;陈石伙;;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33期

5 范芸;徐景;纪亮;;老年患者血管性痴呆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15期

6 吴秀芹;梅晓云;吴颢昕;;祛邪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概述[J];中医药学报;2010年06期

7 孟红旗;蒲凡;刘雪梅;温嘉乐;夏敏仪;;血管性痴呆的中药治疗进展[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田金洲,韩明向,涂晋文,杨承芝,杨惠民,邹忆怀,刘恒;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9 张志真,周德安,盛丽,刘慧林,刘军;疏调益智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2000年04期

10 刘峥,包汉雨,贾建平;血管性痴呆及其治疗[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莉莉;周淑君;;血管性痴呆的健康教育体会[A];第二届第二次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郭明冬;罗增刚;;周文泉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彭良富;刘小燕;张岳峰;谭燕;郑东;施海珊;章慧;;血管性痴呆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方正龙;;血管性痴呆与脏腑关系探讨[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5 黄齐珠;李丽萍;;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的相关性[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周文泉;于向东;;关于血管性痴呆研究的思考[A];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玉麟;王义方;高之旭;;中药“菖术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精神疾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张颖;;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A];全国中医、中西医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王健;;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诊治[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饶旺福;;血管性痴呆证治探讨[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匡远深;55岁以上人群血管性痴呆患病率达0.8%[N];健康报;2013年

2 陶有庆;情绪波动警惕血管性痴呆[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陈利平;如何诊断血管性痴呆[N];北京科技报;2008年

4 王发渭;年轻人应防血管性痴呆[N];北京科技报;2008年

5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杨牧祥名中医工作室 于文涛 聂金涛;醒脑启智方治血管性痴呆[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6 匡远深;我国55岁以上人群每百人中约有一位血管性痴呆[N];光明日报;2013年

7 张超群;范晓莉;山西医大一项研究表明:血管性痴呆与脑梗死呈正相关[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衣晓峰;庄磊;核素显像“锁定”早期血管性痴呆[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指导专家 武警上海总队医院神经内科 刘绪宏 主任医师 赵非一;防治血管性痴呆先从管理血压、预防中风入手[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10 陈志萍;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晨;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马兴荣;白藜芦醇对血管性痴呆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刘霞蔚;血管性痴呆药物治疗的循证评价与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吴永贵;加减薯蓣丸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ERK5/BMK1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曹岩菁;在血管性痴呆发生过程中tau蛋白影响囊泡转运体亚型的相关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6 庄慧魁;脑血辨证对血管性痴呆的适用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樊爽;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的基础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王四平;活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赵晖;天麻有效成分组1210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范曰誉;脑络通冲剂治疗老年人血管性痴呆临床与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娟;朝医三神散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温艳晖;巴茱合剂治疗肾虚髓减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郑方方;辨经剌井结合三焦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杨清洁;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朱麟天;益智醒脑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清中SOD、MDA水平及行为学的影响[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6 田欢;“药氧针”综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7 胡伟;固地开天法针刺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周yN;活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应用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陈延;加减薯蓣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王一超;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自噬的调节作用[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55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655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5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